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态,世纪清明。
往事回首,知青返城。
酸甜苦辣,尽在言中。
亦悲亦喜,如歌似镜。
生花妙笔,永明马灯。
感人肺腑,再盼美文。
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年青的共和国,将数千万城市里年青人;他们绝大部份是渴望知识的学生,强行摁灭了他们极强的求知欲望,从城里,学校里,家里将他们赶到乡村,荷锄种田,与农民争地争食,以减轻年青的共和国臣民们就业吃饭的困难,而此时也不谈伟人的“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却要莫名的大喊接受乡下农民的“接受再教育”,还“大有可为”。实在是“鹿”“马”难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云南数万知青的“回城长跪”,终使共和国醒悟,亡羊补牢,指鹿为鹿了。数千万知青头顶着着“知青”这一特殊的“中式礼帽”,陆续又回到城里,家里,学校里,继续着人生的拼博。回城也使无数“臣民们”涕泪交加,感恩载德。知青们又开始了新生活。晃眼几十年过去,回城的知青活得如何呢?
现在看来;活得拔尖顶上,潇潇洒洒的,是极少数,活得沉沦困极,借米还糠的也是极少数,绝大部份都处于温饱之内,饥冷之上。总算有口饭吃,饿不倒,涨不死。我就觉得这状况像一织机上的梭子;俩头尖,中间鼓,呈纺锥形。活在这中间“鼓肚”内的知青,虽然走过迷茫,走过辛酸,但在这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回城后他们感到还是有点累,笔者也是活在这“鼓肚”之人,深知这活着的累。但他们自寻快乐,自找心安。千方百计的想给自己晚景增光添彩,以抚慰去日的心酸。想来蛮像“鼓上蚤”,心酸心苦只有自己知道。
马灯哥哥精辟的归纳让我钦佩万分,在那个指“鹿”为“马”的年代我们有太多的无奈。那一代人付出的太多太多~~~~~~~~末了,“以抚慰去日的心酸。想来蛮像“鼓上蚤”,心酸心苦只有自己知道。”
“下乡知青回城后掠影”的人物描得入木三分,清清楚楚真真实实就在我们身边,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生怕漏了一个字。哥哥如何这么好的文墨?惹得读者“心酸,心痛”感慨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