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行(上)——一九六七年的七月
龙胜是广西桂北山区的一个小县城,与湖南的通道县,城步县打隔壁。自五十年代末以来,我们家就多了一份对这个小县城的牵挂,因为从部队复员转业的舅舅分配到了龙胜县工作。后来,经母亲的朋友介绍,舅舅娶了一个长沙县人做我的舅妈。俗话说“娘亲舅大”,一点都冒错,我们和舅舅的关系好着呢。我这辈子三去龙胜,龙胜行——这四十二年前第二次去的往事记忆犹新,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
时间是1967年的夏天,母亲交给我一个任务,要把舅舅三岁多的儿子送回广西龙胜,我这个表弟这几年一直放在长沙的外婆家,舅舅,舅妈想儿子了,应该送。再说了,文革经过了上半年的“二.四”批示;“四.七”封报:五月绝食,六月……几翻折腾后,形势趋于平静,在学校里也冒得好多路情干得。我把事情告诉了班上的好友丁同学,他忙问“龙胜走桂林过不?”当他得知要从桂林转汽车时,马上说:“同你一路去,桂林还冒去过的”。我们去火车站看了一下形势,串联早已停止,只能凭外地证件办回程票,为了省出这点车费,丁同学说要在证件上做文章,于是我们头一次造了假,他去搞了两张红卫兵证,并贴上了我们的相片,我侧用蜡纸刻了一枚“红卫兵南宁市一中革命造反委员会”的公章,印在了证件和相片上,效果蛮不错的,只是心里哄策哄策的。那一天,我们一路去了老火车站的一个巷子里,丁同学躲得远远的,我用桂林话和两张红卫兵证在外地师生返程办票处办了两张到南宁的慢车票,(不是直达,要在衡阳转车),不管那多了,有票就行。这初战告捷,喜悦盖过了心里的不安。(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后怕,不晓得哪来那大的胆子,一个一世老实吧交的人做了一件扎实的事情。)用丁同学的话说是广西人回家,理所当然。
起程了,我们两位冒牌的桂系红卫兵带着表弟和大妹妹(我们高95班的这个小粉丝要跟着去,做哥的也冒得办法,只得让她跟着)上了火车,这是票上指定的车次,不记得是到广州方向的还是只到衡阳的了。晚上近半夜到衡阳,到南宁方向的车要明早才有,只有几个小时,为既省钱又省麻烦,我们冒去找旅社,在候车室外三,四层阶基的上两层铺上报纸,让他(她)们睡,自已因为兴奋和紧张睡不着,拿一把扇子给他(她)们扇风赶蚊子……直到天亮。天亮后也还顺利地签了车票,于当天到达桂林站。出站时,望着即将继续南下的列车,只是觉得可惜和浪费了这两张到南宁的车票。按照事先信上联系好的地址,我们终于在桂林地区体委招待所找到了正在体委主任学习班学习的舅舅,因为学习班纪律严明,不便久留,我们一行四人仅住了一晚后于第二天清早便动身去了龙胜。我跟丁同学说:“这是我第二次去龙胜了,头一次是61年我初一时和弟弟两人单独从长沙去的,那时,舅舅还在县文化馆公干。
一路上,有个小屁股在咿咿呀呀地说过不停,一会儿是背最高指示,一会儿又背老三篇,虽不流畅,还背不园,但能逗大家乐,倒也还出味。班车窗外那特有的桂林石山似“北方慢偷”散落在田野,一座座拔地而起从窗外闪过,车过五通小镇时,我买了几个有地方特色的棕子,正崇的桂林味道,不错。过五通不久,远远的看到南岭山脉的崇山峻岭气势宏伟地扑面而来,似乎要档住我们的去路,然而车到山前必有路,一会儿班车钻进了大山,加大了油门在山区的公路上左拐右拐地爬行着,冒见过大山的人兴奋得叫了起来……。