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茅屋夜话
严凉刚把茅屋里外收拾干净,远处五指山的峰顶已粘上几道血红的晚霞。他赶忙升火做饭。饭刚煮熟,天色朦胧了。这时外面又响起了穆兰的歌声,这回唱的是《山楂树》:
“歌声轻轻飘荡在黄昏的水面上,……”
穆兰在屋外叫道:“嗳,客人来了!”稍停一阵才随着笑声走进茅屋。
“哎呀,你脸上怎么黑了一道?煮饭吗?算了吧,留着明天炒着吃得了。瞧,
我带来了包子,是海州风味,嘻嘻……”
穆兰的手艺很不错,豆沙馅的包子松软可口。严凉坐在床沿上,把唯一的竹椅让给穆兰。她却哼着曲子走来走去,打量着低矮的厨房,翻着严凉不多的书籍。
“你唱歌唱得很不错。”严凉没话找话说。
“我?哎!那是唱给你听的,怕你有什么不方便,我到河边就得使劲唱,警告你有个女的来了,哈哈……”穆兰开怀大笑,清脆的笑声冲出了茅屋。严凉开始察觉说话没遮没拦的穆兰其实是个细心人。
穆兰坐下,毫无拘束地看着严凉说:“不知怎么的,我老觉得以前象在什么地
方见过你。”
严凉有点不好意思地迎着她的目光,想了想说:“我过去红的发紫,到过你们
那儿‘讲用’。你大概见过我在台上献丑。哼,‘讲用’,现在听起来有多么可笑!”
穆兰冷笑道:“这倒不会,那些骗人的话我半句也不听,更不会去瞧你的尊容。”
“这么说,我是一个骗子手,小爬虫?”
“不,我们都是受骗的人,不过有的觉醒得早,有的晚些罢了。噢,想起来了,上回我到你们场部商店,那天正好卖毛选五卷,人挤得不得了。我看见一个头发老长,又黑又瘦的人独个儿在买香烟,那人就是你。不知道我那时怎么特别注意你。”
严凉不安地想到,当时自己的举止如此引人注目,很可能会造成麻烦。他懊悔地掏着香烟,又不好意思地停住了手。穆兰的眼睛实在厉害,她说:“你抽嘛,也给我一支。”她真的笨拙地点起一支烟卷。
严凉的拘谨随着烟雾飘散了。他长吁一口气说:“你刚才说到觉醒,我也算很
早就把那套骗人的把戏看透了。可正如从一场恶梦中醒来,四周仍然是一片黑。”
穆兰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打量着严凉,笑笑说;“你入过团吗?”
“还差点入了党呐。可刚满二十五岁他们就要我退团了。”
“那你信仰共产主义吧?”
“老实说,曾经怀疑过,当然,现在不了。但信仰是天上的太阳,现实是地上的阴影。‘四人帮’倒了台,绝大多数的人都享受到阳光,我却不幸仍留在阴影之中。好比五指山,别人都看见峰顶的五个指头,可从我们这儿望去,只能见到三个指头。这是我们的位置角度决定的,也就是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穆兰嘻嘻一笑说,“你有点象颓废派诗人和虚无主义哲
学家。”
严凉心里一动,觉得穆兰学问非浅。他淡淡地说:“你当然不赞同罗?”
“为什么不?你说得很对。”穆兰收起笑容,严肃地说:“我算是‘黑七类’
子女,从来没入过团,后来又戴了帽。可我从来没怀疑过共产主义,相信它一定会实现的。我信仰的是能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幸福的共产主义。不是说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吗?为什么同是国家公民没有平等权利?凭什么要把人民分成红几类黑几类?凭什么无法无天地把人整死?凭什么把我打成现行反革命?革命和反革命法律上的依据在哪里?就拿你来说,父亲混蛋关你什么事?凭什么非得要儿子一辈子背黑锅?”
穆兰黝黑清瘦的脸上涨得赤红,从她恨恨的语调中,严凉感觉到对方心灵的创伤要比自己深得多。他从心底里叹息道:“也许要等你信仰的那个共产主义到来,我们才能得到解脱。”
“为什么?为什么要等?”穆兰闪闪的眼睛比昏黄的煤油灯还亮,一肚子的怨气怒气总爆发了。“我一分钟也不向那些整人的恶棍低头,我一级级上诉,告到农垦总局、法院、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再不行就告到邓伯伯那里。我就是要控诉,非要把那些混帐王八蛋告倒不可!”
