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永州人秦光荣作词、唐孟冲作曲的《美在永州》系列专题片同名主题曲,在永州电视台甫一播出,即深深地吸引了广大观众,万口传唱,风靡潇湘。这首歌的魅力,在于它以简练优美的语言,淋漓地表现出了永州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这首歌和它吟唱的这片土地一样,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每一句都闪耀着永州特有的山水人文之美——
【古也永州美,今也永州美,山也永州美,水也永州美,永远的永州永远的美。】永州,一谓因水而名,柳宗元《湘口馆记》以潇湘二水于此汇合,合“二水”二字为“永”(《元和郡县志》);二谓以山为名,城西南百里,“有永山永水之出州”(《方舆胜览》)。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永州府志》载:“西南一百里为永山,永水出焉,永之得名以此。”
【九嶷飞红霞,万峰竞翠微。】语出毛泽东1961年所作《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这是一代伟人与永州的不解之缘。
【潇湘手挽手,千条江河醉。】歌中体现的意境,是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也是唐朝诗人柳宗元《渔翁》中的“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而后者,正是在永州寓居十年,成就了一代文豪。
【山重水叠不是画,永州比画美。】让人寄情在如诗如画的山水中,回想起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的《七律?咏零陵》:“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城廊洽临潇水上,山川犹是柳侯余。”
【舜帝巡天下,德孝播光辉。】零陵是全国迄今沿用36个最古老的地名之一。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记》载其地名由来:舜“南巡狞,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至今还留有九嶷山、舜帝陵、舜皇山等上古圣迹,使虞舜的道德文章成为永州的又一张文化名片。
【二妃乘风去,烟雨斑竹泪。】唐朝刘禹锡的《潇湘行》也有同类的表达:“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楚客听罢瑶瑟怨,潇湘清夜月明时。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物至今愁。若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千秋万代留佳话,永州比诗美。】这是宋朝大诗人陆游《偶读旧稿有感》中“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一句的递进,潇湘有诗,古今皆然。只是,在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时代中,永州人民谱写的壮丽诗篇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