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江永知青是我省下放时间早、延续时间长,知青人数集中、影响较大的一个知青群体。
搜一搜相关精彩主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江永知青 → [原创]插队杂忆——插秧


您是本帖的第 242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原创]插队杂忆——插秧
乐乎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498
积分:8310
注册:2008年1月12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乐乎

发贴心情
[原创]插队杂忆——插秧
              插 队 杂 忆——插秧

                                       乐 乎

  如果说挑堤是拼体力的话,那么“双抢”就不仅仅需要体力支撑,还必须争分夺秒地抢时间抢种抢收。在安乡,每年从大暑到立秋这个时间段,要完成早稻收割,晚稻栽种以及相关田间管理的农活,这是一年中农事最忙最累的季节。可以这么说,哪怕你只经历过一次双抢,也会留下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

  双抢之一就是抢插晚稻,这个农活季节性极强,一定要在立秋前完成,一天也不能耽搁。因为根据农民长年积累的种田经验,立秋前和立秋后插的秧,产量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

  在双抢的日子里,凌晨四点钟左右,队长就挨家逐户吹哨子,催大家出早工扯秧。好象才刚刚睡下,短暂的夜晚还没有解除身躯的疲惫,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半明半暗的天色里,田埂上晃动着人影,个个哈欠喧天,睡意朦胧,似乎还沉睡于梦中,当双脚踏入秧田时,一阵凉意才驱除磕睡,回到现实生活中来。人一下田,那些蚊子、各式各样的飞虫和蚂蝗就得到了信息,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吃大餐,在人们的头顶、胸前背后和小腿盘旋叮咬,奇痒难受,扯秧无奈小虫何,只得听任这些吸血鬼惩凶狂。

  天还是黑蒙蒙的一片,秧田的水面映不出任何光亮,完全凭感觉将秧苗一把把抓到手里,用力地扯呀扯,扯一把捆一把,扯一把捆一把……虽然我是老知青了,但在江永哪里搞过么子双抢啰,记得第一次双抢时,我的手还不太适应水的长时间浸泡,手被秧苗勒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痛得钻心。

  当太阳从东方露出微熹,一扎扎稻秧已经整整齐齐地摆放在各人的身后。我浑身上下都是泥水,狼狈不堪,双腿麻木,几乎爬不上田埂,一双手泥血混杂,不忍细看。再看看身边的那些社员,远没有我这般狼狈,有几位妇女居然衣衫齐整,只是手臂上沾了些泥水,让我们知青敬佩不已,向她们取经。这些妇女告诉我们,扯秧也算是技术活,要用巧劲。扯秧不能往上扯,若往上扯的话,用再大的力也无法将秧苗连根拔起。正确的做法是:抓住一把秧,用力向前或向后扯,但用力须得法,否则秧苗会被扯断,另外,洗秧扎秧也大有学问哩。

  草草吃罢早饭,男劳力有的去耕田,有的去耙田,有的去挑秧,妇女几乎全部去插秧,安排给我的活是挑秧抛秧,挑秧抛秧这活简单,有劳动力就行。把秧田里的秧苗放进簸箕,堆得象两座青山,连泥带水,一两百斤,挑起就走,直奔稻田。挑秧的难度在于路滑难行,田埂狭窄,本来就不好走,加上水漉辘的,奇滑无比,担子重,赤脚,脚趾根本咬不住“田身干子,”虽然小心翼翼,但时不时也会滑倒在地,赶紧爬起来,将秧苗捡回簸箕再赶路。

  扯秧挑秧辛苦,插秧更辛苦,我是望而生畏,情愿扯一天秧而不愿意插半天田。插秧是典型的脸朝田土背朝天的农活,整天躬腰曲腿,怎不腰酸背痛。而且不停地用拇指、食指和中指往水田里插,好似练少林二指禅,手指疼得受不了。如果碰到砖瓦石片,还会受伤流血,一个双抢下来,哪个的手指不是皮厚肿大,老茧重重?插秧这么辛苦,但妇女得到的工分却不高,比扯秧挑秧的还低,每次评工分,妇女们都叫屈,我也暗暗地为她们打抱不平。

  插秧看似简单,其实要插好一点也不容易。一把秧握在左手,右手拇指将掌心的秧苗分出一小撮,飞快地往泥里插,必须插得整齐均匀,行与行,株与株之间的距离要成一条直线;另外还要插得深浅适度。深了,不利于生根分,浅了,秧苗会浮起来。

