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入了中国作协
这两天金庸以85岁耄耋之龄加入中国作协的事,在网上引发热评,说什么的都有。
自从80年代初金庸进入刚刚开放的大陆以来,围绕这位武侠小说大师便开始了缠夹不清的争论。很多人仿佛发现了宝藏,一下子便成为了金庸无条件的拥戴者,但也有不少人对他坚持批判立场。如王朔就将他列为京城四大俗之一,痛加挞伐。
我知道金庸是在1982年初,偶然看到一本新出版的《武林》杂志,连载了他的《射雕英雄传》,一阅之下,确有惊艳之感。金庸的文笔完全摆脱了以往武侠小说半文半白的陈旧语言模式,采用了现代文学的叙述方法,对白口语化、个性化,内容虽然写武侠,却超出了武侠的范畴,深具人性探索和政治讽喻的内涵,却又不落窠臼,的确不同凡响。
后来我读遍了金庸的十四部小说,又读了一位广东女才子写的《金庸传》,对这位创办《明报》,享誉香江,一手写社评,一手写武侠的查良镛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又多了几分敬意。
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个不平等的社会,因此在深入人心的民间文化中,清官和侠客就成了老百姓“舒愤懑”的载体,从《史记》里的《刺客列传》起,历代都有侠者的记录和敷衍而成的故事传说。其品味其实不低。从西方国家来看,类似的文艺作品也大量被制造出来,并出现了大仲马这样的佼佼者。当然最有名的西方大侠还是堂.吉诃德先生,不过这已经不是武侠小说,而是讽刺过多过滥武侠小说的严肃的文学作品了。
正因为塞万提斯用讽刺终结了庸俗的西方武侠复制品,所以在维护文学正统的文人作家看来,所谓的武侠小说都是不入流的低俗的大众消费品,是不能列入文学殿堂的。那些入了协会的作家们开口闭口就是纯文学怎么怎么的,好像他们从事的写作要比武侠写手更高尚。其实他们写的东西大部分也都是垃圾,可他们还要做出一付深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样子,把协会当作显示自己高人一等的光圈。
现在这个光圈被打破了,金大侠闯了进来。其实金庸大可不必进这个圈子,他之所以要进来,就是要颠覆人们的旧观念,让那些自我感觉好得太久了的腐儒们心里不舒服。
金庸是属猴的吗?在《碧血剑》里袁承志的师傅,书中武功最高的那位,外号就是“老猴子”。
看来金庸虽老,尚能“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