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 砍 柴 火
洞庭湖地区最大的缺陷是烧柴问题.我们居住地是洞庭湖的水中央.除了杂草和稻草.芦苇就是主要做饭的烧柴.而且芦苇是国家控制的物资.主要用来作为造纸的原料.打捆后运到武汉.天津等地.剩下的泡芦.脚柴.就由公社划到各大队.生产队作为烧柴.
立冬后.大队通知各生产队派劳动力去鹿湖芦苇场.进行集体打柴火.鹿湖是南洞庭湖与东洞庭湖的结合部.水肥草美.一望无边.
队长带领我们十几个人.挑上铺盖.稻草.带上油盐和辣椒萝卜.浩浩荡荡直奔鹿湖.到了目的地后.先搭棚子安家.一下午.我们就搭了2个棚子.一个住人.一个放杂物.煮饭.放下工具.草一铺.就是床.晚上黑灯瞎火.静悄悄的.队长告诉我.不要乱走.如果乱走.就会分不清东西南北.会迷失方向.找不到家.
砍柴火是十分辛苦的劳动.一把砍刀.沿着分配的分界线不停的向前砍.大冬天.一条长小衣.一件衬衣.还挥汗如雨.上午砍倒柴火.下午打捆.再背着集中堆码.劳动辛苦.生活更差.饭有吃.菜就是从家里带来的辣椒萝卜.队长三天派人去10里外的地方买几斤肉打平伙.
半个月的辛劳.大家都瘦了一身肉.但热情很高.队长告诉我.砍柴火是一年中的大事.每年如此.不搞不行.有米没有柴火.吃饭就成问题.湖区就这点不好.没有经济作物.没有钱.就是有钱也没有煤买.
下一步是运柴火.一条船装得满满的码得高高的.我们青年人背着纤.年岁大的在船上掌舵.二天一个来回.到了队上男女老少齐上阵。比分什么都热闹,乡亲们朴实得再朴实不过了。
(在农村五年,我只1970年参加了队上的砍柴劳动,仅此一次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这种劳动,一般的知青是不会参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