  插秧时,一般是几个人一字儿排开,双脚叉开与肩宽,每人插六行。我们生产队有几个插秧高手,可以闭着眼睛插,手如飞梭,在水面上翻腾,如蜻蜓点水,灵活自如。她们两只手配合默契。撕出来的秧一样多,每兜秧苗一般大小,边插边往后退,退到田边一看,秧苗如同碧绿的直线,象是用尺画出来的一样。

  我其他农活都还可以凑合应付,哪怕是犁田耙田,抛粱撒种,就是插秧技术不行,老学不好,动作笨拙,撕秧不均,多的多少的少,插的秧大的大小的小,还插得慢,每次都被农民圈在中间。插秧时,我总担心插得不够直,不断抬起身子瞄着刚插的地方,看看是否笔直,结果越担心越插不直,歪歪斜斜不成样子。

  插秧的本领不是一朝一夕练就的,有句俗话说:“要想插得直莫怕裤裆湿,”就是说要把身子紧贴水面,直起身子是插不好秧的。当然这样插秧更累更辛苦,我如果是这样插一天秧,只怕会眼冒金花,腰都会断掉的。

  没有插过秧的城里人永远也无法想象,他们吃的米饭,是如何栽种出来的。农民脸朝田土背朝天,用手一棵一棵地把秧苗插到水田的过程,是何等的艰难啊。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21 8:28:58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笑对人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4021
积分:68344
注册:2006年2月16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笑对人生

发贴心情

天还是黑蒙蒙的一片,秧田的水面映不出任何光亮,完全凭感觉将秧苗一把把抓到手里,用力地扯呀扯,扯一把捆一把,扯一把捆一把……虽然我是老知青了,但在江永哪里搞过么子双抢啰,记得第一次双抢时,我的手还不太适应水的长时间浸泡,手被秧苗勒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痛得钻心。

那时我们长期在城市里生活,又是青少年,皮肤是要嫩写。写得很真实,同感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23 6:04:44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丘山傍渡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版主
文章:2858
积分:56728
注册:2006年2月9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丘山傍渡

发贴心情

忆湖区知青生活,最苦的就数双抢了,我也曾刹禾刹破手指哦。乐乎帖中的过程俺都经历过,感受太相同了。

好在现在不要插秧了就是抛秧,现在多松活哦。

谢谢乐乎。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23 10:48:22
p align="center">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临风独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507
积分:10709
注册:2009年5月12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临风独酌

发贴心情

看了乐乎的"插秧",勾起了我的一番回忆.我们农场分为三部分人,道县人、长沙人、江永人,其中道县人最多,长沙人其次,江永人为少,只有一个生产队。在我的《我碰哒闸路鬼》中,曾经交代过,我和另外三个男、女知青主动要求到邓家庄队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时间不长,也就个把月吧,因为后来就“掺沙“合队了。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我学到了当地农民的一手绝活——“扳秧”。所谓扳秧顾名思义就是用两只手扳秧,抓一把(不大不小手要抓紧)往怀里带,转一下,又靠过去,又抓一把,又转一下(秧苗越密越好扳)。就这样越转越大,直到两手抓满。洗秧的时候,两手颤动秧根不出水,洗完后,左手拿秧,右手拿起一根专门挑选好的捆秧草,草头从下面穿过左手食指按住草头右手拿住草尾在秧上缠两圈,然后左手拇指按住草尾,右手拿住草头向左一带一拉扯紧即可。整把秧呈圆型,秧根整整齐齐排列,把秧倒过来打开看,也是整整齐齐,没有一根扭曲的。(因为扯一把转一下)

我学的这手绝活,扯的秧又快又整齐,在后来分队以后,我们队里不用说知青,就是很多老职工,也是甘拜下风。

因为江永人不论是捆草还是捆秧都是打死结,而我这两项都是采用长沙方法,打活结,一转、一拉一扯,解的时候也很方便,一扯就散。所以就是队里许多老职工和我比起来也还差一筹。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23 16:48:09
临风独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元老
文章:1507
积分:10709
注册:2009年5月12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临风独酌

发贴心情
我也杀破过手指,可是因为晚上要加晚班插田,就用磺胺粉纱布包扎一下,外面再用一个塑料袋包着,拿根女孩子扎头发的橡皮筋箍着,(你们别不相信,我们农场晚上扯起电灯插田的日子还不少,晚上还用电动打谷机扮禾咧)等晚上收工回来,手指充血,沾着纱布不得下来,只好用力扯,鲜血直流,痛得打颤。他娘的,什么狗屁“农业学大寨”,磨得我们要死。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23 17:06:55

 5   5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