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
漫,志愿军老战士周荣杰为了“战友”这份真挚的情感,动身前往益阳,送还自己珍藏了52年的日记。
在此之前的52年里,周荣杰老人想尽了办法,数百次的寻找,一直没有丝毫线索。原以为这将是一个永远不会有结果的漫长的寻找过程,没想到联系《鹰报》才20几天,就找到了自己老战友的线索,当然这也是得益于战友郭春华的老同学绘遍千山老人所提供的准确线索。
周荣杰老人在《鹰报》助人记者、湖南公共频道记者等人的陪同下在当天下午2点来到了益阳市。《益阳日报》、益阳电视台的同行们早早就在第一站——益阳市海棠中学校门口等候客人们的到来。当海棠中学教师杨君出现在周荣杰老人的面前时,周荣杰不由得脱口而出:“太象了,你和郭春华太相象了”!杨君是郭春华妹妹郭汉华的女儿,她告诉周荣杰老人,母亲和姨妈相貌酷似,而自己长得又和妈妈相差无几。
杨君带着大家来到自己的家中,此时她的妈妈郭汉华老人已在门口迎候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周荣杰一见到郭汉华,不由得又脱口而出:“大姐,我找了你50多年啊”!随即想到这只是战友的妹妹时,不禁又摇摇头说:“哎,我真的老糊涂了”。俩位老人的双手紧紧的握在了一起,周荣杰向郭汉华简单的介绍了自己50多年来寻找郭春华的经过以及《鹰报》的寻人报道,然后双手郑重的捧着那本褪了颜色的日记本,递到郭汉华手中。郭汉华打开日记,看到那熟悉的笔迹,眼泪夺眶而出,她哽咽道:“这是我姐姐的笔迹!”接着郭汉华从家中翻出两张有点发黄的黑白照片,这是两张分别摄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合影,周荣杰老人一眼就认出站在中间的郭春华。郭汉华介绍说,因为姐姐住在遥远的哈尔滨,所以亲人间很少见面,在郭春华从朝鲜战场回来的50多年里,她们姐妹见面的次数总共不超过5次,所以她这里没有几张姐姐的照片。
郭汉话接着说,自己今年71岁,姐姐比她大5岁,姐妹俩感情非常好,几乎无话不谈。解放前夕,姐姐在湖南女子师范毕业后报名参军,朝鲜战争爆发后,姐姐又随同志愿军入朝参战,回国后即转业到黑龙江省工业厅工作。郭汉华有点伤感的接着说,姐姐回来后,多次同自己说起喜欢5连的夏文先,在朝鲜的时候他们曾经多次单独在一起,感觉特别的憧憬,特别的幸福。在朝鲜的时候夏文先还送过她钢笔和日记本。据郭汉华推测,这本日记应该就是夏文先送给姐姐的。郭汉华说,姐姐的床头经常摆放着夏文先着军装的照片,听说夏文先牺牲的消息,她哭了好几天。郭汉华说,1956年郭春华和现在的丈夫陈光壁结婚。出于人之常情,婚后她还是怀念着自己的初恋,直到晚年,姐妹俩在打电话时,姐姐还常常提到她的“文哥”。
郭汉华说,她真的没想到,姐姐的战友竞然珍藏着她的日记,而且为了一诺会苦苦寻找了50多年,相信姐姐泉下有知也会感动的。同时她和姐姐远在哈尔滨的亲人也要感谢周荣杰老人和《鹰报》等媒体的关注和帮助。他们已经商定,郭春华的日记将暂时由她来保管,在明年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