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妹与黄哥
---蹉跎岁月回忆录(十一)
1970年冬天,在大队组织人员兴修水利时,我第一次见到青妹---一个美丽、纯朴、聪明、能干的农村姑娘,身材小巧玲珑,特别是她那双又大又黑的眼睛含情脉脉,仿佛会说话,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原来,青妹是我们大队老知青---黄哥的恋人。她祖父是地主,父亲是教师,由于家庭成份问题,他们姐弟几人读中学后都在家务农。按照当地的风俗习惯,女孩子十四、五岁就要“放人家”(定亲)。当时,青妹20岁了,这在农村就是个未“放人家”的大姑娘,难免遭人议论。可她却不以为然,非自己中意者不嫁。他父母也是开明人,没有在婚姻大事上强迫她。
黄哥是“文革”前的老高中生,原在果木林场工作,1969年与我们下放农村在同一个大队。也许是天作之合,他洽好分在青妹的生产队。黄哥的父母去世早,搭帮在新疆部队工作的姐姐接济,常给他寄点钱来,年纪已有二十好几了,解决个人问题的要求自然比我们紧迫。尽管我们公社、大队女知青也有不少,但他却不想谈。他告诉我,自己在农村的适应性就不强,老靠姐姐接济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找个女知青就更不得了,一家几口怎么养得活?所以,想找个有点文化、聪明能干的农村妹子好些。对此,我也表示理解和赞同。
于是,他便向我介绍了青妹的基本情况。看来,他对这个既有文化、又有长相的乡里俊俏妹子情有独钟、十分满意,不啻于“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并展开了一番“穷追猛赶、攻艰克难”的爱情攻势。因为青妹毕竟是农村长大的,没有长沙女知青那么开放地自由恋爱,谈及此事自然象一朵羞羞答答的玫瑰。她越是如此,越发引起黄哥追求的欲罢不能。“耐又耐点烦,霸也霸点蛮”。功夫不负有心人,加上我们男知青也帮着成人之美“推上坡”,黄哥终于如愿以偿,赢得了青妹的芳心。我招工回城后,听说他俩人幸福地结合,有情人终成眷属,还生了一个人见人爱的乖巧女儿。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了1978年时来运转,知青落实政策返城,黄哥带着乡里妻子、女儿回到长沙。黄哥有点技术,被安排搞维修,青妹做临时工,一家温饱问题算是解决了。九十年代中期,一次陪外省客人参观长沙历史人文景观的偶然机会,我在岳麓公园景点见到了青妹,也得知他们全家返城后的生活。青妹还高兴地告诉我,她除了上班和做家务外,还挤时间学习财务知识,拿到文凭后当上了一名会计,从此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乡里妹子、临时工的身份和命运。由此可见,青妹是一位颇有远见、自尊自强的女性。现在,他们夫妻均已退休,并移居沿海开放城市,与女儿、外孙共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