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靖县知青 → [原创]林则徐是不完美的英雄

您是本帖的第 44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林则徐是不完美的英雄
骨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82
积分:2402
注册:2009年2月14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骨架

发贴心情
[原创]林则徐是不完美的英雄

林则徐是不完美的英雄

在中国近代史上,林则徐(1785-1850)是一位得到过许多赞誉的政治家。其谥号“文忠”,是清朝皇帝表彰其维护朝廷利益的辛劳所赐,维新派则称颂其开学习西方“长技”之先河。新中国建立后,从毛泽东到改革开放的创业者,又都称赞他的变革开拓精神,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的评价则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教科书上在人们心里,林则徐还是一个民族英雄。

林则徐一生的大部分轨迹,是按封建仕途行进的。1785年他生于福建侯官(今福州),二十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中进士,历任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总督等职,成为汉族大臣最受满清皇帝重用的人。1838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揭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章,也不自觉地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幕。他在禁烟同时积极整顿海防,筹备战守。1840年夏,英军大举入侵后,道光皇帝害怕了,认为是他惹的祸,将他革职充军伊犁。后又念及他的忠心,于1846年重新启用,并授予陕甘总督、云贵总督等要职,直至他1849年因病辞官。

就是这样一个杰出的历史人物,一个被广泛赞誉为民族英雄的林则徐,最近却遭到不少人的批评,其中还有所谓历史学家将其说成是蠢人,甚至定为历史罪人的。说林则徐不是完人,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和过错,则没有多少异议。如有学者考证林则徐也受过贿,基本上是粮食回扣,这位学者认为这在当时是做官的潜规则,要想做官就必须遵循当时的游戏规则。不知这一切是否属实,如属实,这在今天看来这也是个不小的问题,虽所受并不多,但毕竟破坏了他清正廉洁的形象,而不管当时怎么样,清朝还是有不少干净官员的。另外,林则徐在任云贵总督时,还镇压过民族冲突。但就他当时的职责看,他是在维护大清国的安全统一,况且他还主张缓和民族矛盾,而不像前任那样一味镇压。虽他没有今人那么会处理民族矛盾,但他至少没有让云南分裂出去。即使把这些都算上,林则徐也不致戴上历史罪人的帽子呀?究竟为何,我们还是来看看他参与的并且因此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鸦片战争。

自乾隆后期始,清朝日渐衰落,可清政府仍虚骄自大,闭目塞听。而同期的欧美列强已有长足发展,并将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中国作为他们扩大海外市场的目标。中国自古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对外来产品需求很少。外国商人与中国做生意多是逆差,为牟取暴利,英商从印度等地将大量鸦片走私输入中国。鸦片的输入量从道光帝即位时的四千箱,到道光十八年,即鸦片战争爆发之前,猛增至四万零二百箱。鸦片的大量输入,使白银大量外流,当时年流出量已达一千万两以上。国库空虚,银贵钱贱,又加大了人民的税负。鸦片的泛滥,使官员和一般百姓大批染上毒瘾。有人估计那时,京官中十分之一二,地方官中十分之二三吸食鸦片,至于“刑名、钱谷之幕友,则有十分之五六,长随、胥吏更不可胜计。”正如马克思所言:“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偷偷运进了天朝。”不光是统治者,一般劳动阶层的人也因此伤害了身体,丧失了劳动力,并使品质、道德沦丧。鸦片对我中华民族身心的危害无法计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31 10:40:44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骨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82
积分:2402
注册:2009年2月14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骨架

发贴心情

清政府曾多次提出禁烟,但都流于空言。至鸦战前夕,已是清朝统治生死存亡之际了。朝廷内出现了“严禁”与“驰禁”两派,道光皇帝最终倾向严禁派。于是有了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有了鸦片战争。现在的问题是“批林派”提出,林则徐本可以“和平禁烟”而不致发生鸦片战争,鸦片战争是林则徐未能处理好外交而造成,因此他是“蠢人”是“罪人”。果真如此么?历史就是因为他一个人而改变的么?那就让我们再来看看历史。

