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思漫谈——悟道/顾月影 文
(一)文艺
记得一文中讲到歌德,说他有次见一着黄衣裙的女子,迎着光亮伫立一门洞,她走后,门内的暗壁上竟显印出一人形光影,轮廓清晰,久久不散。说他不但是文明世界的伟大诗人,此发现还对印象画派的形成有天才的贡献。其实,这种小天赋不仅仅是歌德,很多人儿时都有。与他同样的视觉残留,我现在还有。小时候,学校的厕所里,斑驳的墙壁,脚踹的污迹,甚至水斑尿痕,在我眼中往往会幻出各种图画:平面的、立体的、浮雕式的都有,光怪陆离。有人形鸟兽、村庄山峦,甚至还有连环的故事。教室的墙壁、地面,尤其天花板上,就是我听课开小差的天堂,包括我们鬼画桃符的课桌,揉卷的课本……而人一当进入社会,原有的这些天赋,就会迟钝、消散、泯灭。社会功利性的选择,往往是扼杀人类天性、天才的刽子手。
人类众多这样的天资,大多被世俗社会所湮没,你我也一样。你想想人类的世事中有多少责任,苦恼、多少争取、拼搏,还有家长训导、老师灌输,规章法律、社会教化等等不一而足。无一不在削弱天资。
再谈谈音乐,对音乐的感受绝不之于人类,据说植物的生长也有赖于音乐。那么,它就不全是教化的产物。人说,农村人不懂音乐,那只是不懂人造的、格式化了的音乐。寂静乡间,山林的飒飒,鸟儿的叽啁,畜禽的吼唱,以及农业机械的轰鸣,对于一个典型的农村人都是乐音。这就是所谓天籁吧!
稍懂事,我就觉得有些乐曲非常熟悉,可能在胎内,或者更早就植入了。那么,这是不是造物主的赋予!音乐的创造源泉就在自然界(含人类)。就音乐而言,人创作的包括交响乐再怎么也上不了天,它得回归本源——宇宙自然。长沙鬼才谭盾的作品,之所以风靡世界,聪明在于收集天籁,再在自己感觉世界里归纳、醇化、排序,集中而已。音乐家往往感觉敏锐,少年成名,体质孱弱,举动怪异而神经质。这是为什么?问天。可叹的是,人类社会埋没的是绝大部分优良天才!
诗词源于歌唱,语言发展后,异化出来自成一领域。有人认为写诗很难且神秘。实际上任何文字都只是表达思想感情。诗词不过以更简洁、律动的文字形象地表达较宽泛深刻的内容,给人想象以更大的回旋。诗词人人可为!中国古诗词平仄调式稍难点,也是文人墨客士大夫吃饱了撑出来的,不用被吓着。尤其所谓八股、骈体文,华而不实,形式上刁难。他们把门槛设高,便于垄断唬人。
诗词先歌唱后吟唱,至今还一样。如今主持人成了一行业,高端的趋向吟唱,如朱军;普通的保持倾谈,如崔友元:野点的像旧时北京天桥滚地摊,如我乡的策神们。港台的不表那是另类。这门类正左冲右突在寻找方向。不过平头百姓的我喜欢崔。拉腔起调的,本能认为是生造激情,怕吓倒。对诗词也一样,喜欢那些浅显流畅、朴实无华的句子。如苏东坡、白居易以及癫子李白。第一次看了苏轼的江城子我赫然,豪放派居然也如此儿女情长!"十年相思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不禁老泪盈眶泪沾枕巾。建议现代青年女性们多看看。我下辈子是女人,嫁人当嫁苏东坡。
(二)道德
我从小基本是个好孩子。只在家里淘一点,课堂上讲点小话而已。从不惹事生非,还常常被人欺负。记得为了入队,我宁愿同桌将我手腕反捆背后。初中为快点进步,跟上时代要求,买了不少青年道德教育的书籍。因此初一是学习委员,初二就当上班长。后因故休学,老还挂记着班里。常常去学校向老师打听班里情况。某天一同学告我;今天老师在课堂上讲,你俨然大人样来学校问这问那,你莫“宝”了!这对我如当头一棒,无疑我的行为,已越出了所在群体的生存常态,规矩过头。进步应该与周围群体相协调,否则就太宝。
自下乡前,我一直是恪守社会的基本道德,留心群体意识,规矩做人,争取做时代要求的好青年。
