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零陵知青 → [原创]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

您是本帖的第 23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
七星相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021
积分:9401
注册:2009年6月17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七星相伴

发贴心情
[原创]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
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田
       “现在还没有立秋,双抢已经全部结束'。 这是蓝蓝网友在昨天《一头黄牯牛》跟贴最后的话,我下那些年,农民的种田积极性很高,同时也做了一些得不偿失的事,即劳民伤财的事。记忆最深的是有一年是立秋后插的双季稻田。
       现在即将离立秋的日子没有几天,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真正凉爽的秋天即将来临,但往往由于”秋老虎“比没有立秋还热得多,人们习惯认为还是夏天,我们下乡的生产队还在离秋后”还抢插“双季稻,一直”抢插“到秋后一个星期。
      双季稻在我们下乡那个一个地方 ,还有一个美称为”饭禾”,因为早稻、中稻农户们认为是上交加国家的统购统销任务的,真正吃饭还是靠双季稻,饭与禾这两个字中间查画上了一个等号。
     有一年,秋收前,旱情来得特别早,持续时间比往年时间长,人们白天忙做农活,晚上还要车水抗旱,双抢季节又多了一个抗旱,变成了“三抢”,人们每天的体力劳力出现了透支,由于那年双抢比往年在抗旱方面花费的时间多,到立秋时,原计划双季稻任务肯定完不成,那一片计划插饭禾的田在田洞中间,在割了的早稻被抢插成饭禾的田中间似乎像一个疤,也许是工作组认为这一个疤,是当时提倡的形势主义作怪,双季稻没有连成一片,明眼人一看,该队双季稻任务肯定没有完成 ,插下去以后管他有收无收现在看上去一片绿,割的时候是一片黄,当时的农户在饭与禾等号之间也头脑中出现了多年失败的人定胜天上,一场违背自然规律,立秋后插双季稻在了那一片疤的田开始了,这片稻田比门离秋前犁的时候还了肥料,人们错误的认为,通过比立秋前多施一些肥,也同样能得到立秋前一样的收成。
     耕牛本应该休生養息重新肩上背上了枷,早已经体力透支的农户本应暂时进行慢八拍的劳动,有延续了双抢的战斗,立秋后一个星期,那一片稻田绿了,疤也如愿的补上了,整个双季稻在田洞里连成了一片,但不会说话的年疲乏了,人也病倒了不少。
     在田间管理方面,这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田享受了比立秋前插的更多的优惠,单独肥料就比立秋前插的多得多。
    收割的时候,偏偏这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田不争气,黄是黄了,就是没有稻穗,立秋后一天的,稻穗吐不出,也就是这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没有和饭禾划上等号,它与绝收划上了等号,违背自然规律与劳民伤财划上了等号。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4 10:37:35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晴天蓝蓝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1112
积分:13859
注册:2007年5月1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晴天蓝蓝

发贴心情

    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双抢必须在立秋前完成任务,立秋后插下的秧苗收成就会减产.但现在也已经改变:由于产量高,有亩产1200多斤,所以有些农民有些田就不插双季稻了:吃再生稻,再生稻的米特别好吃,不用农药.有条件的农民自己都吃再生稻.那是割了早稻或中稻的田里放上一定量的水让禾蔸再生出青苗,如可能的话青苗长势好,再加点化肥.到秋季就可能收割了.产量不高,但米就是上等的了.而且不需要多少付出.想起以前的劳作,真是得不偿失呀.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4 16:49:06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马畔闲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652
积分:21434
注册:2007年7月8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马畔闲人

发贴心情

也就是这一片立秋后插的双季稻,没有和饭禾划上等号,它与绝收划上了等号,违背自然规律与劳民伤财划上了等号。

      写得好,真实地再现了当年荒诞的一幕,楼主许多故事值得回味……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4 17:44:38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七星相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1021
积分:9401
注册:2009年6月17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七星相伴

发贴心情

想不到 我们的蓝蓝版主是个全面的人才,知道这么多事情,配服

我写的经历引起了闲人极大的兴趣!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4 17:56:18
老灯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土胡子
等级:版主
文章:2101
积分:36215
注册:2006年8月19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老灯火

发贴心情

七星兄有趣的“饭禾”故事。 那时形式主义的东西也不少。如“合理密植”,禾插得脚插不进,地力不够哪得饱满稻穗?而违反自然规律,反季节种晚禾,只落得这片“饭禾”成黄禾叶!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4 18:12:35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绿碧岭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81
积分:2311
注册:2006年10月31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绿碧岭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晴天蓝蓝在2009-8-4 16:49:06的发言:

    以生产队为单位的双抢必须在立秋前完成任务,立秋后插下的秧苗收成就会减产.但现在也已经改变:由于产量高,有亩产1200多斤,所以有些农民有些田就不插双季稻了:吃再生稻,再生稻的米特别好吃,不用农药.有条件的农民自己都吃再生稻.那是割了早稻或中稻的田里放上一定量的水让禾蔸再生出青苗,如可能的话青苗长势好,再加点化肥.到秋季就可能收割了.产量不高,但米就是上等的了.而且不需要多少付出.想起以前的劳作,真是得不偿失呀.

记得当年学大寨,上级也是规定了双季稻的面积,生产队为了完成指标也搞了一些再生稻,在我的印象中,这些再生稻也都是颗粒无收的,看到蓝蓝的介绍真感到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4 21:22:40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6   6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