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在湖南安乡,在那一望无际的洞庭湖堤垸内,曾下放成千湖南师大附中等长沙中学的知识青年,三十多年过去了,这些青年忘不了这片土地,更忘不了这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经常三五成群回访安乡,凭着记忆中点点碎片去寻找心底渴望的情感源头。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安乡知青 → [原创] 江永——精神与灵魂的栖息家园 (1)


您是本帖的第 36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 江永——精神与灵魂的栖息家园 (1)
乐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498
积分:8310
注册:2008年1月12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乐乎

发贴心情
[原创] 江永——精神与灵魂的栖息家园 (1)

             江 永——精神与灵魂的栖息家园(1)

                        乐 乎

  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有一种眷恋难以释怀,总有一种思念在心中奔流涌动。江永,我心目中的精神圣地,那里是我精神和灵魂栖息的家园,她让我的人生从此变得如此生动,如此丰富多彩,她给我勇气、智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她是一支永不熄灭的指路明灯,照亮我人生的道路,直到我消失在这个喧嚣的世界……

  2005年“五一”假期,我再次踏上江永这块神奇的土地,让人无限惊喜的是,这里的自然环境仍保持着古老的原生态,满目青翠,郁郁葱葱,到处流水潺潺,小河清澈明净,田园山水风光旖旎清秀,俨然小国寡民的世外桃源。

                            千年古村落——上甘棠

    我落户的地方离上甘棠村只有20多公里,也曾路过此地,但来去匆匆,哪来闲情逸致多看上她一眼。这个古朴、别致、秀美的村落,当年就如同一块深埋地下的宝石,无人知晓她的连城价值,也无人欣赏她的熠熠光彩。

  这次旅程的第一站就是上甘棠村。闲来无事,我曾研究过“甘棠”的含义,乃知甘棠系一种树名,后逐渐演变成清官的象征。村子以甘棠命名,大概是为了表达人们对清官的企望吧。

  上甘棠村交通方便,距县城25公里,离村不远就是325省道。虽说这个村落是江永甚至是永州的一个旅游景点,但宣传不力,连进村的指示牌也不显眼,驾车稍不留神就会失之交臂。景点不收门票,随便进出,但游人仍寥寥无几,不过这正合吾意,人头涌涌的景点,那不叫旅游,那叫凑热闹。当然,热闹有时也是要凑的。

  车沿进村公路行2公里就到了上甘棠村,眼睛为之一亮:谢沐河象一条碧绿的玉带,绕村而过;造型小巧别致,半圆薄拱的石桥静静地横卧在河面上;河边一条由条石砌成的围墙,严密地守护着村庄;村落里明清风格的民居井然有序,几缕袅袅炊烟,几声牛哞鸡鸣。站在村口,白云青山古道,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村前是大片的沃野良田,眼下正值春忙时节,农人赶着牛犁田,农妇在田间抛插秧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下起大雨来了,雨打水面,似银珠跳滚,忙碌的农民仍在田间犁田插秧,不禁让我想起“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来。村后是青山绿树,竹木茂密,远处绵延起伏的都庞岭,笼罩在迷茫的薄雾中。山脚下的古驿道是百越之民到中原的要道,迁客骚人,也多由此进入两广,它记载了多少远游的苍凉,又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的旧梦!

  上甘棠村从唐代末年建成至今,村名一直未变,甚至连族氏的血统都没有变化,整个村子基本都是周姓人家,世代繁衍,延续至今已有40多代。据说古代这里还居住过其他姓氏的人,到宋朝时,有一风先生善看山水地形,说上甘棠所在地形宛如一把太师椅,椅子只能坐一人,多了就不能兴盛,反而引发争斗,于是其他姓氏都搬走了。至于用什么手段让他们搬走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此地风水的确不错,出过十几个进士,五品以上文武官员数以百计,至今仍令村民津津乐道。最后一位名人是国民党的将军,叫周翰宗,曾随张治中参加国共两党的重庆谈判。去参观他的旧居还得买门票一元,这也是上甘棠村旅游的唯一门票,不过此地民风纯朴,不买也无所谓,没人查票。

