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有一点,你各方面再好,冒过得了基层推荐咯一关,那也是枉然。那就看你的造化有多大啦,若本事很大、背景很硬扎、呼风唤雨、能摆平的(我想咯种人微乎之微),那就另当别论哒。
的确如此。因为下乡时,我们年龄都不大,加之阅历又浅。招工,对于我们每个知青来说都是非常有诱惑力的,谁又不想到城里去工作罗?成份是架在知青头上的一把刀呢,有时将人砍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有许多有用之人,就被成份害哒一世、甚至整个家庭……。咯都是我们大家不愿涉及的痛处呢……。
在我印像中,我们整个大围山四个公社从末办过知青招工学习班,都是初一走几个,十五走几个,说不定哪天熟悉的知青朋友信都不晓得就招走了,招工政策就是要招你,就是你。我那招工单位的人事股长对我简明了单位工作性质,没有政审之说,去不去就一句话!别人在那能干,我干啥不去。
我这里所讲的都是1969年发生在沅江的事情。可能与你们下放的地方发生的事情有所不同。浏阳下的知青冒得沅江那么多、面那么广、集中等。所以,你们的故事与我们的故事是有差别的。谢谢!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招工招工,劳燕分飞两心空。
我们就是在忽悠中生长的,哪种忽悠又离开过我们罗。我们这一辈,酸甜苦辣难尽……。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大批招工浪潮过后,剩下来的知青也从中领悟到“重在表现”是当地卡知青的一把杀手锏。重在表现也是他们说了算,所以对“重在表现”存在着诸多困惑、疑虑、不解。要不是后来的拨乱反正,落实知青政策,那些留守在农村的知青,现在的状况和处境将不可预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