批林者撰文提出:“一个偶然事件往往会改变历史的走向,就像后来武昌军营里一个小排长侮辱自己的士兵,而导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武昌起义一样,1839年7月7日,几个英国水手上岸酗酒闹事,居然改变了满清王朝后来的命运。”照此观点,是不是没有那个侮辱士兵的排长辛亥革命就不会爆发?或则说就不会发生武昌起义?显然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孙中山、黄兴多次举事,武昌起义也早在酝酿之中,不在10月10日爆发也总会在一天爆发。导火索是偶然的事件,偶然事件可以改变历史的具体进程,但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趋势。那几个英国水手喝醉了酒在九龙尖沙嘴捣毁了村民的一座神龛引发斗殴,当地村民林维喜被重伤致死。林则徐按中国法律要英一水手偿命,英国代表义律却只同意赔偿和严办滋事水手,但不同意水手偿命,大清法律与大英法律在此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双方僵持不下,林则徐遂向“海外夷人”发布通告,命令他们必须顺从天朝。8月5日下令禁止一切对外贸易活动,封锁外国在广州的一切企业,并派兵进驻澳门。9月5日义律交给林一封信,要求解除对英国船只的封锁,并发出最后通牒。林则徐置之不理,下午三点,英国军舰向进行封锁的中国船只开炮。鸦片战争遂拉开序幕。

批林者于是认为,林则徐“原本可以通过和平方式来完成他的禁烟伟业,然而,由于他的颟頇愚蠢,其发布的一系列毫无技术含量和无视现代文明准则的政令,基本上堵死了和义律这位原本可以和他联手完成禁烟伟业的英国人进行合作的可能。历史事实非常清楚地表明,是林则徐,代表昏聩的满清王朝为英国人选择了战争。”为什么林则徐的政令就是无视现代文明的呢?就因为它不符合英国的法律么?为什么在中国的领土上打死了中国人却不能实行中国的法律而只能实行英国的具有“现代文明”的法律呢?即使现在来看,这也是强盗逻辑。你说不交出人就不交出人,那中国政府、中国人民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其实这仍只是一个导火索,没有林维喜之死,或林则徐不是这么处理,而是一切按英国人说的办,鸦片战争是不是就不会爆发呢?也许是这么回事,但那不是后来的中国,那很有可能是另一个印度。虽是五十步笑百步,但中国确实不是印度,中国最终没有完全成为英国的殖民地而是成为了众多殖民主义者瓜分蹂躏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就是说即便林则徐要软要退那也得听听道光皇帝的意思。那时的大清王朝虽已衰败但却还未死去,极其节俭而颇想有一番作为的道光帝被鸦片流毒弄得寝食难安,他最终选择“严禁派”来禁烟,说明道光帝禁烟是坚决的,同时也可以推断,就是没有林则徐,也还会有李则徐、王则徐或有黄爵滋、邓廷桢等人出头。而只要是“严禁派”、“抗击派”,实行的政策就会和林则徐大同小异。即使道光帝抗英不是个坚定派,打打谈谈,但他也没有不战而降。1840年12月,道光帝认为谈判无希望时,下令琦善“勿得示弱”,同时命川、湘、黔向广东派援军。次年元月,道光帝下严令:“逆夷要求过身……非清理可喻,即当大军挞伐……”同时重新启用林则徐等。实际那时林则徐已初识西方,基本是鼓励正常贸易的,可道光帝想以禁烟为契机彻底封锁海域,在当时与英国那种对抗的情形下,林则徐没有他途,只有下达全面禁止外贸的命令。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31 10:41:56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骨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82
积分:2402
注册:2009年2月14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骨架

发贴心情

其时刚刚强大起来的殖民主义国家正争先恐后在抢占世界市场和争夺殖民地,并为此不惜使用武力。而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则是肯定要打开它看中的中国这个大市场的。英国的商人们因鸦片使他们的对华贸易由逆差变为大大的顺超,鸦片贸易收入几乎占了他们整个对华贸易收入一半以上,所以他们也肯定不会轻易放弃让他们获得巨大利益的鸦片生意。诚然,英国政府并非一致同意对中国输入鸦片,也并非一开始就要进行鸦片战争,如英女王开始对中国禁烟没有强力反对一样,义律最初在林则徐压力下甚至要英国商人交出了比林则徐预计还多的鸦片。可这仍然不能说明什么,因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据英国统计,当时反对与赞成进行鸦片贸易的人比例是1:5;女王则随后发表了怂恿对华开战的讲话并最终批准了国会以少量多数票通过的对华进行鸦片战争;义律并没有交出打死林维喜的水手,因而避免开战,而是带头打响了鸦片战争的第一枪;他本人也因还不够为英国争得最大利益而被撤换。特别要指出的是,还在1839年6月虎门销烟时,美国商人金就告诉林则徐,英国正应那些商人的请求,派出蒸汽炮舰已前往中国的途中,而那时英国还根本没有宣战。这一切说明什么,说明英国一开始就准备了战争的一手,准备了用武力威慑和压服中国,说明国家最终都要是维护本国最大利益的,说明了唯利是图的英国商人背后是唯利是图的英国政府和英国政府所推行的炮舰政策。

