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〇”,说它是汉字,是因为在汉语的文献中使用它已近千年了,在现代汉语的文献中更是随处可见。《现代汉语频率词典》(1986)收录的8000个常用词中,它的排名为第6212位,使用度与“拟”和“系”不相上下。
“〇”,说它奇特,是因为它不具有其他汉字的一系列特征。它的起笔在哪里,落笔在何处?部首是什么?五笔字型如何打?四角号码又怎样?宋体的棱角在哪里?楷体的粗细变化在何处?……翻遍了《辞海》,在字条中找不到这个条目,但是在释文和词条中又多次出现。似乎,很多汉字的特征,在它的身上都不具备。你能说它不奇特吗?
它的奇特性给词语类工具书的编著者带来了麻烦,有不少工具书不予收录。好在“口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小口”,如“可”“右”“叶”等,另一种是“大口”——外框的口部,“〇”就放在外框的口部中,排在“团”“四”等字的前面。问题是,“口”本身的笔画数是3画,但没有人说过“〇”是3画的。更让人头痛的是在《小学生规范字典》中,“〇”在正文中出现,但在检字表中没有编入,而且其他的字都有笔画数、部首和结构,此系该字典的特色,唯独“〇”这些内容全被省略了。
“〇”的产生,与阿拉伯数字0有关。现行的“阿拉伯数码”源于印度,而不是阿拉伯。最初印度人用梵文字头表示数码,后流传至阿拉伯,再到欧洲。在阿拉伯数码中,0比其他数码的使用要晚不少(约在公元870年)。0传入中国是13世纪,那时我国的“〇”已经使用100年了。在此之前,印度用空格和小圆圈表示0,我国用空格和方块“□”表示“〇”。
关于“〇”的意义,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字条,解释相同——“数的空位”,似乎不太好理解。它的意义,作为“零”的意义的一种,可以同“零”。但这二者在实际使用上是有区别的:“〇”是数码,不具有数值意义。如,“五二〇血案”,邮政编码“二〇〇〇六二”,门牌号码“一〇一号”。数码是一个编码,它没有序的关系,没有连续性。而“零”是一个数字,具有数值意义。如,“零岁教育”,“三减三得零”,温度为“零度”等等。至于“二〇〇〇年”,年份中出现的“〇”,它也是一种编码,只是按照顺序来编码,它才有序。
随着21世纪的到来,“〇”的使用频率突然加大。同时,伴随电脑的普及,排版的大众化,由于基本字库中没有“〇”,五笔字型也无法录入“〇”,因而在出版物中对“〇”的误排成为错误率最高的一个汉字,不少人用0来代替。这种情况,在绝大部分的
报纸和不少图书上或多或少出现过,在宣传栏、旅游景点介绍等非正式出版的场所,差错更为严重。实际上用紫光、微软和搜狗拼音输入法是可以录入“〇”的,用插入符号和软件盘也是可以找到“〇”的。
愿我们大家更多地了解“〇”的奇特性,在工作中应用好它的奇特性。我们的汉字系统,或许因此而更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