  上甘棠村的建筑具有典型的湘南特色。虽说是乡村,但由于人口集中,建筑用地有限,村子的所有民居都是楼房,象城镇住房一样。各户均以天井组合形成住宅单位,房屋内部格局大同小异,两厢房一天井,四居室一正屋外加楼房走廊。要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各户的栏杆、窗花造型各异,花样百出,有狮子下地、龙凤呈祥、百鸟花草等等。

  村口,近九百年历史的步瀛桥横跨谢沐河,为何叫步瀛桥,村北的墙嵌碑给出了答案,“仿唐太宗学士登瀛州之义故,自昔豪杰挺生,英才辈出……皆桥名之兆也”。桥身现已塌了一半,石缝杂草丛生,河面倒映着残桥叠影,更显得古朴沧桑。

  关于这座古桥,有两则传说非常有意思:一则说该桥每掉下一块石头,村子里就要出一位五品以上的官员,大概是厅级干部吧。以前掉过100多块,真的就出了100多位大官,解放后再也没有掉过石块,所以几十年村子也就没有出过一个大官;另一则说桥西头的那块人象碑刻是保护过往行人的,所以桥上没有栏杆,也从来没有人被淹死。文革破四旧,有人将人象碑扔到河里,结果不久就有人失足掉到河里淹死。人们只好又把它从河底捞起来,恭恭敬敬地供在桥头,以求保护过桥行人。

  河边洗衣的大娘告诉我们,村北头还有一座更老的石桥,游人一般都不知道,值得一看。于是我们沿山脚林荫的青石板路,溯沐河而上,果真见到一座石板桥,据说此桥建于汉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这是一座石榫为墩,石板为梁的小石桥,桥面石板对榫严丝密缝,其模样就象农村的条凳架上木板,简单实用,几千年过去了,仍是当地百姓往来的交通要道。两千多年前的乡村建筑质量如此之高,确令当今的“豆腐渣工程”汗颜。

  上甘棠村历史悠久,村子周围有大量的碑刻。这些碑刻有的是记事,有的是题铭,有的是供村民许愿,还有的是祈祷平安。内容非常丰富,包括叙事文、唱和、诗歌和劝论文等,很好地保存了乡间的文化传统,是民间艺人留下的艺术瑰宝。这些碑刻绵延了宋元明清等朝代,其中最有价值的碑刻当属爱国诗人、民族英雄文天祥的书法题辞“忠孝廉节”摩崖石刻,字迹苍劲有力,镌凿工艺不俗,非常珍贵。  

                                

   注:这几篇江永游记去年已发在湖知网《江永知青》栏目上,欣闻然哥、笔教授夫妇和冬去春来小妹等安乡农友刚从江永游览探访归来,特地拿来贴到《安乡知青》栏目,或许可以让大家对江永有更多的了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28 20:52:00
笔架山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800
积分:34634
注册:2007年2月7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笔架山人

发贴心情

    介绍详细,比我们的匆匆一过看得仔细多了,比如,周翰宗的故居我们便没看到。

    好文章!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29 9:37:54
隐士安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3992
积分:22860
注册:2008年11月7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隐士安

发贴心情
   长见识,有收获……。谢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29 10:30:23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沙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913
积分:37872
注册:2006年10月8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沙阳

发贴心情
这样的帖子重发上来正当时。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29 15:45:34
原生态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2263
积分:15152
注册:2007年2月16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原生态

发贴心情

可惜我们出游之前没有做好功课,要先看看乐乎的介绍就游得更好了!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29 15:47:34
宵安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547
积分:17489
注册:2008年1月24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宵安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原生态在2009-8-29 15:47:34的发言:

可惜我们出游之前没有做好功课,要先看看乐乎的介绍就游得更好了!






                   9494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29 20:04:36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6   6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