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本文中只将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红楼梦>>曲十二支作简要分析:
第五回写贾宝玉在秦可卿床上睡午觉时,梦游太虚幻境,在“薄命司”看到“金陵十二钗正册”、副册、又副册等记录了金陵一带冠首女子过去未来并给予评判的簿册,后来又在警幻仙子的引领下,又来到一处仙府,听歌舞仙子们演唱了《红楼梦》曲十二支。贾宝玉先看了三本副册,是晴雯、袭人和香菱的,晴雯的判词是:“霁月(晴)难逢,彩云(雯)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贾宝玉)空牵念。”
这首判词写出了晴雯的性格不容于那个环境,悲惨地死去,虽得到贾宝玉的同情和理解也不能挽救她的命运。袭人的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后来嫁给了戏子蒋玉涵)有福,谁知公子(早先定为贾宝玉之妾)无缘。”在这首判词中作者用“枉自”“空云”明白地批判了袭人的为人,也交待了她的结局。
“金陵十二钗正册”十一段判词和十二支曲写了十二个女子。
一.“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首判词写的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第一句是说的薛宝钗,有合乎封建礼教的妇德,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有很好的文才。第三句“玉带林”倒着读是“林带(黛)玉”,“林中挂”是说永远为贾宝玉所牵挂。第四句的“金簪雪”就是薛(雪)宝钗(金簪),“雪里埋”是说她的下场是冷落而凄凉。
写薛宝钗的曲是站在贾宝玉的角度来说的:“[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这支曲说明即使薛宝钗最后同贾宝玉结婚了,贾宝玉还是牵挂着林黛玉,面对着她这位“高士”,“终不忘”已经不在人世的林黛玉。守一辈子活寡的薛宝钗结局也是凄凉悲苦。高鹗的续书写薛宝钗还为贾宝玉生了一个儿子,这就完全违背了曹雪芹的原意。
第二支曲站在林黛玉角度来写林黛玉的。“[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是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是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这支曲说明一对恋人,受到社会和封建婚姻理念的扼杀,美好的爱情只是“水中月”“镜中花”,眼泪都流尽也是枉然。哪怕贾母对外孙女林黛玉心肝宝贝似的呵护着,一旦触及到家族的根本利益,就毫不留情地拆散鸳鸯,并用调包的手段来欺骗,揭示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
二、“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这首判词写的是贾宝玉的大姐贾元春。“三春”指迎春、探春和惜春。“初春”,指元春,贾家有四姐妹,元春是老大,被选为贵妃,其他三春都比不上她,“三春争及初春景”,那三个妹妹怎么比得上元春的风光?风光再好又怎样呢?很早就死在宫里,可能是失宠而死(这点曹雪芹没有写)一切荣华富贵不过像作了一场大梦而已。
第三支曲:“[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第三支曲是写元妃贾元春。虽说享受着极顶的荣华富贵,可命运变幻无常,没想到“芳魂消耗”,英年早逝,贾家完全失去了后台,贾家大厦即将倾覆,元妃希望亲人早些“退步抽身”,免遭横祸。
三.“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这是写贾探春的判词。贾探春是个有治家能力的才女,从她管理大观园来看,她能打破陈规陋习,其管理模式,可以说是现代经济管理的雏形。在管理中对所有人都能一视同仁,对她亲生母亲,也是按规定办,一点也不迁就,因而能服众,能将园子管理好。这么一位才女后来的命运也很悲惨,代替亲王的女儿,远赴边境和亲。《红楼梦》电视剧表现得很好,完全符合曹雪芹原意。
第四支曲:“[分骨肉]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
第四支曲从探春远嫁异国时对父母亲人的劝慰,朝中的武将们在作战中打了败仗,除赔银子外,还把探春顶王爷女儿送去“和亲”,战争失败了,满朝吃皇家俸禄的文武大臣都没办法,让一个弱女子去解决,真是腐朽透顶!曲中生离死别的哀婉之情,令人从伤感中产生愤恨。
四、“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这是写史湘云的判词。史湘云是贾母娘家的人,是“阿房宫,三百里,藏不下金陵一个史“的史家,虽说她家十分富有,可她从小父母双亡,婚后又夫妻离散,命运也很凄惨。“湘江水逝楚云飞”句中嵌有“湘”和“云”二字。
第五支曲:“[乐中悲]襁褓中,父母双亡。纵居那绮罗丛,谁知娇养?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从未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厮配得才貌仙郎,博得个地久天长,准折得幼年时坎坷形状。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何必枉悲伤!”
第五支曲用了很多典故,不大好懂,意思是史湘云从小父母双亡,从没人娇养她,幸好她生性豁达,胸怀开阔,有男儿的豪气,为人光明磊落,可她的人生道路曲折多艰,配了个“才貌仙郎”,又夫妻离散,个人的命运自己是很难把握的。电视剧中史湘云在船上与贾宝玉见面的那个情节似乎同这里说的有出入。
五、“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这是妙玉的判词。妙玉本出身豪门,为求得一片净土,为脱离污秽的环境,走入佛门,结果是既没有找到净土,也无法脱离污秽,最后自己掉进了深深的泥潭而不能自拨。
第六支曲:“[世难容]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癖人皆罕。你道是啖肉腥膻,视绮罗俗厌;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瑕白玉遭泥陷;又何须,王孙公子叹无缘。”
第六支曲写妙玉的为人及一生的不幸遭遇。妙玉是天生性格孤高自傲,不容于世,一个本应住在绣楼里的年轾女子,入寺当了尼姑,常年与青灯古佛相伴,最后还落入烟花巷(妓院)过着龌龊不堪的生活,真是可悲可叹!
