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彭老师指正。
颐源 颐源居 我认识另一个阿桂
按语:昨晚,央视新闻联播报道,美国科学家发现,老年人常在一起集体回忆往事能延年益寿。这,很少在新闻联播见到。
(一)
颐源
善,善于本性,即心也。有人因心善甚而于面善,我的几位高中老同学给人印象如此,象颐源、张老三、廖三歌、蔡家湾、杨头、余鸟等人。越老越美,善良慈祥随和平易宽容谦让。有人面容则越老越丑,比如我,尾巴。舞友们是很会看人的,常说我眼皮下垂成三角形,三角眼阴险。所以我不喜欢上镜头,却愿将青年照贴出来(用ouyang话,显摆)。
颐源,是我高中同班同学,她初中应该不是二中的,至于是哪个学校,我不得而知,但却无关紧要。高中是磨洋工的高中,书读的少,男女同学之间也交流的少。我和颐源几乎没有交流,正确地讲,是没有交流。但是,她给同学们的印象应该是蛮好的,只是不太抛头露面。
下放了,颐源下在集成,再没有与她见面,我一直以为她下在砖桥,昨天通过照片才确认,她是下在集成。相对东山而言,集成垸是一个特别苦的地方。垸,当地农民们说洲上,没有办法又想赚点钱他们才去那里。那年冬天啊,北风哪个吹,雪花哪个飘。我看洲上同学,想穿皮袄。
1990或91年某日,在株洲火车站站台上,我再次见到久别重逢的颐源。
下乡后,我去过集成垸,但颐源已经招工走人。1970年以后,同学们陆续招工招生离开广阔天地;1980年以后,同学们陆续调回长沙,又有了或多或少的联系。1990年以后,同学们感情升温,大家恢复通讯、热衷聚会、打听消息、乐于助人,无拘无束、情同手足。回想起来,那是高中老同学们一段特别特别美好的日子。
我至今不明白,1990或91年,我怎么会去找颐源买火车票呢?且是通过谁找到颐源的呢?是通过肉伢子(陈肉兄)吗?一个解不开的谜。真的忘了,却又想回忆起来,它时或浮现困扰我。
我1985年借调深圳工作几年,深圳方面要求我正式调过去,而我小孩患大病,我不愿,我原单位出于收回三室一厅住房(当年单位房源特别紧张),也催我走,不安排工作。情急之下,我通过报纸广告,去福建福卅福清永泰等地,凭个人承诺信誉要货源搞湖南代理。
那次是我第一次去福卅。长沙没有直达车,广州至福州经过株洲。站台上,颐源给我送来了一张直达车卧铺票,当年弄票确实难得,何况卧铺票啊!株洲火车站站台上,不象当年上山下乡送行,而正象当年红军与革命根据地老百姓告别。"紧紧拉住红军的手啊"!我久久握着她的手表示感谢。此事过去很久很久,我却记忆犹新!谢谢同学真情!
附:也有误解时,一并解释一下。前年大年初四,高102班搞聚会,女同学邹,和我起劲聊她单位改制问题(和我单位类似情况),使我最后一个缴聚餐费。负责会务的颐源大声喊,麻袋,尾巴交钱哒。事后我反应过来,颐源误会我了。我就湖知网06年联手晨报搞重返知青点有看法,年初四聚会,尾巴也有善的时候,能不缴聚餐费?哈哈。
you jian wei ba xiong, hao bu gao xin!
xie xie wei ba xiong !
qi dai wo meng zai xiang jian !
(da bu chu han zi ,zhi hao yong han yu ping ying liao .ha ha )
真希望用英文,因为行者无疆说英文估计不会比我强多少;汉语拼音则行者无疆明显强多了。我因此用写字板,看上文费了点神。
期待今后我们北京再相见!不知颐源是否陪你去游农科院,看转基因,那是一方圣土,一处好地方;我将住在北京南站那边。我可以陪你去天津吃天津包,我买天津包单。动车组,说好来回火车票AA制(莫让浩宇晓得,他说我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