综合当时的世界大背景及中英双方情况,结论应是有没有林嘉喜事件、有没有林则徐这个人,鸦片战争都将会爆发。而结果也不会与史实有多少差别。鸦片战争是英国为首的帝国主义第一次向貌似强大的大清王朝开战,当发现其不过是个泥足巨人时,便一改最初的犹犹豫豫,他们向疯狗一样一下全扑了上来,尽可能地撕咬着中国身上每一块可以撕咬下去的血和肉,再没有一点文明可言。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两国为扩大鸦片贸易、瓜分中国,更不再等什么偶然事件了,他们直接找来导火索——以亚罗号划艇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再次发动了侵华战争。以后所有的历史都说明,外交是以实力为后盾的,在帝国主义血与火的发展史上,“落后就要挨打”倒是个真理。

再回头来说林则徐。林则徐虽以烧鸦片著称,但他干了大半辈子的事却是兴修水利。他1820年起,先后外任浙江杭嘉湖道、盐运使、江苏按察使、江宁布政使。任上整顿盐务、兴办河工、筹划海运、采用劝平粜、禁囤积、放赈济贫等措施救灾抚民。1830年任湖北、河南布政使、次年任河东河道总督时,实地查验山东运河、河南黄河沿岸工程,提出改黄河由山东利津入海以根治水患的方案。1832年授江苏巡抚,又协助两江总督陶澍采取多项利国便民的经济改革措施。江苏旱涝严重,他上书历陈民间疾苦,坚请缓征受灾州县漕赋,并兴修水利工程,疏浚白茆、刘河、徒阳运河等河道。甚至被贬到新疆后,他仍走遍新疆到处修缮水利工程。这足以证明他是个好人是个好官。但林则徐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好官,他还办了很多超越时代的事情。他不只是发展热兵器,为了研究西方,他组织翻译西方文章,创办报纸杂志。出版《四洲志》、《华事夷言》、《滑达尔各国律例》等,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同时也成为近代媒体业的开端。尤其是他让老友魏源以《四洲志》及有关外国资料为基础撰写《海国图志》,使中国人可以第一次放眼看世界,同时也使中国人第一次从世界的角度重新审视自己,至少有一批先进分子看到了中国的问题或中国的不足。特别值得提到的还有林则徐被贬新疆后大量研究了关于俄罗斯的情况,绘制了边疆地图,并在将这些资料赠与左宗棠时,告诫其要警惕俄罗斯:“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不幸历史被他言中,尽管后来左宗棠与俄罗斯血战保住了部分领土,但俄罗斯最终仍是侵占我领土最多的国家。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31 10:43:06
骨架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182
积分:2402
注册:2009年2月14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骨架

