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9月17日,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成功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有科学家评论说,这“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新纪元”。现年74岁的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陆德培先生讲述了参与这项科研工作的全过程,当时他还是北京大学化学系的一名年轻教师。。。。。。
1959年初,在门头沟下放劳动一年之后,我刚刚回到学校不久,上海的中科院生化所代表团共5个人来到北大做学术交流,会上我才知道主要是谈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合作事项。
后来我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本来是1958年8月刚刚成立的生化所在大跃进的形式下,放出的一颗“科学卫星”。最初设定的完成时间为20年。在“敢想敢干”,“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气氛下,完成时间一下子被缩短为5年。这一设想当年就被作为大跃进的“成果”,放到了“上海市科学技术展览会”上参加展览。
具体负责的一位老先生不是相关研究人员,以至于把合成蛋白质理解成了合成生命,夸张地画了一个站在三角瓶里的小娃娃进行展出。这幅漫画立刻吸引了前来参观的国家领导的注意:“5年是不是太长了?”于是,完成时间进一步减为4年。此后,时间表被一再提前,直至最后决定将它列为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
当时,北大化学系整个有机教研室共有20来人,结果教师连同研究生共10多人都参与了进来。1958年4月份我们开始工作。到1959年3月份,已经得到了第一个有生物活性的结合产物。1959年庐山会议之后,,北大化学系觉得原来的研究方法“慢慢吞吞”,于是发动学生参加到科研组中,最多的时候竟然达到了300多人。
在北大“大兵团作战”的带动下,生化所和新投入进来的复旦大学生物系,也开始抽调大批人员,拼命往前赶,几家单位相互“竞赛”。在这种方式下,各家都进展奇快。
1960年4月28日,复旦宣布他们首次得到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胰岛素。北京也不甘落后,马上要求北大单独合成胰岛素。这年8月,北大付出了经费耗尽,多名学生烧伤或患病的惨重代价后,不得不鸣金收兵。
1963年下半年,北大化学系和中科院有机所,生化所又开始酝酿合作,并约定这次要一心搞出“中国的胰岛素”来。1964年3月,我,李宗熙和重新安排进入课题组的另外3位青年教师,在邢其毅教授的带领下赶到了上海。
经历过多次失败之后,1965年9月3日,负责全合成实验的杜雨苍等把新的产物放到了生化所的冰箱里。14天后,杜雨苍从存放冰箱的实验室中走出来,他手中高举着的滴灌中,便是闪闪发光,晶莹透彻的牛胰岛素结晶。
后来听说,1972年,1975年,华裔科学家杨振宁曾两次提出要为中国的胰岛素工作提名诺贝尔奖,但在当时全面否定西方学术奖励的背景下,都被拒绝。1978年,杨振宁再次重提此事,获得了中央领导人的重视,最终获得提名。但这毕竟已经是13年之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新的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成果已经产生,所以,最终没能得奖,虽然遗憾但也并不意外。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