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一谈前后两次取常德姑娘为妻之事
谢各位的来帖、谈一谈前后两次取常德姑娘为妻之事:年青时渎过一本前苏联小说叫<幸福>作者叫巴浦洛夫。书中描述男女爱情为三阶段、首先年青气盛时双方以面貌建康为主要条件;其后年长些就要求出身、经济、社会地位等精神上能满足须要为其首要因素;最后年老了见事多了就以社会和个人道德观是否能得到实现为笫一要件。
回想我取笫一位常德姑娘为妻时对方体态丰满、面如银盆、当时她在铁建民兵团是所有异性中最养眼的、能歌善舞;取为妻后很多熟人同学都以为不可能,后又将她从常德转来长沙很是费力。
我与她只生了一个女儿、我是独子希望再生两三个、赶上独生子女政策出台她高兴我沮丧。过后她有亲戚与刘晓庆的草台班子挂沟也就野放了。
当时我喜欢足球、看到中国队每每不如欧美人就有想法,要是我能到非洲取四个黑人姑娘为妻、每人与我生三个儿子廿年后就可组识一支强悍的中非混血统家族球队踢死那些外国人。(说笑话表情感)
待我要再娶妻时首要条件是未有生育、能为我生一两个儿女。二任妻小我十三岁、在未与前妻离婚就以在长沙打工也是我介绍来的,她三次考大学未果。我离了前妻她长兄与我母说合、岳父母非常同意、因岳父是下放队的会计和原房东对我了解。
我也并非常德姑娘不取、有段在甘肃天水包工程、天水一姑娘愿嫁与我,这边进度快也就算了,当时如有非洲姑娘在身边取做老婆是可能的。因为有遗传优势可产优良品种。
现在人要老了回想和看重的是道德层面上的多。就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