发贴心情

林则徐不仅不是“愚蠢”的,而且是当时最具前瞻眼光的智者,只是许多建议不被清政府重视罢了。

为什么说林则徐还是民族英雄呢?那还是因为鸦片战争。林则徐早知鸦片肆虐的情况,1837年任湖广总督时更是深切了解到鸦片对中国的危害,加上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性格、境界,因此他成为“严禁派”代表,成为“中国禁烟第一人”绝不是偶然。其实他到初广州时也认为“洋人的腿是不会打弯的”,接触“夷务”后才迅速开阔了眼界,尽管他当时对西方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战事之初,他还有过报喜不报忧的虚夸,但总体看,他并不是个糊涂人。他一到广州就一手抓禁烟,一手抓备战。他整顿海防,修建炮台,购置外国大炮,招募渔民编成水勇等等。诚然,当时林则徐没有与洋人作战的经验,甚至开始还有些轻敌,但就是有了许多经验,也完全不曾轻敌,以那时衰败的中国国力和军力、落后的边防设施和武器装备都是不可能打赢有坚船利炮的列强的。想取得抗战胜利,唯有发动群众进行人民战争,可那时的清王朝不会这么做。林则徐是坚定的“抗击派”,因为他认为上下一致仍是可以打败侵略者的。他希望全力抗英,并有信心拼死一战。这是愚蠢么?不!这是可贵的“亮剑”精神。当洋人的刺刀指到了你的鼻尖,当列强的大炮对准你的国门轰击时,你可以跪下,你也可以投降,可这不是林则徐的选择。林则徐亮出了自己的宝剑,尽管这剑锈迹斑斑,不堪一击,但他还是亮出来了。这就是中华民族子孙的选择,林则徐是中华民族优秀子孙中的一员,他就是一个英雄。如果说只要力量对比我不如人就不能抵抗,那中国早亡了。中国之所以不亡就是有一批又一批具有“亮剑”精神的爱国志士和民众。尽管现在中国已经站了起来,那种用几艘军舰在国门开几炮就要签订丧权辱国不平等条约的日子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但我们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为什么抗日战争时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们定为国歌后至今仍不修改,就因为“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中,既有中华民族的耻辱、士气和不屈的精神又有现实的意义。今天力量的对比依然是西强我弱,资强社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我仍实行“一边接触一边遏制”和“西化分化”的政策,明里暗里支持台独、藏独、疆独,在我国周边建立军事基地、联合反华势力,并在我东南沿海挟持台湾、拉拢日韩澳等国建立“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企图对我实施封锁。如七年前撞机事件和近期又派遣间谍船到我南海经济专属区侦察挑衅。对于这一切,我们不能不深怀忧患意识,不能不警种长鸣。我们除了运用外交手段一边也接触也做生意,一边打破包围建立广泛的友谊外,更重要的就是努力发展自己,并同时磨好自己的剑,严阵以待。

批林者说鸦片战争时,“无论是英国人还是中国人对鸦片的认识远不同于今日。”说英国原本就没有禁鸦片,因为他们自己吸鸦片的人很少,不像中国那么普及,以致“鸦片鬼”作为劳工输出成了“黄祸”。即便如此,那么在身受其害并决心奋起禁烟的中国人和深得其利并决心用炮舰继续维护鸦片贸易的英国人之间,究竟谁与今天对毒品的认识更接近呢?批林者混淆这些界限目的是在否定贩毒与禁毒的区别,否定侵略与反侵略的区别,最终达到否定林则徐。可林则徐是不能从中国近代史上被抹掉的,尽管他有性情急躁的毛病,尽管用今天的眼光看他确有种种历史的局限性,但“虎门销烟”已永远地刻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林则徐是“中国禁烟第一人”,是“中国反列强侵略第一人”还是“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这些都不容置疑。因此他是我们的民族英雄,虽然他是个不完美的英雄,但不完美的英雄仍是英雄,而那些完美的苍蝇永远不过是只苍蝇。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31 10:44:07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甘棠大乔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240
积分:1876
注册:2009年3月25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甘棠大乔

发贴心情

   本人喜欢不完美的英雄,瑕不掩瑜。

   不喜欢呆板木讷毫无缺点金光闪闪菩萨!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31 12:16:23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雨后斜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击球手
等级:版主
文章:3888
积分:89711
注册:2005年12月30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雨后斜阳

发贴心情

我不相信有完美的人,但不完美的英雄仍是英雄,而那些完美的苍蝇永远不过是只苍蝇,说得好!


斜阳的余辉堪与早霞媲美,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若能留下一点余辉在人间,此生足矣! http://blog.sina.com.cn/shengandy987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31 14:21:42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李子成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89
积分:1227
注册:2008年2月23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李子成

发贴心情
那些拿林则徐说事的“人”不过是些伪道学家!为了出名 就拿人们的常识来开玩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31 23:01:19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刘晓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知青
等级:老知青
文章:612
积分:6549
注册:2007年10月5日
8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刘晓阳