可是下乡后,农村生活中的教育,对我却更为实际而有力。城市来的孩子对农活一般都不太适应,有些活更是反感而惧怕。于我们而言,比如砍柴、剁坎(砍草),一听就头大。组里还有一天柴,大家就不提上山事。于是一天我们突破了以往的规范。邻大队一农村青年来玩,知道我们在都为柴伤神,就说他队上集体瓦窑边堆了许多好块柴,由他支配使用,且无数量。黑夜里他可以远点放哨,我们去担。大家不由眼睛发亮,瞅向我。我沉思片刻,一顿,斩钉截铁地说:"好!"就相约了暗号,路线。入夜,月黑风静,只有远处狗吠。几个人π着柴夹,悄然上路。避大路,操小道。三里到窑边,猫身蹲下,轻轻码柴入夹。懵懂为盗,大家汗津津,腿发软,心有铁道游击队,瞬时压消犯罪感。此时想到批判会上,经常要追人的思想根源。有什么思想根源?生活在左右我们!穷盗富淫吗?我们是“怕”才盗的呢。又想到谆谆教导:……再教育,很有必要。不禁笑出声来。“莫笑,快走啦!”这样,我们在弯弯曲曲的田间小道中,高一脚,低一腿,跌跌撞撞,打了三四个来回,惊险而又刺激。夜半在水库中游了泳,净身毕,唱着:日落西山红霞飞 ……回到了仓房中安然歇息。
说这些,绝不是为盗张目。是现在认识到,一个青年在动荡、窘迫的环境中的经历与成长,是个复杂的生命过程。决不是一条直线,也不是一种不变规范可以由一而贯之的。它是鲜活跳跃的人生。说到底所谓规矩、道德、正统无非是秩序的维护者要保持、固化过去,使之有准绳而简化管理。但事物变化到某个点,这就只能是一厢情愿。事情变化到一定的时候,出格、违反、突破、蜕变就是创造,不定就是新规范的鼻祖。当然,这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不能人为创造,不能搞红头文件。
(三)读书
现代人不兴阅读了,人类的将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很难讲。阅读的好处在于急缓由己、掩卷沉思,渗入血液,影响终生。使人深刻幽默,社会安宁和谐。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斑驳陆离的小报,眼花缭乱的广告,快餐、靓车,灯红酒绿,。使得人群和社会愈来愈浮躁。我嫌恶日本似的节奏,向往希腊般的悠闲。嗨,这世界,千万莫奔往悬崖!
在知青生活的艰苦岁月里,我幸运地看了不少书,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比之如今在,蹉跎岁月并不蹉跎。
阅读享受的是宗教般的宁静快乐。那些日子里,知青们悄悄传递着禁书,主要是些外国名著。莎士比亚、巴尔扎克、但丁、马克吐温,托尔斯泰、尼采、歌德,卢梭等等等等。文学类的居多。这是文革跳空的补缺,和余秋雨当年几乎一样。而他却更幸运,直接受益于经国先生的食粮遗存。
那年头,我们是不论好丑狼吞虎咽,不很消化。但仍然受益匪浅,滋养良多。读书,无疑有轻重急缓,如一书在手,先随意浏览,好的篇章可阅读在先。价值优良,再细细咀嚼,慢慢吞咽。好的词句诉诸笔头,不求背诵只为深嵌。差的就无须浪费时间,不如扯扯谈、聊聊天,往自家菜园挑一担。现在常想,当时环境那样恶劣窘迫,竟然精力充沛,记忆力特好,头脑分外清晰。是不是环境过分优越、脑满肠肥,就注定要智力退化,神思迷蒙?如果真是,那说明造物主确有慧眼。嗨!任他们山珍海味地饕餮,卡拉QK去干嚎吧。我们干我们的,有造物主全天候服务。
我想读书要留专门的时间段,尤其现今工作忙,讯息密集。不可东瞧瞧西翻翻,心思重重望着天,眼睛菲红只为钱。也不可进而不出,爱好太偏。要博览群书。迂腐是一种疾患,好像被****洗脑。进了去就出不来。方块汉字本庄严,个个都当是神仙。偏执得只信书不信事实。我看最好是头遍顺着看,二遍挑刺看,三遍反着看。总之怀疑在胸,琢磨在脑。什么真理随世易时移都在变,能看出问题就是进步。
其他类人物也有偏执的,认死理,得理不饶人,争论就没完。比如彭老总,人家已经软了,纠左了。赫鲁晓夫刚非难了人民公社,他从苏联才回。晚上睡不着,不能自控,还要上书。当然“心有老百姓,浩气冲云天。”但历史事实证明,就是阴差阳错,都是凡人性情,就成就了历史巨案。还有鲁迅,骨头最硬。他说要侧身,弓箭步站立,前挡敌人明枪,后防本营暗箭。我想不够,斗争已经发展,要加上缩身功。反右后有人问主席:鲁迅今在何如?他答:大概他不选择沉默,就是在牢里写他的文章吧!(大意,周海婴知道)闻者赫然,我大惊。书本是拿用的,不是板上钉钉。小事情也复杂,人家的也许正确,不如等一等,看一看。等着时间去打结,比如知青历史……。也不要抠字眼、钻牛角尖,如余秋雨偶有错字、文革中操过笔等等。你又不搞训诂,他也不是神仙,何端炒作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