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这是迎春的判词。“子系”二字合拢是个“孙”字(繁体“孙”字是“子”旁一个“系”)“孙”指迎春的丈夫孙绍祖。是个像中山狼一样忘恩负义的小人,迎春嫁出去后,回娘家来,哭着不想回去,一年后被折磨而死,结局也十分凄惨。
第七支曲:“[喜冤家]中山狼,无情兽,全不念当日根由。一味的骄奢淫荡贪还构。觑着那,侯门艳质同蒲柳;作践的,公府千金似下流。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
第七支曲写侯门千金小姐贾迎春,她虽然是贵妃娘娘的妹妹,家里有“白玉为堂金作马”的豪富,可在那“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在那“在家从父,出嫁从夫”的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也只能任其丈夫欺侮,贾母明知孙女在婆家受苦,贾家为了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明知迎春在火坑里也不伸手援救,致使她被活活折磨而死。贾迎春的命运都尚且如此,其他妇女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曹雪芹对封建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寄于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腐朽的封建社会给于了无情的鞭挞。
七、“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这是贾惜春的判词。从这首判词和后面的[虚花悟]来看,曹雪芹对惜春结局的安排是出家为尼,但他没写完就因穷困潦倒、耗尽心力而去世,高鹗续书与曹雪芹原意有较大出入。
第八支曲:“[虚花悟]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觅那清淡天和。说什么,天上夭桃盛,云中杏蕊多。到头来,谁把秋捱过?别看那,白杨村里人呜咽,青枫林下鬼呤哦。更兼着,连天衰草遮坟墓。这的是,昨贫今富人劳碌,春荣秋谢花折磨。似这般,生关死劫谁能躲?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结长生果。”
这支曲是说年纪不大的惜春就已看到贾府的“大厦将倾”,一切荣华富贵都是虚幻,良辰美景将不再,一切都是“空”,如是就皈依佛门,当了尼姑。再一次说明那时的女子没有前途,没有出路,一切都不是真实的,一切都是不可靠的。只有跳出五行中,图个心灵的清净。这支曲用典较多,请认真阅读书上的注释。
八、“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这是王熙凤的判词。“凡鸟”是繁体“凤”字,“末世”指走向没落的封建社会。“一从二令三人木”可能是指贾琏对态度的前后不同,“一从”是说第一阶段贾琏听从王熙凤的,第二阶段就对她发号司令,最后将她休弃了。“事更哀”是说她最后落玉“狱神庙”,短命而死。
第九支曲:“[聪明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这个词牌正好说明王熙凤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她的一生是机关算尽的一生,她为人嘴甜心毒,两面三刀,“毒设相思局”,“弄权铁槛寺”,设计陷害尤二姐,以及帮王夫人瞒消息设奇谋害死黛玉等一系列罪行,充分表现了她那阴险、恶毒、贪婪的性格。可这权倾贾府内外的强人结果又能如何呢?“忽喇喇大厦将倾”,贾府的败落,最终也就送了她的性命。
九、“势败休云贵,家亡莫伦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这是王熙凤的女儿巧姐的判词。巧姐在贾府家败之后,被自己家族中人卖给了妓院,刘姥姥闻讯后找到妓院将她赎了出来,带回乡下,成为以纺织为生,能自食其力的乡村妇女,在“金陵十二钗”中算是唯一一个下场比较好的女子。“巧得遇恩人”的“巧”字,有“巧遇”和“巧姐”的双关意思。
第十支曲:“[留余庆]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贫,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留余庆”是指前辈的善行使后裴得到善报。王熙凤为讲面子偶尔帮助了刘姥姥,积了“阴功”,在家破之后,刘姥姥救了巧姐。其实刘姥姥和贾家没任何亲缘关系,明知贾府家破仍能花大价钱从妓院赎出巧姐,而巧姐的舅舅兄长却将巧姐卖到妓院。“加减乘除”意思是人生的荣枯、赏罚,都是命中注定,“苍穹”是青天,即老天爷。
十、“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这是贾宝玉的寡嫂李纨的判词。李纨同贾珠(贾宝玉的哥哥)结婚,生了一子贾兰后,贾珠就死了,李纨守寡教子,凄凉寂寞,好容易盼到贾兰长大,考场折桂,当了大官,李纨封为诰命夫人,还没有享受荣华富贵,一封为诰命就死了。第一句“桃李春风结子完”里嵌有“李”字和“纨”(“完”字谐音)字。“到头谁似一盆兰”中的“兰”双关,一指贾兰,一是显贵之意。第三四句的意思是:李纨一生三从四德,谨守妇道,晚年荣华方至,却随即死去,只留下个诰封虚名,给人作了谈笑资料。
第十一支曲:“[晚韶华]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只这带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及儿孙。气昂昂头载簪缨,气昂昂头载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威赫赫爵位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全曲的意思是别追求功名和富贵。曲中重复的句子是曲式的规定,没别的意思。
十一、“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生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这是秦可卿的判词。因为曹雪芹删去原稿中“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情节,所以她的死因模模糊糊,但在这判词和曲中仍然看得出其中原委。前二句是说世间风月之情很多,后二句意思是:别说不肖子孙都出自荣国府,真正带头做坏事的是宁国府里的人。秦可卿是宁国府贾蓉的妻子,贾珍的儿媳妇,贾珍在天香楼将她强奸了,致使秦可卿郁闷忧愁而死。这个情节在电视剧《红楼梦》中都表现出来了
第十二支曲:“[好事终]画梁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第一句是说秦可卿悬梁自尽。“箕裘”指祖业,“箕裘颓堕皆从敬”是说家业的败落是从贾敬开始,整个贾府的崩溃,罪责首要在宁国府,败落的原因就是宁国府贾赦贾珍之流的淫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