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楼
中共中央发出《后十条》(1964年)-----
1964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印发〈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简称《 后十条》修正草案。这个修正草案,是在1964年五六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根据会议精神和一年来社教运动试点的情况,由毛泽东批改后,交同 年9月的中央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后形成的。这个修正草案同原草案相比,对形势的估计更严重了,提出敌人拉拢腐蚀干部,建立反革命两面政权 ,是敌人反对我们的主要形式;认为这次运动,是比土地改革运动更为广泛、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提出了有的地区还要 进行民主革命补课工作;改变了原《后十条》草案中依靠党的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的规定,强调首先要解决干部中的问题,并规定整个运动由 工作队领导;还提出全国完成这场运动需要五六年或更长时间。这些指导方针使基层干部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中央批转整顿和巩固城市公社中存在的问题(1960年)-----
1960年9月18日,中央批转全国总工会党组《关于整顿和巩固城市人民公社问题的报告》。从3月到7月,全国190个 大中城市里,已经建立了1064个人民公社,公社人口达到5500多万人,占上述城市人口的77%。《报告》提出,应暂停发展,认真进行整顿巩固 工作。《报告》认为,城市人民公社中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是复杂的、尖锐的,主要存在三类问题:一是五类分子的反革命活动;二是少 数资产阶级分子和小业主的投机破坏活动;三是少数资产阶级分子和小业主的投机破坏活动;三是少数干部的坏思想坏作风。其中一、二两类 问题,是同阶级敌人争夺领导权的问题,是民主革命的补充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继续。应当把它当作首要的、最根本的问题加以解决。
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战术反击战 (1952年)-----
1952年9月1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全线性的战术反击作战。采取的主要手段是:以军为单位,选定若干敌人连排 支撑点和个别的营防御地域。经过充分准备之后,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实施突然攻击,歼敌全部或大部,并在同敌进行反复争夺中再给敌以大 量杀伤。然后依情况,对于被我攻克的据点,凡可以守住者固守之,不能守住者放弃之,保持自己的主动,准备以后的反击。
这次战术反击作战于10月31日结束,共进行44天,志愿军共向57个目标进攻74次,打退敌排以上兵力的反扑400余次 ,歼敌2.5万余人,获得重大胜利。
10月24日,毛泽东致电祝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重大胜利,并指出此种作战方法,继续实行下去,必能制敌于死命, 必能迫使敌人采取妥协办法结束朝鲜战争。
中共中央就开展敌后大城市工作发出通知 (1940年)-----
1940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开展敌后大城市工作的通知》第1号和第2号。第1号分析了敌后大城市的情况 ,检讨了党在大城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如果在抗战开始时我们由大城市退到乡村,以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是完全正确的,那么 现在就要依靠乡村打入城市积极地开展城市工作,消灭党的工作与大城市的隔离,不然则是极大的错误。中共中央决定以上海、香港、平津、 平西、冀察晋、晋东南、晋西北、大青山、胶东、鲁西、鲁南、鄂中、豫东、皖东等14处为据点,责成当地的党与军队负责分头进行敌后城市 的工作。中央成立敌后工作委员会,领导与推动整个敌后城市工作,以周恩来负总责,康生副之。中央局、中央分局及监视敌区的党委,也应 成立城市工作委员会。第2号主要是准备与派遣干部问题。通知就搜集干部的工作范围、类别和应注意事项提出了具体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