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赤脚犁沙”是长沙的土话,与少年朋友到湘江浅滩上学游泳时才悟到它的意思,猜到它的写法(至今也没考证是否对),只觉得它形象生动,勾勒出了孩童们爱打赤脚的肆意。告别童年,告别学生时代,到江永真正当起了“赤脚犁沙”一份子,在马畔的沙土田里,包谷路上,留下了串串足迹,练就了一双长茧的脚板。进城之后,手上、脚上的茧已渐渐退化,我还算守拙,热天里从不穿袜子,脚上凉鞋的印记显示我还经常晒着太阳,保持了一点农家本色。
近日去订做一双老式道州皮凉鞋,拿了一只老的去做样子,顺便穿了一双晚辈的凉鞋上了街(现在的简便凉鞋大多宽大,前面无挡),谁知走了不远脚就开始痛了,越走越难,买双拖鞋应急吧还是有点舍不得,后来便将这双凉鞋扔到鞋店里,打起赤脚回家。多少年没这样零距离接触地面了,脚心痒痒的,轻移莲步,凉凉的如踩水中,眼睛当起了“扫雷”先锋,但愿别踩上玻璃什么的……,小心翼翼,一路走来,难得地又体验了一回“赤脚犁沙”。卖菜的大婶也奇怪了:这老头不像打流的,不像疯子,也不太像农村的,咋就没有鞋子穿呢?我笑着告诉她,我本乡里人,这双脚锻炼少了,娇贵了,穿鞋子都打起泡呢……
现在的路好走了,但人不时仍冒出些怀旧的“俗”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