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政治辅导员
他曾经:“雄赴赴,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志愿军入过党,当过文书,复员后回到了他的家乡——我下乡的生产队。因为这种特殊经历,回来后当过大队秘书,我们没有到生产队前,不知什么事情被工作组撤消了秘书。
他是人,不是神,他与其他的社员没有两样,结婚生子。他老婆读过一点书,在当时的农村祘是个女秀才,但有风湿病,生有两子一女,在那时,靠工分吃饭年代,可以想象他的负担多么重。
由于他读过书,个子长得高大,但从小没有干过农村技术活(某些农活还是带一部分少年功夫),个子高而显得笨。除挑担子外,其他农活都做别人不赢。毛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穷则思变。”为了能维持家里的生计,他也动过脑筋。
第一当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比别人不少工分。生产队每年都有一次评点工工分的过程,生产队一部分人想压低他的底分,因为大家都知道他除挑担子外,其他的农活都不行,当压到他9 分时,当时有人想到他会暴跳如雷,但他靜得出奇,显出一般农户没有的大将风度。当评工分完了,大家以为没有事了,这时他出来讲话了,大意是:在农活细工夫(指技术)我不如10分的,但开会听报告,听传达上级文件,同样大家都是两只耳朵,你们一只耳朵听,一只耳朵出,而我这两只耳朵就是比你们记得住些。这点强处确实是别人不及的,因为那政治时代的会确实很多,为了提高工分,他故意把工分和政治扯到一块儿。沉默了好一阵子,当时大家谁都知道,这时谁坚持他9 分,他的矛头会对着谁,尽管他虽然不是秘书,但他还是一个党员 ,这样僵持下去,他不达到目的 ,是不准散会的。这时有人出来讲话了,同意他10 分,做好人的人一下就多了,虽然当时没有搞投票,也没有举手表决的仪式,但从“同意”的声音看还是不少,最后以他评底分10分而结束这次评工分会议。
第二缩小包工与点工的差距,大家都知道,不管在任何时候,人的思想觉悟做包工和做点工效率差距很大,那时虽然没有队委会,由于他是一个党员,又讲得几句话出,因为包工的事都让他插手,他插手过的包工工分,都压得很底。包工工分是多些,但经他插手后,包工工分也多不得多少。
第三 经常利用他的长处,在开会的时候读报或上面有什么文件精神都由他传达,他又记得住,理解得比一般的人深刻,讲的时候有声有色,久而久之,他无形中成了一个政治辅导员。尽管那时是讲政治的时候 ,但一个生产队还没有拿工分的政治辅导员的编制,有人称他为辅导员,还有人讽刺称他为教导员,因为他开会马列主义理论一套,私心是相当重,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明眼人一看,这是他捞工分的一种手段。
年终分配祘账时,他又是一员,当最后一道程序,为生产队操心一年的队长、会计……等补工分时,他最后提出也要补工分,这次没有像评底分那时有阻力,很顺利地达到了目的。
第二年,他仍旧继续他当时生产队无编制政治辅导员,直到我们离开生产队时,他仍旧是一个无编制的生产队政治辅导员。他用他的在当时生产队其他人没有的条件,一个不懂农活的每年拿比懂农活的还多的工分,養活了一个患有风湿病只能做轻农活,并有三个小孩的五口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