更叫绝的是车进入龙胜梯田景区,如同进入人间仙景:那高高架起的竹笕,跨过两山之间的峡谷,把山泉水引向整座山都是梯田的山头那丘田;那层层梯田似条条绿丝带缠绕在山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我们不得不佩服千百年来山里少数民族的聪明和勤奋,把个山区修整得如此地美丽和漂亮,眼下正是七月时分,梯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为愿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班车到龙胜前面的一个好象叫“泗水”的招呼站停了,这里离县城还有二十几里路,舅妈在这儿的乡村学校教书,我们一行四人在这下了车,经过两次问路之后,在离公路不远的山坡后的村落找到了这所学校和舅妈。望着舅妈母子重逢的亲热和喜悦,我们也高兴了起来。在这动荡的年月能把表弟平安送到舅妈手中,完成了母亲交给的任务,心情自然轻松了好多。这里称为学校,实在是不敢恭维,那破旧黑黑的木板屋,做工粗糙且近似于破烂不堪的课桌,一,二十个山里的孩子几个年级,数门功课全由舅妈一个人教,艰苦的环境,艰辛的工作,我就真的佩服舅妈能在教好书的同时还能照顾好自已,不容易,那木板壁上的数张奖状就能证明这一点。想不到的是两年以后,我下放到了类似于龙胜山区且离这不远的湖南靖县,当起了寨牙山区的山民。在“泗水”的那几天我们帮舅妈劈了好大一堆木柴,别的事不记得了,唯有那条潺潺的溪水印象深刻。明明这个地方地势蛮高的,山又隔得远,不知水从哪里流得来的,我们冒去找源头,,它流量不大,但也不小,潺潺不息地走村头淌过,溪水对门那边的山墈有一块大岩石的石壁,壁下是个呈浅蓝色的小水潭,它不足
学校放假了,我们随舅妈步行回了在县城的家。县城不大,座落在两条河夹角的右手边一角,依山伴水的,沿公路的是条小河,汽车站在城外的小河边上,近处砌了一座石拱桥,公路沿两条河夹角的左手边一角上坡,去了三江和湖南方向。县城比六一年来时热闹多了,新砌了好多店铺和楼房。穿过县城还有一条公路伴大河走,通湖南的城步。县体委在县城的北边,几个破旧的篮球场边上,一栋两层的木板房,在这里我们又渡过了一段快乐时光。我们参加了县里7.16纪念主席渡江的千人顺河漂游活动,那时本人刚学会狗爬式,头一次在水深流急的山区大河里游,好刺激的,真的润味。山里人很友好,民风纯扑:跟舅妈走在路上,不论老少碰到都喊“S老师好!”看得出山里人对老师的尊敬;县城的果树很多,是谁家的归谁家摘,是单位的归单位有,冒见有人乱摘的。有一天下午,我们玩了一气的蓝球后,准备去河边游泳,找不着衣服,手巾,肥皂盒了,丁同学提醒我:是不是昨天冒带回来丢在河边了,我们急忙去了河边的渡口,果然还摆在渡口边的一块石头上,连冒盖的肥皂盒里的新香皂都还在。要知道到县城来的人都不愿包远路走公路桥,人工渡船一天到黑冒气歇得,几百人过身总有吧,就是冒得人打主意,真的佩服,佩服这里的民风好。那几天,我们天天都要到小河渡口边泡澡,这山青水秀的小县城真的润味。母亲来信了,要大妹妹留下帮舅妈照顾表弟,我和丁同学也不想久住,于是决定动身去桂林,和舅妈,表弟,大妹妹告别后,走出了体委的木板房,回头见板壁上的“打倒体委走资派XXX!”的旧标语还在,心头如有东西哽着一般地不是滋味。两个人的体委,主任好大?是小得不能再小的芝麻官了,同样逃脱不了被打倒的命运。
回到桂林,舅舅特意请了一天假陪我们去了两个著名的溶洞,先去远的芦笛岩(也叫红岩),刚开发不久,洞口很小,我们三人还在洞里的主席语录“你们要关心国家大事,要把……”前照了一张相,定格了那一瞬间。然后再去七星岩,七月是流火的季节,刚走到洞口的范围还冒进洞就能感觉到凉意袭人,好地方,下到那个自然形成的大厅,我们休息了好久才进洞参观,大自然的神奇在这里我就不用多说了。后来的两天我和丁同学在市内转了转,由于我两都是班足球队队员,他打右内锋,我守门,在体育用品商店,我们犹豫了好久终于下决心各买了一双足球袜,我挑了一双红边的,丁同学挑了一双蓝边的。要回长了,我们原本准备去开学生回程票的,舅舅坚决反对,他要尽地主之宜,于是购了两张到长沙的车票给我们,两个人这才踏上了北上归家的列车,告别了舅舅和桂林这座美丽的城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