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做秤的老者面对我的拍照一点不介意,顾自忙乎自己的活计,好像在适应小镇开放后宾客如潮,摄客如云的大气候一样。我还不知秤是不是靖港的拳头产品,只是看这位老师傅的全神贯注而多拍了几张。
原来我就知道靖港是革命烈士郭亮的故乡,好像革命老人陶承也是从这儿走出去的。但这回我看到了一处旧址很是震惊,这里曾经驻过中共湖南省委机关。
这个旧址的隔壁是一个戏园子,有个游客顺口说:共产党重视搞宣传,住在戏园子隔壁方便。我的理解是,这应该是偶然的,即使有意那可能也是便于隐蔽。
戏园子是我非常认真看的一个地方,因为对梨园行我总是有一种好奇和神往,无端的觉得有一些凄美和神秘在里头。
这个园子的进口就很耐探究,它是一个低矮的圆门,而且只是一块花岗石搭在水坑上,我想像当年看戏的客人在这儿出具戏票后须从水坑上的石径过去看戏,怕也风雅。
这是观众席,空空如也的时候也不觉得大,看来能买得起戏票看戏的还不在多数。我在里头转了转,好像听到那些看戏的吆喝、叫板、跟着哼唱的声音。
戏台子搭得蛮高,离地少说也有三米,那做武生的翻跟头若是不小心翻下来,要想不受伤,还得有些真功夫呢!
戏台左右侧各有一厢小房,想必是演员候场时休息和化妆换服饰的所在。
台的两侧都有一个敞着的空间,用栅栏隔着,我猜是在必要时做台的延伸。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戏台的走道和各间厢房的壁上都挂有一盏马灯。我想像演员就着这昏暗的灯光化妆、补妆,灯下肯定有不少的飞蛾和虫子来凑热闹。
从戏园子出来,抬头见对面的窗台上机制灯笼精致玲珑,红穗在风中摇曳,我一下看到靖港的妩媚了!
谢谢灵玉!看来你去了靖港,宏泰坊我路过,当时正帮同行的一位朋友的小孩捣鼓他的相机,所以没有拍下,正好你弥补了。
随着商业的繁华,靖港还出现了10来个妓院,最有名的是1733年开张的宏泰坊,三进,建筑面积达到788.8平方米。270多年前,曾经声色犬马,夜夜笙歌。这些年来,早已杂草丛生、荒凉破落。现在修复一新,成为一部“丰富的历史教材”,也被人们称为清代青楼文化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