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河西走廊
(五)阳关
很多人都知道阳关,但到过阳关的人不很多。有一曲古乐叫“阳关三叠”,用古琴弹奏起来,空灵高远,诉说着依依惜别的离愁别绪。生活中也有句口头禅提到阳关:“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当然最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是王维的送别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小时候常常想象阳关是什么样子?阳关道究竟有多宽?为什么出了阳关就没有故人?也许这次来访阳关潜意识里就是为了寻找答案吧?
阳关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它与北面的玉门关是汉唐朝代的两张西大门,出了关就是出使外国了。阳关遗址在敦煌以西78公里,远远地可以看见一带巍峨的城楼,那是近年修建的仿古建筑阳关博物馆,城墙外陈列着云梯、虎落、战车、攻城机,城头漫卷着古代的旌旗。步入城门,宽阔的广场中央是张骞的雕像,峨冠博带的张骞手持符节,跃马扬鞭,英姿勃勃。张骞是汉武帝时期的人,他先后两次出使西域(新疆及中亚一带),联合大月氏、乌孙等国共同抗击匈奴,加深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之间的友谊,增进了彼此间的了解和交流,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对我国的地理疆域的开拓,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不是张骞通异域,安能佳种自西来?”葡萄、苜蓿、胡桃、芝麻、石榴、黄瓜、大蒜、胡萝卜、蚕豆等西域各地的许多农产品,也来到中原地区安家落户。张骞被汉武帝封为“博望侯”,站在他的塑像前,我不禁感叹: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像张骞、郑和这样勇于通西域、下西洋的人物可惜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