严凉被穆兰的胆气骨气深深震动了。但他又想到自己毕竟没戴什么帽子,有什么可上诉的呢。
穆兰缓了口气,语调变得深沉了:“我们的国家这十年遭到一场大灾难,这是
为什么?如果仅仅因为林彪、‘四人帮’,那些野心家又是怎么爬上去的?让他们
当权,问过人民的意见没有?虽说他们倒台了,可人民要是没有民主,不知到哪一年又会出个‘五人帮’‘六人帮’,中国又得遭大殃!我上诉不仅仅为了自己,还为被整死的妈妈,为所有屈死的冤魂,为永远不再重演这血腥的悲剧!”
一阵良久的沉默,只听到煤油灯芯滋滋细响。严凉一直把十年间的罪恶都归于万人诅咒的林彪、“四人帮”,从来没细想过社会制度有什么缺陷。他在费力地思索着。
穆兰盯着严凉说:“你也真该写信给《人民日报》,说说你的遭遇。怎么?你
害怕?怕什么呢!现在《人民日报》是为人民说话的了。我从前胆子也不大,可我什么都失去了,也失去了害怕。现行反革命都当上了,还怕个屁!”
严凉苦笑了一下,他知道,对人民来信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批转原单位领导,那后果是更加不堪的。
……夜阑了,开始听到树叶上的秋露滴落在晒焦的野草上的响声。穆兰告辞了。她从门后那野荆竹扎成的扫把上抽出一根荆竹,呼呼地抖了抖说:“这儿蛇真多。”
严凉不放心地说:“我送你回去。”
穆兰格格一笑说:“用不着,我不怕蛇。这儿有山猪吧?山猪我也不怕。”
严凉执意要送。他们到了河边,穆兰把严凉轻轻一推,连跑带跳地趟过小河,
转身隔着河对严凉说:“不用你送,可有件事请你帮忙,我那破棚子离苗圃够近了,可离河太远,不方便。我想搭个新巢儿,地点嘛,用优选法,嘻嘻……”穆兰没等严凉答话就笑着跑了。
严凉刚把茅屋里外收拾干净,远处五指山的峰顶已粘上几道血红的晚霞。他赶忙升火做饭。饭刚煮熟,天色朦胧了。这时外面又响起了穆兰的歌声,这回唱的是《山楂树》:
“歌声轻轻飘荡在黄昏的水面上,……”
穆兰在屋外叫道:“嗳,客人来了!”稍停一阵才随着笑声走进茅屋。
“哎呀,你脸上怎么黑了一道?煮饭吗?算了吧,留着明天炒着吃得了。瞧,
我带来了包子,是海州风味,嘻嘻……”
穆兰的手艺很不错,豆沙馅的包子松软可口。严凉坐在床沿上,把唯一的竹椅让给穆兰。她却哼着曲子走来走去,打量着低矮的厨房,翻着严凉不多的书籍。
“你唱歌唱得很不错。”严凉没话找话说。
“我?哎!那是唱给你听的,怕你有什么不方便,我到河边就得使劲唱,警告你有个女的来了,哈哈……”穆兰开怀大笑,清脆的笑声冲出了茅屋。严凉开始察觉说话没遮没拦的穆兰其实是个细心人。
穆兰坐下,毫无拘束地看着严凉说:“不知怎么的,我老觉得以前象在什么地
方见过你。”
严凉有点不好意思地迎着她的目光,想了想说:“我过去红的发紫,到过你们
那儿‘讲用’。你大概见过我在台上献丑。哼,‘讲用’,现在听起来有多么可笑!”
穆兰冷笑道:“这倒不会,那些骗人的话我半句也不听,更不会去瞧你的尊容。”
“这么说,我是一个骗子手,小爬虫?”
“不,我们都是受骗的人,不过有的觉醒得早,有的晚些罢了。噢,想起来了,上回我到你们场部商店,那天正好卖毛选五卷,人挤得不得了。我看见一个头发老长,又黑又瘦的人独个儿在买香烟,那人就是你。不知道我那时怎么特别注意你。”
严凉不安地想到,当时自己的举止如此引人注目,很可能会造成麻烦。他懊悔地掏着香烟,又不好意思地停住了手。穆兰的眼睛实在厉害,她说:“你抽嘛,也给我一支。”她真的笨拙地点起一支烟卷。
严凉的拘谨随着烟雾飘散了。他长吁一口气说:“你刚才说到觉醒,我也算很
早就把那套骗人的把戏看透了。可正如从一场恶梦中醒来,四周仍然是一片黑。”
穆兰一双乌溜溜的眼睛打量着严凉,笑笑说;“你入过团吗?”
