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命之源,井水我之哀叹
今读《发达国家“卖水”一般都不亏》(小标题,德国水价全球最高)我们难道需要去买国外的水吗?
我想起小时候为了生存,卖井水。
今天看到这水,(泉水帖图)我也特别的喜欢。其实井水与我结下不解之缘,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它帮助我度过难关。非常时期怎能忘呢?
生活维持不下去了,小小年纪的我们得帮家里干活。每人都出一份力,家里才能不断炊。哥哥大些,他对家里的贡献也大些,他多做体力活,砍柴;二姐常帮助我妈做工厂里纺绳索的事;我呢,夏天,卖井水。由我二姐帮我把水挑到街上,我只要手拿几个口杯,身背一个小布袋——装硬币的。为了能有多人来喝,我也像别人(有老太太卖东西的这样吆喝过)一样扯着嗓音高叫:来喝井水哦,一分钱一杯。由于年龄小,不知道控制一下自己的音量,常常是这条街喊,另一条街也听得到我的喊声,那时喝井水的人主要是农村进城的人,也只有井水便宜。天气热井水才好卖,所以越是酷热生意会好,我总是在正中午,农民上街卖菜或卖其它货物完了以后,口袋里有钱了,也正是口渴的时候,他们才会花钱喝井水的。我就会在这时待在街上,从上午十点钟卖到下午3:30至4:00。渴了自己就喝点水。那时小好像也不知道害臊,有时天气热,我妈看到生意好要二姐来帮我,她不帮,她已经知道不好意思了,而我不管这些。后来到乡下亲戚家去捡稻穗,那里的农民还为喝过的卖的井水来笑话我,但家里穷,我只能表现出很无奈。
卖井水方便,不要什么劳作从井里挑上来就可以卖了。刚刚挑上来的水很凉,好喝,放的时间长了,就不凉,不甜了。所以卖了一桶后一般就是一分钱仅管喝。喝的人多一天也能赚到伍至陆毛钱,生意好的那一天赚到了捌毛多钱。所有的钱都给了母亲。母亲拿到我给的钱总不忘鼓励我一方。
那时的井水很干净,我们都喝井水,我就从我家附近的井里挑水,没有自来水。从井里把水打上来有多种方式:可能用一只桶子,轻轻地放下去,手拿很长的绳索,把水面的桶子轻摇到一边,然后用力一甩,让桶吃水。后来用蓝球打水也很方便,把蓝球剪去一个大盖,用一根棒子,把剪开的地方撑起来。一根长绳扎在棒子上,放到井里,会自然吃水,不吃也轻轻地一摇就可以了。当然,你的有力度,也要有点技巧,初次打水的人怎么努力也打不到深井里的水。
现在城里的井水废了,污染了,人为的。在家门口的井也废弃不用,说是自来水到家里了,谁还去挑井水,长期不用水就臭了,满满的一井臭水,多口井都是这样,撒珠井周围住的人自发的凑钱淘井,淘好后井水清沏见底,但久不用,水又臭了。而这样的井多是很满的水,却弃之不用,无人管。而河里的水已经进入到每家每户。水已经闹饥荒了,我们小时候到河里游泳,河面是很宽的,现在水少了很多了,水质也叫人担忧;住在河边的人也不去游泳了,说是水太脏。很多地方由于缺水,人,畜,庄稼生存受到威胁。连泥水都没有喝的,还能说什么水的好坏。怎样利用这些优质的井水是摆在当前政府面前的大事了。但直到现在我们南方,“不缺水的地方”还没有引起政府官员的重视。可能要等到水威胁到官员自己的健康的时候,才会有人想到,哟,原来还有这么好的,祖先早已经为我们挖好的井水。
现在看到一处好水,大家都会感叹:"呀,好水!"这样的好水在水乡南方似乎也越来越少了。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有关“井水”的谜语
谜面 古田(字一) 谜底 井
谜面 小心翼翼 (字一) 谜底 水
有关“卖井水”的歇后语
卖 卖冰棒的折本--心凉了
井 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
水 水浇石灰船--没得救
和隔山哥更是老交情,也才知小小年纪便卖过水。俺也透露一个小“过去”,我也卖过水——不过不是井水,是茶水;那时俺家住在老火车站隔壁,热天晚上,端杯茶到火车站去卖,一分钱一杯,能卖十多杯就喜饱哒。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赠蓝蓝靓妹!
谢谢大家跟帖。与隔山唱歌,马畔闲人是一类人了,我们都做过同类的卖水生意,大家能谈些共同话题:卖水的生意经了。
汪洋一小山是歇后语大师了。每一篇题目来,你都有类似的歇后语来。
喝泉水,还不必到何家洞。双牌就有了。何家洞的水可能会更好些吧,那肯定。
“……把水面的桶子轻摇到一边,然后用力一甩,让桶吃水……”
晴天蓝蓝简直是神来之笔,这段汲水的描写真实、自然地跃然纸上。
无独有偶,我小时候也卖过矮子井的井水,我那时吆喝的是“一分钱管饱、二分钱洗澡”。不知抢你的生意没有?
这同学呀,你先生还记得?著了名了。姓chao的。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