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美华路73号
乐 乎
在我的人生历程中,美华路73号无疑将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个月份单位临时整体搬迁,掐指一算,我在这里度过了21年零8个月的漫长岁月。人生有几个21年?可以肯定的是,以后再也没有呆在一个地方几十年不挪窝的机会了,除非八十岁退休而且身体健康神智清醒。
记得非常清楚,我是
一晃一眨眼,21年就过去了,我从青壮年变成了小老头,渐入老境,时间过得真快呀。小学时写作文最常喜欢用的的一句形容词是“光阴似箭,岁月如梭,”其实小小少年,懵懵懂懂,哪里知道时间的宝贵,哪里会珍惜时间,不过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强说天凉好个秋”罢了。
回想起21年的光阴,不免叹息,想做的事情太多,能做到的又太少,真正是“不堪回首月明中”。如果让时光倒流,或许会变得聪明一点,减少工作和生活中的失误和错误,弥补以往的遗憾,也算不枉到人世间走一趟。可惜世界没有后悔药,浑浑噩噩几十年,就这么混过去了。
21年来,本人虽无甚么业绩可言,却也亲眼目睹了美华路73号的巨大变化,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以及科研事业日新月异的发展。
我的办公室21年不变,一直在十楼。刚到科研院时,办公桌面对南面窗户,居高临下望过去,除了远处有三栋在建的高楼外,窗外没有几栋高过美华路73号的大楼。城中村握手楼的屋顶上,密密麻麻竖着各式天线,有鱼骨状的,有锅状的,有十字架状的,方向一律指向东南即香港方向,堪称羊城一绝。
半年过去了,窗外远处又神奇地耸立起好几座大楼的手脚架,我数了数,视力所及的南面,比美华路73号高的大楼有了7座。再过几个月,增加到15座,再后来,数也数不过来了,反正新楼都比我们的办公大楼高大新颖。
不过,美华路73号也没有故步自封,停滞不前,而是与时俱进赶上时代的潮流。首先,大楼进行了扩建,面积增加了三分之一,其次,原大楼外墙为“石屎”粘贴,陈旧老土,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与审美观的递进,2000年迎接新世纪到来之际,换成了具有现代色彩的铝合金幕墙,美仑美焕,让人耳目一新。
20多年来,美华路73号办公设施设备及科研试验、检验手段的变化巨大。就办公设施而言,原先每个办公室只有一台吊扇,院长办公室倒是有一台“胜风牌”空调,广州出品,外壳是用木头制作的。全院只有一台四通打字机,其他是电影里看到的十九世纪那种左推右拉的古老机械式铅字打字机。电脑那是闻所未闻,直到九十年代初,才有部分人陆续用上286、386型号的电脑。八十年代末,院里添置了两台1215复印机,复印速度是每分钟15张(现在是75张),连续复印最多99张(现在是999张)。电话还不是每个办公室都有的,来了电话,“张三”、“李四”的喊声此起彼伏,颇为热闹。
现在,办公室早已有了中央空调,电脑更不在话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还经常更新换代,保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就,连手提电脑也几乎人手一台。办公桌椅新颖而实用,电话、传真机、摄像设备、打印机甚至彩色打印机等已成了最基本的办公设备,信息网络四通八达,实现了无纸办公,办公条件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美华路73号办公大楼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庄重稳健,我喜欢那里热烈而紧张的工作以及团结和谐的氛围,但实话实说,我更喜欢树荫掩盖下的美华路。路旁的巴西桃花心树郁郁葱葱,春天,它与世无争,以满枝的翠绿将梅花路映衬得温馨可人;夏天,它慷慨无私,用厚厚的绿叶挡住炙热的阳光,给路人送来阵阵清凉……
2008年的冰灾让这些树木遭受重创,树叶凋零,树枝枯萎,几无生命的迹象。然而,一到草木返青的季节,树干上依然绽出新枝绿叶,照样生机盎然,勃勃生长。桃花心树柔韧而顽强的生命力深深地感染了我:人,不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要能适应和成长,去搏击人生路上的曲折与艰难。
搬离了美华路73号,真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因为它与我相依了足足21年,似患难与共的伙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里,我有忧虑也有欢乐,有挫折也有成功,然而“春归何处寻无迹”,面对这座建于1985年的大楼,难免有流光易逝,盛年不再之感。
追忆美华路73号二十多年工作生涯的点点滴滴,无论是欢乐、忧虑、成功或挫折,究竟都成过去。真个似东坡所说:“回首向来萧索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了。
别了!美华路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