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游小姐把我们带到了苗寨,苗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这里民风质朴,人民特别团结且善良,热情好客。她们用最隆重、最古老的方式像迎接贵客一样在寨外摆酒迎接着我们,她们习俗用牛角盛酒待客,导游小姐早就告知我们,喝酒是每人必须要喝的,如果用双手捧着喝,说明你酒量很大,非把你灌醉不可。我们每人在寨口喝完酒进了寨内,参观了她们的房子,这个苗寨是贵州最贫困的苗寨,是贵州重点扶贫的对象,当然免不了捐款。导游说从服饰上就可以看出苗寨的贫穷与富有,苗族女人的服饰最好的、最贵的一套要花50到60多万,从头饰到胸前带的、手上带的还有肩上披的,都是用银制品打造,衣服是精美的刺绣,服饰重量有30、40多斤,银饰越重越粗越多说明它花的代价就越大。这里的苗族同胞几乎见不到到戴银饰的,当然就是贫困地区了。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她们用什么方式来传承民族的文化呢?导游说: 她们用口口相传,即民间的口头文学,用她们的服饰、用她们的歌舞、民族的节日等为主要传承载体,使她们的民族文化得以代代相传,使她们的民族文化传统保持得较为完整。
苗族还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可以说是无事不歌无处不歌。在空地上她们给我们表演了歌舞。她们的歌声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高亢时好像倾诉着她们民族过去的艰难和顽强,又似述说着她们的勇敢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低回时好像吟诵今天的生活幸福美满,浅唱着她们的拼搏奋进和团结。
她们的舞蹈热情奔放,从她们洒脱的舞蹈中不难看出,她们有着高原豪放之气,体现出她们民族的粗犷以及透着点点的野性,浸染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她们把气氛渲染的热闹,个个脸上洋溢着喜笑,她们的热情将我们身上的每个文艺细胞激活,她们邀我们一起共舞,和她们跳起了竹竿舞等,跟着她们一起载歌载舞,和着她们的节拍旋转着、跳跃着、追逐着、打闹着、碰撞着,整个场子沸腾起来了,把个苗寨闹个底朝天。
我们带着对苗族人破解了的神秘,感受着她们的热情,携着对她们的好感,人人挂着笑意的脸庞,奔向了下一个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