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一头黄牯牛
一头黄牯牛
有一首谜语 :身笨力气大,干活常带枷,春耕和秋种,不能缺少它。当然它的谜底就是“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分田到户的责任制,養牛逐渐失去耕田的作用了,取而代之是他曾经的朋友餐桌上美味,以后这则谜语不少年青人就不容易猜中了。
我们下乡那时,耕牛的作用很大,虽然那时公社农机站,有一台拖拉机的牌子叫“铁牛”,但从没有下过田犁田,都是跑运输,任意宰杀耕牛是犯罪,除非老弱病残不能耕田的外,但必须经过公社兽医批。
我下乡的生产队那时除水牛外,还有三条黄牯牛,一头因为脸长,在它还是牛犊的时候 ,两只角生长的时候都弯向脸,发展下去,角尖必会钻脸内,该牛的生命会保不住,额头上有一点白毛,当时对该牛有句话:白头不白尾,家里多口水,不知谁给他取了一个雅号“马癫子”,另一头牛的牛角与“马癲子”相反,垂直脸部长,屁股尖尖的,从正面看,确实不逗人喜欢,因为是在它牛犊时,是从滴水公社枇杷大队买的,被取名“枇杷牛”,而另一头牛与这两头牛大不一样,不仅身材脸型各方面都生得好,并且皮子是橙色的,一个美丽的冠名“黄金丝牛”带在这一头黄牯牛的头上。
由于生产队水牛婆比较多,水牛发展比较快,大有“飞鸟尽,良弓藏”的味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在温饱难保证的年代,冒出对该“黄金丝牛”生命不利的话:这样颜色的牛杀了吃相当补,自古“红颜多薄命”,该牛引起了大家的花心,逐渐大家开始想象该牛吃的美味。也引起熟悉的路人的重视,有人说:杀的时候,卖几斤给我吃,讲的人多,更坚定了生产队杀的决心。
要杀这一头黄牯牛,必须要经过当时的兽医批条子。在那个年代,除农户養少量的猪外,鸡鸭都限制的,当时公社有两名兽医足够了,一名兽医姓蔡,不知谁给了一个无从考证的个歇后语:蔡锡某骟猪公理马骟--爱管闲事;另一位是经常走我生产队过路的,名叫谭昌某,镶了两个金门牙,由于手艺好骟猪骟鸡不仅快,而且没有后遗症,人们背后称他为“谭一刀”,他们两人只要有一人批条,就一刀决定该“黄金丝牛”生命。
杀牛的报告打好了,大意是:因我生产队一头黄牯牛衰老,丧失犁田能力特请批准宰杀。某年某月某日(公章)。他们两人找谁批呢?生产队最后决定还是找“谭一刀”,因为他经常走生产队过路,知道该牛的情况,隐瞒不住的。
一天中午,正好“谭一刀”走生产队路过,老队长叫住他,还没有等队长 先开口,“谭一刀”抢先笑着露出两颗金牙说:“左起(土话)你生产队杀那一头黄牯牛的事吗”?老队长:“是的”,边说边拿出报告,“谭一刀”看完后,并没有提任何附加条件,虽然他信不过他这个菩萨你们会烧香的,仍旧露出两个金牙(笑着)签上了“谭一刀”的大名。
批条拿到了,对这个朝夕相伴“黄金丝牛”,队上怕有些人于心不忍,进行了抽签,并将工分定得比平时高,哪些人负责干什么?队上也没有择日,只是择时,选择了当晚,选择了一个地点--牧牛时它经常去的院子后面的茶山,队上干的掩人耳目之事的最佳选择。当人们拿着稻草火把,牵着他向茶山走去的时候 ,它似乎明白了这个夜晚与平时不同,走的时候前面用人牵,后面还有人用鞭子抽,不像往日那样自然行走。走到一片比较平坦的地方,负责牵着它的人不走了,大家都围着它,这时它似乎明白一种不祥的预兆即将降临它的头上,朝天叫了两声,是乞求,还是叹息?我想此时只有它清楚,,正当它朝天叫的时候,另外八个人分成四组,用棕索迅速地每两人各扯一个脚,很快它被扯翻到地,另外四人很快用扁担按住了它的肚子,它挣扎了一下,就动荡不得了。负责杀的人很麻利地朝它脖子割了一刀,只见鲜血涌出,“完了”,这一头黄牯牛非正常丧失犁田能力,而被“谭一刀”的批字,落得一个“鞠躬尽瘁”的美名。
这一头黄牯牛就这样被吃了,它的“黄金丝”牛肉并没有像某些人打它主意时,比其它的颜色的黄牛肉有什么不同,它的美貌和颜色比它的同胞“马癫子”、“枇杷牛”好,带给它的只是红颜薄命,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态吧!