发贴心情
        ★★★【字体: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插入广告JS代码-->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难以抹去的屈辱记忆,正是在那场战争中,号称“天朝上国”的清王朝被前来叩关的英国打得落花流水,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一步步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但与此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历程,而魏源则是开风气之先的杰出代表之一。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中,他参加过浙东的抗英斗争,对英军的战舰、大炮等新式武器的威力有一定了解。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受林则徐嘱托,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命题。所谓“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在今天看来,这是非常普通的主张,没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但在魏源生活的时代,这可是石破天惊之论。因为当时中国古老而沉重的国门刚刚被打开,人们满脑子装的都是传统的“天朝上国”、“华尊夷卑”观念,只主张“以夏变夷”,对“以夷变夏”是想都不敢想的。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魏源不得不对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如今来自欧美的洋“夷”作一番区分。他写道:所谓“蛮狄羌夷之名”,指的是那些居住在中国周边而未知“王化”的少数民族,而不是来自欧美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外国人。我们虽然顺从习惯,将来自欧美的外国人称为“夷”,但实际上他们与中国历史上的土“夷”是不同的,他们“明礼行义,上通天像,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是天下的“奇士”、域内的“良友”,值得我们学习。他还批评那些坚持“华尊夷卑”的传统观念、反对“师夷”亦即向西方学习的人,是株守一偶、夜郎自大的“夏虫井底之蛙”。

  当然,他也提出,向西方学习,并非学习西方的一切,而是要学习西方的“长技”,也就是西方比中国先进的东西。那么,什么是西方的“长技”呢?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反思(中国军队武器的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魏源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是战舰,二是火器,三是养兵、练兵之法。他还依据自己对西方的了解,在书中对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量天尺、察天筒(水银湿度计)、定时钟、天船(热气球)、风铳(气枪)、甲板船(军舰)、千里镜(望远镜)、天炮、水琴、风琴、风锯、水锯、风磨、水磨、吊桥、显微镜、自来水、自转礁、乐柜(管风琴)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还提到了刚刚发明不久的意大利伏打电池、静电仪、避雷针等。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魏源所介绍的这些“夷之长技”都是“奇技淫巧”,“形器之末”,是万万不可学的。一旦学了这些“奇技淫巧”,一个人就可能玩物丧志,道德沦丧,社会风气也会因此而败坏下去。当时一些愚昧无知的顽固保守派官僚和士大夫,也正是以此为理由,反对“师夷长技”,向西方学习的。对于这种观点,魏源进行了严肃批驳。他指出:古代的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这些难道也是形器之末?指南针制自周公,挈壶创自《周礼》,这些都是有用之物,是奇技但不是淫巧。今日西洋的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竭耳目心思之力,以供民用,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因此,“夷之长技”不仅不是“奇技淫巧”,相反有利于国计民生,符合“圣人之道”。他特别强调,“师夷”必须抓紧时机,加快进行,因为“时乎时乎,惟太上能先时,惟智才能不失时”,机不可失,时不可待,“师夷”是等不得的。

  在魏源看来,“师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制夷”。所谓“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战胜和制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从而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如果说“师夷”体现的是魏源思想的开放性,那么,“制夷”体现的则是魏源思想的爱国性。“师夷”与“制夷”,开放与爱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彼此不能分离,更不能割裂。不“师夷”,就不可能“制夷”,但“制夷”又必须以“师夷”为前提。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已使魏源初步认识到中国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落后,落后者只有向先进者学习,并奋起直追,才有战胜先进者的可能,否则,将永远落后,永远挨打,永远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蹂躏。

  魏源进一步指出,“师夷”有“善师”和“不善师”之分,“善师”的人,才能制服“四夷”;“不善师”的人,则被“外夷”制之。可见,“善师”与否,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那么怎样才是“善师”呢?首先,要“洞察夷情”。这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用魏源的话说,要“师夷”,必先了解夷情,要了解得像对自己的桌子、床席和睡觉、吃饭那样一清二楚。而要了解夷情,就应设立译馆,翻译夷书,把西方国家的有关情况介绍给中国人。在《海国图志》中,他就对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族风俗、文化教育、宗教历法等作过较为详细的介绍。其次,要重视人才。这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条件。在他看来,得一伯乐,天下就没有不能驾驭的良马;得一良将,天下就没有不能抵御的外侮。国以人兴,功无幸成,只要励精图治,重视人才,就没有不富国强兵的道理。所以,一个国家的贫弱,并不是看它的财用充足与否,而是看它有无人才,“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为解决“师夷”人才的匮乏问题,他建议在得风气之先的福建、广东二省增试水师一科,有能制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飞炮、火箭、水雷、奇器的人,给予科甲出身;有能驾驶飓涛、熟悉风云沙线、会使用洋枪洋炮的人,给予行伍出身。他们都由水师提督考取,会同总督选拔,送京验试,分发沿海水师教习技艺。他还主张聘请法国、美国、葡萄牙等国技师,传授技术,楚材晋用,以便能“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长技”。再次,要奋发图强。这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保证。他指出,“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愤与忧”既是挽救“天道”、“人心”、“人才”的动力,也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保证。中国虽然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但只要我们发愤图强,振奋精神,去虚伪,去粉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不说空话、大话,脚踏实地地苦干、实干,充分利用“天时人事,倚伏相乘”的有利条件,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学过来,那么中国就一定能“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成为像欧美那样的富强国家。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1 14:51:08
孟晓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800
积分:16156
注册:2007年1月27日
9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孟晓

