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 事
去年三舅在博客里忆起1969年在老家安化黄沙坪镇的外婆以及大舅二舅两家人因伟人“深挖洞广积粮”的号召被赶至乡下,直至1976年获允许迁回老屋,几十年过去,那情、那景至今回想起来仍然感慨万千,我和四舅亦和诗词以抒胸臆。
69年,全国很多城市居民举家迁往农村“广积粮”,家庭成分不好的首当其冲,我妈随大哥、二哥下放在乡下“茅林观”,哥哥们都是文艺工作者,每天广播一响,随生产队出工,插田、板禾、挑粪、挖土,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一切农活从头学起。小孩们吃的除了红薯还是红薯,也是无可奈何,到76年才返回黄沙坪老屋。
75年某一天,晨起,妈在偏屋烧柴火煮饭,梓木根子还是湿的,用杉树叶(杉刺子)点火,好容易才点燃,再用吹火筒吹,满屋是烟,生产队的喇叭响起来了。妈写了一首诗,我只记得前两句,再续上后两句,缅怀那一段难忘的日子。
小屋晨炊满室烟,檐前喇叭唱凯旋;
七十老媪学农作,何日才能返家园。
无题杂咏——谌岳嵩(我的四舅)
忆昔茅元69年,
风雨躬耕苦作田。
田头自插成份牌,
灶脚支炊三口砖。
北风呼啸扫地卷,
冷雨敲窗夜难眠。
我见此景心悲泣,
梦里几回惊茅元。
注:茅元即茅林观
采桑子 匆匆作别茅林观——(燕燕)
匆匆作别茅林观,三十数年.记忆如烟,却闻琴声飘渺间.清贫劳顿苦作乐,天地容我.时移事改,老宅终迎故人归.
69年外婆与大舅二舅两家人从安化黄沙坪镇被赶至茅林观乡下.我其时也下放常德农村.大约71年左右,我去看外婆,探亲的细节已然被我淡忘,但大舅二舅以谷仓为居所,外婆用三块砖搭灶起伙我却是记得的.特别是有天晚上收工后,二舅拉着二胡逗大舅的儿子波儿,"波儿波儿恰(安化话四声)南瓜",二舅戴着深度近视镜,裹着泥巴的裤腿卷得老高,他边拉边唱,逗得我们笑得喘不过气来.外婆和舅舅们那种面对困苦依然乐观的精神和信天命而尽人事的积极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我这个同样前途无望的知青:原来任何情况下,你都是可以主宰你自己的精神世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