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上的今天9月3日 八国联军四出伐剿捕杀京郊义和团员 1900年9月3日,八国联军在京城继续搜杀义和团,并不断往近畿各地发兵剿团。市民见"俄兵大队自崇文门而北,系在近畿剿义和团,奏凯而旋,获团旗甚多,挟之马上。美兵亦有出队者。" ·“少共国际师”正式成立 1933年9月3日,“少共国际师”在宁都正式成立。3个月之后,就有1万多人参加了这个行列,其中青年团员占70%以上。 “少共国际师”成立以后,就开赴石城。进行了紧张的战斗训练。开始,武器是战士们各自带来的红樱枪。 后来,有了新武器,大家的学习情绪就更高了。经过短短的一个月,战士们便基本上掌握了射击、投弹、刺杀等技术。这时候,第五次反“围剿”已经开始,于是“上前线去”、“粉碎敌人的进攻,保卫土地革命利益”已成为战士们一致的呼声。10月初,年青的“少共国际师”便开赴前线,接受艰苦的战斗洗礼。 ·中国军队收复福州 1941年9月3日,日军在中国军队的猛烈进攻下退出福州。日军占领福州后,福州各种形式的抗日群众组织相继袭击敌人,有力地配合驻福州地区国民党军队的反击战。国民党十三补充兵训练处处长李良荣率装备团子弟兵请缨出发,第二十五集团军总司令陈仪命第一纵队司令李良荣由南平出发,分两路打击日军。李命教导团警卫南平,自率装备团沿闽江东下,以机动的形势阻击白沙、桐口的日军,进而发动大湖战役,使日军伤亡700余人,大湖全部克复。 8月19日,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电令驻防福建的第二十五集团军,对日军占领地区进行突击。日军由于大湖战役失败,福州、长乐、连江、福清等县抗日游击队又纷起抗击,加上福州地区物资奇缺,使之不仅无法继续扩大占领区,而且对已占领的地区也难于固守,被迫进行撤退的准备。 李良荣率部于8月28日向桐口突击,迫使日军于31日退回福州,李部又于9月1日由桐口分兵两路:一路从上寮、下素、新店到马尾、闽安;一路从洪山桥到峡兜。与此同时,中共领导的各县游击队和福州地区的国民党驻军,也从各自的防地向日军反击,终于迫使日军于9月3日分路全线撤退,福州等地光复。 ·九三学社定名 九三学社原名民主科学社。1945年9月3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定名为九三学社。主要负责人有许德珩、藩菽、税西恒等。其成员主要是文教科技界知识分子。1949年9月参加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风云一号”卫星升空 1990年9月3日9时53分,我国第二颗“风云一号”试验气象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进入太阳同步轨道。 “长征四号”运载火箭将这颗卫星准确送入了预定轨道。之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对卫星进行了控制。当前,卫星工作正常,13时14分,乌鲁木齐卫星地面站收到第一幅甚高分辨率可见光云图,云和地表图像清晰,云层层次丰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和国家气象局卫星气象中心正在按计划对卫星进行在轨测试。 卫星的主要任务是获取国内外气象云图、海洋探测资料和大气物理资料,提高我国大气探测和天气预报能力,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同时,向全世界气象卫星地面站发送气象资料。中国科学院搭载的两颗用于大气观测的气球卫星同时升空进入预定轨道。 9月4日,国务院、中央军委对第二颗“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发射成功的贺电。 ·中央指示要加强引进外资工作 1983年9月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利用外资工作的指示》。《指示》中说,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把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提到战略的高度来认识。消除各种疑虑,勇于实践,切实把工作推向前进。《指示》还对我国利用外资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放宽某些政策、抓紧完善立法工作、加强利用外资的计划工作、加强集中统一领导等问题作了具体的规定。 ·江泽民接受法国《费加罗报》社采访 1996年9月3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中南海接受了法国《费加罗报》社论委员会主席佩雷菲特的采访,就中国经济建设、台湾、香港、中美关系等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 在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问题时,江泽民主席说,我国经济发展总的形势是好的。我们对解决经济迅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始终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我们十分注意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使它们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关于台湾问题,江泽民说,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对整个国家民族利益与前途的考虑,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照顾各方利益的原则提出的,完全是合情合理、切实可行的。中国政府将坚持贯彻这八项主张,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为和平统一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在谈到香港问题时,江泽民说,中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立场是一贯的。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后,将按中英联合声明和基本法的规定,在香港实行"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香港的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原有的法律基本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而在英国的管治下香港是没有终审权的。 关于中美关系,江泽民指出,中美在对等的基础上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是一种互惠的安排,是两国进行政党经贸交往的基础。中美关系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关键在于信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确立的原则,特别是相互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的原则,正确地处理台湾问题,并以相互尊重、和平等协商的精神处理好两国关系中的具体问题。 此外,江泽民还就中日、中欧、中法关系发表了谈话。 ·政协副主席缪云台先生逝世 1988年9月3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和政治活动家缪云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缪云台先生,名嘉铭,云南昆明人,1894年出生。