
错 误
一九六0年我11岁了。因为前几年的瞎折腾和不可抗拒的持续自然灾害,这一年乃至以后几年全国人民都要勒紧裤腰带苦苦地挣扎捱日子了。就在这一年冬季的一天,我犯了个可能会使父亲感到难过的错误。
那一年我们家还租住在文星街一个叫张波的房东家里。上午我按父亲的吩咐到七层坡菜场卖掉了家里养的一只兔子。记不清总共卖了多少钱,只记得在回家的路上我将一张面值10元的纸币藏在鞋子里,回到家后我忐忑不安地将其余的钱交给了父亲。父亲问我就卖了这么些钱?我低声答是,父亲似乎是满含深意地看了我几眼,但最后却什么都没有说。
几天过去了,就在我心里七上八下,犹豫着要向父亲承认错误的时候,父亲递给我一本并不太厚、黑色封皮的书。我以为父亲又给我买了本小说——当时父亲要求我课余时间尝试学习接触一些《三国演义》之类的古典文学。我高兴的接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过去儿童启蒙的教材,是“三字经”、“弟子规”、“女儿经”、“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的合订本——我记得这样清楚,是因为现在我仍然不时地在反复翻阅它,尽管有些内容已经能够背诵。
几十年过去了,父亲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情,我也终究没有勇气承认自已的错误。其实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想起当年我为什么要藏下这10元钱?以后这10元钱又做了什么用途?
在浩瀚的人生长河中,人们或许会犯这样那样不尽相同的错误,但是我犯下的这个错误却使我自责了几十年、使我内疚了几十年。
我曾经无数次地在心中勾勒出这样一个优美动人的画面:在家门前空坪的花圃旁,春暖花开、阳光明媚,八十高龄的父亲坐在藤椅上,静静地听他儿子坦诚几十年前所犯的那次错误……
在这篇作文的开头,我说犯了个“可能会使父亲感到难过的错误”,是因为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父亲当年是否发现他的儿子撒了谎。如果当时就发现了怎么不打我骂我?父亲是想通过那本蒙学书教育他的儿子?抑或是想通过书中“为人要学大,莫学小,志气一卑污了,品格难乎其高”的警句使他的儿子自醒?
遗憾的是,勾勒出画面中的这个情景已经不可能实现了,我也永远领悟不到父亲当年的心境了,八十五岁高龄的父亲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