发贴心情

    请问:世上有完美无缺的英雄吗?回答肯定是“没有”,因为世间根本就没有完美无瑕的事物,光彩夺目的太阳不也有“日食”吗!

    所谓“伪学家”们不过是以此来标榜自己和哗众取宠而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1 16:49:36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刘晓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知青
等级:老知青
文章:612
积分:6549
注册:2007年10月5日
10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刘晓阳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刘晓阳在2009-8-1 14:51:08的发言:
        ★★★【字体:
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


<--插入广告JS代码-->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华民族难以抹去的屈辱记忆,正是在那场战争中,号称“天朝上国”的清王朝被前来叩关的英国打得落花流水,被迫签订屈辱的《南京条约》。从此,中国一步步坠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但与此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开始了向西方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历程,而魏源则是开风气之先的杰出代表之一。

  魏源,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鸦片战争中,他参加过浙东的抗英斗争,对英军的战舰、大炮等新式武器的威力有一定了解。鸦片战争失败后,他受林则徐嘱托,于1842年编成《海国图志》一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为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全新命题。所谓“师夷”,就是向西方学习,在今天看来,这是非常普通的主张,没有人会对此提出异议,但在魏源生活的时代,这可是石破天惊之论。因为当时中国古老而沉重的国门刚刚被打开,人们满脑子装的都是传统的“天朝上国”、“华尊夷卑”观念,只主张“以夏变夷”,对“以夷变夏”是想都不敢想的。为了说服人们接受自己的“师夷”主张,魏源不得不对中国历史上的土“夷”与如今来自欧美的洋“夷”作一番区分。他写道:所谓“蛮狄羌夷之名”,指的是那些居住在中国周边而未知“王化”的少数民族,而不是来自欧美的具有高度文明的外国人。我们虽然顺从习惯,将来自欧美的外国人称为“夷”,但实际上他们与中国历史上的土“夷”是不同的,他们“明礼行义,上通天像,下察地理,旁彻物情,贯串古今”,是天下的“奇士”、域内的“良友”,值得我们学习。他还批评那些坚持“华尊夷卑”的传统观念、反对“师夷”亦即向西方学习的人,是株守一偶、夜郎自大的“夏虫井底之蛙”。

  当然,他也提出,向西方学习,并非学习西方的一切,而是要学习西方的“长技”,也就是西方比中国先进的东西。那么,什么是西方的“长技”呢?基于对鸦片战争失败原因的反思(中国军队武器的落后是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之一),魏源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是战舰,二是火器,三是养兵、练兵之法。他还依据自己对西方的了解,在书中对当时绝大多数的中国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量天尺、察天筒(水银湿度计)、定时钟、天船(热气球)、风铳(气枪)、甲板船(军舰)、千里镜(望远镜)、天炮、水琴、风琴、风锯、水锯、风磨、水磨、吊桥、显微镜、自来水、自转礁、乐柜(管风琴)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还提到了刚刚发明不久的意大利伏打电池、静电仪、避雷针等。如果用传统的眼光来看,魏源所介绍的这些“夷之长技”都是“奇技淫巧”,“形器之末”,是万万不可学的。一旦学了这些“奇技淫巧”,一个人就可能玩物丧志,道德沦丧,社会风气也会因此而败坏下去。当时一些愚昧无知的顽固保守派官僚和士大夫,也正是以此为理由,反对“师夷长技”,向西方学习的。对于这种观点,魏源进行了严肃批驳。他指出:古代的圣人,刳舟剡楫,以济不通,弦弧剡矢,以威天下,这些难道也是形器之末?指南针制自周公,挈壶创自《周礼》,这些都是有用之物,是奇技但不是淫巧。今日西洋的器械,借风力、水力、火力,夺造化,通神明,竭耳目心思之力,以供民用,这又有什么不好呢?因此,“夷之长技”不仅不是“奇技淫巧”,相反有利于国计民生,符合“圣人之道”。他特别强调,“师夷”必须抓紧时机,加快进行,因为“时乎时乎,惟太上能先时,惟智才能不失时”,机不可失,时不可待,“师夷”是等不得的。