“还差点入了党呐。可刚满二十五岁他们就要我退团了。”
“那你信仰共产主义吧?”
“老实说,曾经怀疑过,当然,现在不了。但信仰是天上的太阳,现实是地上的阴影。‘四人帮’倒了台,绝大多数的人都享受到阳光,我却不幸仍留在阴影之中。好比五指山,别人都看见峰顶的五个指头,可从我们这儿望去,只能见到三个指头。这是我们的位置角度决定的,也就是说——”
“我明白你的意思。”穆兰嘻嘻一笑说,“你有点象颓废派诗人和虚无主义哲
学家。”
严凉心里一动,觉得穆兰学问非浅。他淡淡地说:“你当然不赞同罗?”
“为什么不?你说得很对。”穆兰收起笑容,严肃地说:“我算是‘黑七类’
子女,从来没入过团,后来又戴了帽。可我从来没怀疑过共产主义,相信它一定会实现的。我信仰的是能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幸福的共产主义。不是说无产阶级要解放全人类吗?为什么同是国家公民没有平等权利?凭什么要把人民分成红几类黑几类?凭什么无法无天地把人整死?凭什么把我打成现行反革命?革命和反革命法律上的依据在哪里?就拿你来说,父亲混蛋关你什么事?凭什么非得要儿子一辈子背黑锅?”
穆兰黝黑清瘦的脸上涨得赤红,从她恨恨的语调中,严凉感觉到对方心灵的创伤要比自己深得多。他从心底里叹息道:“也许要等你信仰的那个共产主义到来,我们才能得到解脱。”
“为什么?为什么要等?”穆兰闪闪的眼睛比昏黄的煤油灯还亮,一肚子的怨气怒气总爆发了。“我一分钟也不向那些整人的恶棍低头,我一级级上诉,告到农垦总局、法院、省委、最高人民检察院,再不行就告到邓伯伯那里。我就是要控诉,非要把那些混帐王八蛋告倒不可!”
严凉被穆兰的胆气骨气深深震动了。但他又想到自己毕竟没戴什么帽子,有什么可上诉的呢。
穆兰缓了口气,语调变得深沉了:“我们的国家这十年遭到一场大灾难,这是
为什么?如果仅仅因为林彪、‘四人帮’,那些野心家又是怎么爬上去的?让他们
当权,问过人民的意见没有?虽说他们倒台了,可人民要是没有民主,不知到哪一年又会出个‘五人帮’‘六人帮’,中国又得遭大殃!我上诉不仅仅为了自己,还为被整死的妈妈,为所有屈死的冤魂,为永远不再重演这血腥的悲剧!”
一阵良久的沉默,只听到煤油灯芯滋滋细响。严凉一直把十年间的罪恶都归于万人诅咒的林彪、“四人帮”,从来没细想过社会制度有什么缺陷。他在费力地思索着。
穆兰盯着严凉说:“你也真该写信给《人民日报》,说说你的遭遇。怎么?你
害怕?怕什么呢!现在《人民日报》是为人民说话的了。我从前胆子也不大,可我什么都失去了,也失去了害怕。现行反革命都当上了,还怕个屁!”
严凉苦笑了一下,他知道,对人民来信通常的处理方式是批转原单位领导,那后果是更加不堪的。
……夜阑了,开始听到树叶上的秋露滴落在晒焦的野草上的响声。穆兰告辞了。她从门后那野荆竹扎成的扫把上抽出一根荆竹,呼呼地抖了抖说:“这儿蛇真多。”
严凉不放心地说:“我送你回去。”
穆兰格格一笑说:“用不着,我不怕蛇。这儿有山猪吧?山猪我也不怕。”
严凉执意要送。他们到了河边,穆兰把严凉轻轻一推,连跑带跳地趟过小河,
转身隔着河对严凉说:“不用你送,可有件事请你帮忙,我那破棚子离苗圃够近了,可离河太远,不方便。我想搭个新巢儿,地点嘛,用优选法,嘻嘻……”穆兰没等严凉答话就笑着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