他1913年留学美国,先后就读于康萨斯州西南大学、伊利诺大学,1919年毕业于明尼苏达大学矿冶系,1920年回国后,历任云南锡务公司总经理、云南省政府高级顾问、省政府委员、农矿厅厅长、劝业银行经理、富滇新银行行长、云南省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抗日战争胜利后,他出席了在重庆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随后,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政务委员、处理美援物资救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大代表、立法委员。1949年他去香港,1950年去美国。他1979年回国定居,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对外经济贸易部特约顾问,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集团)董事等职。 缪云台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他一生追求民主,期望国家富强,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早年他向往康、梁维新,拥护孙中山先生提倡的西方民主,拥护辛亥革命,曾参加云南的护法战争。从美国学成回国后,他在主持云南财政经济工作中,提出成立进口特捐局,对进口商品征收特捐,1935年经他建议,云南省政府发布命令禁止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在云南发行的越币,他就任富滇新银行行长,又实施外汇管理,为维护国家关税主权、金融主权,与外国侵略势力进行了艰苦斗争,取得了成绩。这在半殖民地的中国是十分难得的。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是抗战后方,又是取得国际援助的重要通道。1937年底,缪先生代表云南省政府与缅甸方面商定修筑滇缅公路,并亲自奔波于缅甸与云南之间,勘探地形、催促兴工。由于云南方面的努力,公路终于1939年初全线通车。他还与法国方面商定由滇越铁路输入军火和大米等问题,并为安排接待进入云南的美国盟军做了大量工作。缪云台先生在抗日战争的史册上,留下了光荣的一笔。抗战胜利后,他反对内战,主张和平建国,在以社会贤达身份参加政协会议中,他态度公正、积极,力图为建设和平民主的中国而努力。1949年以后他虽然离开了故乡,但对多灾多难、贫困落后的祖国,仍一往情深,祈求她展翅高翔,迈入世界强国之林。他关注着新中国的每一个成就。在他回国定居之前,曾两次回国访问,到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各地参观游览,会晤故旧,他为祖国的进步而欢欣鼓舞,一路吟诗称颂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1979年他毅然决定,放弃美国国籍,回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长征。回国后,他关心国家大事,注意研究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积极提供意见,尤对外交、经济建设及祖国统一事业,常有建议。他为振兴中华,贡献了自己的余生。 ·世界棒球王王贞治打破纪录 王贞治(祖籍中国浙江青田,1940年7月1日生于东京)是当代日本著名棒球运动员,是举世无双的长球击球手,创868次世界全垒打纪录,被称为"本垒打大王"。他是准职业棒球手,左手投球,左平击球,采取"金鸡独立"的单足支撑式击球。他连续19年保持本垒打30支以上的纪录。他9次被评为日本优秀选手,13次获得分冠军,15次获本垒打冠军。1977年9月3日他以756次本垒打打破美国运动员H-阿隆保持的世界纪录,他还以868次本垒打创累积世界纪录。1984年获"巴贝-鲁思荣誉奖",是第一个接受该奖的非美国运动员。 ·大陆记者首次正式组团赴台湾采访 应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邀请,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一行18人,1992年9月3日清晨乘飞机离开北京,踏上了赴台采访的行程。 这次活动是海峡两岸分隔43年后,大陆记者首次正式组团赴台采访。前来机场送行的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秘书长刘刚奇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王哲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经过一番曲折,此次大陆记者赴台采访,为两岸新闻界双向交流迈出了一大步,也是海峡两岸关系协会成立9个月来,所促成的大陆记者首次组团赴台采访。他们对台湾有关方面为此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并希望以此为开端,今后两岸新闻界双向交流能够更加扩大。 大陆记者赴台采访团由人民日报,新华社、全国记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新社、了望周刊、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工人日报、半月谈杂志,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现代中国杂志、团结报、台声杂志、福建日报等17家新闻单位的18位记者组成。 隔绝40多年的海峡两岸新闻双向交流9月5日迈出第一步,由几名大陆记者组成的赴台采访团中午12时10分抵达台北桃园机场,一时镁光灯闪烁,话筒"林立",台湾同行热忱地录下这两岸关系发展中新的一瞬。 来自17家新闻单位的18位大陆记者在机场受到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热情迎接。采访团团长翟象乾对守候在机场的台湾同行说,此行将为两岸新闻双向交流打开大门。通过为期一周的采访,采访团将实事求是地报道在台湾的所见所闻,让大陆人民了解台湾。增进两岸之间的相互了解,沟通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他称此行"来之不易"希冀两岸交流的大门越打越开,更多的大陆记者能赴台湾参观、访问和采访。 邀请和推动此行的"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下午在接受大陆记者拜会时说,两岸消除疑虑,建立共识,需要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努力,"海基会"愿成为两岸交流的桥梁,他认为,两岸加强新闻交流,"对发展和改善两岸关系将会产生正面的重大影响。" ·傅雷夫妇自杀 傅雷,字怒安,号怒庵。1908年生于上海南汇,现代翻译家、学者。1924年考入上海大同大学附中。次年参加“五卅”运动,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 1931年春应“意大利皇家地理学会”邀请,在罗马发表题为《国民革命军北伐与北洋军阀斗争的意义》的著名讲演,抨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同年秋返国,受聘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讲授美术史和法文。1934年秋,与叶常青合办《时事汇报》周刊,任总编辑。 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抗战胜利后,与马叙伦、陈叔通等发表宣言,筹备成立中国民主促进会,并当选为第一届理事。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第一、二届全国文代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3部。六十年代,以其研究与翻译巴尔扎克著作的卓越成就,被法国吸收为巴尔扎克研究协会会员。 “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