有一首谜语 :身笨力气大,干活常带枷,春耕和秋种,不能缺少它。当然它的谜底就是“牛”,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提高,分田到户的责任制,養牛逐渐失去耕田的作用了,取而代之是他曾经的朋友餐桌上美味,以后这则谜语不少年青人就不容易猜中了。
我们下乡那时,耕牛的作用很大,虽然那时公社农机站,有一台拖拉机的牌子叫“铁牛”,但从没有下过田犁田,都是跑运输,任意宰杀耕牛是犯罪,除非老弱病残不能耕田的外,但必须经过公社兽医批。
我下乡的生产队那时除水牛外,还有三条黄牯牛,一头因为脸长,在它还是牛犊的时候 ,两只角生长的时候都弯向脸,发展下去,角尖必会钻脸内,该牛的生命会保不住,额头上有一点白毛,当时对该牛有句话:白头不白尾,家里多口水,不知谁给他取了一个雅号“马癫子”,另一头牛的牛角与“马癲子”相反,垂直脸部长,屁股尖尖的,从正面看,确实不逗人喜欢,因为是在它牛犊时,是从滴水公社枇杷大队买的,被取名“枇杷牛”,而另一头牛与这两头牛大不一样,不仅身材脸型各方面都生得好,并且皮子是橙色的,一个美丽的冠名“黄金丝牛”带在这一头黄牯牛的头上。
由于生产队水牛婆比较多,水牛发展比较快,大有“飞鸟尽,良弓藏”的味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在温饱难保证的年代,冒出对该“黄金丝牛”生命不利的话:这样颜色的牛杀了吃相当补,自古“红颜多薄命”,该牛引起了大家的花心,逐渐大家开始想象该牛吃的美味。也引起熟悉的路人的重视,有人说:杀的时候,卖几斤给我吃,讲的人多,更坚定了生产队杀的决心。
要杀这一头黄牯牛,必须要经过当时的兽医批条子。在那个年代,除农户養少量的猪外,鸡鸭都限制的,当时公社有两名兽医足够了,一名兽医姓蔡,不知谁给了一个无从考证的个歇后语:蔡锡某骟猪公理马骟--爱管闲事;另一位是经常走我生产队过路的,名叫谭昌某,镶了两个金门牙,由于手艺好骟猪骟鸡不仅快,而且没有后遗症,人们背后称他为“谭一刀”,他们两人只要有一人批条,就一刀决定该“黄金丝牛”生命。
杀牛的报告打好了,大意是:因我生产队一头黄牯牛衰老,丧失犁田能力特请批准宰杀。某年某月某日(公章)。他们两人找谁批呢?生产队最后决定还是找“谭一刀”,因为他经常走生产队过路,知道该牛的情况,隐瞒不住的。
一天中午,正好“谭一刀”走生产队路过,老队长叫住他,还没有等队长 先开口,“谭一刀”抢先笑着露出两颗金牙说:“左起(土话)你生产队杀那一头黄牯牛的事吗”?老队长:“是的”,边说边拿出报告,“谭一刀”看完后,并没有提任何附加条件,虽然他信不过他这个菩萨你们会烧香的,仍旧露出两个金牙(笑着)签上了“谭一刀”的大名。
批条拿到了,对这个朝夕相伴“黄金丝牛”,队上怕有些人于心不忍,进行了抽签,并将工分定得比平时高,哪些人负责干什么?队上也没有择日,只是择时,选择了当晚,选择了一个地点--牧牛时它经常去的院子后面的茶山,队上干的掩人耳目之事的最佳选择。当人们拿着稻草火把,牵着他向茶山走去的时候 ,它似乎明白了这个夜晚与平时不同,走的时候前面用人牵,后面还有人用鞭子抽,不像往日那样自然行走。走到一片比较平坦的地方,负责牵着它的人不走了,大家都围着它,这时它似乎明白一种不祥的预兆即将降临它的头上,朝天叫了两声,是乞求,还是叹息?我想此时只有它清楚,,正当它朝天叫的时候,另外八个人分成四组,用棕索迅速地每两人各扯一个脚,很快它被扯翻到地,另外四人很快用扁担按住了它的肚子,它挣扎了一下,就动荡不得了。负责杀的人很麻利地朝它脖子割了一刀,只见鲜血涌出,“完了”,这一头黄牯牛非正常丧失犁田能力,而被“谭一刀”的批字,落得一个“鞠躬尽瘁”的美名。
这一头黄牯牛就这样被吃了,它的“黄金丝”牛肉并没有像某些人打它主意时,比其它的颜色的黄牛肉有什么不同,它的美貌和颜色比它的同胞“马癫子”、“枇杷牛”好,带给它的只是红颜薄命,也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心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