  在魏源看来,“师夷”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制夷”。所谓“制夷”,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战胜和制止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从而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如果说“师夷”体现的是魏源思想的开放性,那么,“制夷”体现的则是魏源思想的爱国性。“师夷”与“制夷”,开放与爱国,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彼此不能分离,更不能割裂。不“师夷”,就不可能“制夷”,但“制夷”又必须以“师夷”为前提。鸦片战争的惨痛教训,已使魏源初步认识到中国远比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落后,落后者只有向先进者学习,并奋起直追,才有战胜先进者的可能,否则,将永远落后,永远挨打,永远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蹂躏。

  魏源进一步指出,“师夷”有“善师”和“不善师”之分,“善师”的人,才能制服“四夷”;“不善师”的人,则被“外夷”制之。可见,“善师”与否,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那么怎样才是“善师”呢?首先,要“洞察夷情”。这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前提。用魏源的话说,要“师夷”,必先了解夷情,要了解得像对自己的桌子、床席和睡觉、吃饭那样一清二楚。而要了解夷情,就应设立译馆,翻译夷书,把西方国家的有关情况介绍给中国人。在《海国图志》中,他就对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气候物产、交通贸易、民族风俗、文化教育、宗教历法等作过较为详细的介绍。其次,要重视人才。这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条件。在他看来,得一伯乐,天下就没有不能驾驭的良马;得一良将,天下就没有不能抵御的外侮。国以人兴,功无幸成,只要励精图治,重视人才,就没有不富国强兵的道理。所以,一个国家的贫弱,并不是看它的财用充足与否,而是看它有无人才,“财用不足国非贫,人才不竞之谓贫。”为解决“师夷”人才的匮乏问题,他建议在得风气之先的福建、广东二省增试水师一科,有能制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飞炮、火箭、水雷、奇器的人,给予科甲出身;有能驾驶飓涛、熟悉风云沙线、会使用洋枪洋炮的人,给予行伍出身。他们都由水师提督考取,会同总督选拔,送京验试,分发沿海水师教习技艺。他还主张聘请法国、美国、葡萄牙等国技师,传授技术,楚材晋用,以便能“尽得西洋之长技为中国长技”。再次,要奋发图强。这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保证。他指出,“愤与忧,天道所以倾否而之泰也,人心所以违寐而之觉也,人才所以革虚而之实也。”“愤与忧”既是挽救“天道”、“人心”、“人才”的动力,也是“师夷”能否取得成效的保证。中国虽然在鸦片战争中失败,但只要我们发愤图强,振奋精神,去虚伪,去粉饰,去畏难,去养痈,去营窟,“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艾三年而蓄之,网临渊而结之”,不说空话、大话,脚踏实地地苦干、实干,充分利用“天时人事,倚伏相乘”的有利条件,把西方先进的东西学过来,那么中国就一定能“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成为像欧美那样的富强国家。


落后者只有向先进者学习,并奋起直追,才有战胜先进者的可能,否则,将永远落后,永远挨打,永远受西方列强的欺负和蹂躏。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1 18:05:38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晓泛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头衔:制造快乐的人!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4195
积分:23539
注册:2008年11月7日
11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晓泛

发贴心情
以下是引用甘棠大乔在2009-7-31 12:16:23的发言:

   本人喜欢不完美的英雄,瑕不掩瑜。

   不喜欢呆板木讷毫无缺点金光闪闪菩萨!

严重同意。

谢谢骨架经常写一些耐人寻味的文章


开开心心过好每一天!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3 10:59:13
雨声动听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老知青
文章:830
积分:9935
注册:2007年1月28日
1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雨声动听

发贴心情
非常认同骨架兄别开生面的历史观,何况你的文字不深奥,不晦涩,穿透重重迷雾,直指历史的真象,句句都叫人心服。能修炼到如此程度,非一日之功也,佩服!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8/5 22:54:01

如果您不会发贴或者不会发图片,请参看《入门帮助》,里面有详尽提示。


 12   12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