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各地知青石门知青 → [转帖]长沙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石门电视台记者报道)

您是本帖的第 267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转帖]长沙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石门电视台记者报道)
九澧山鬼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782
积分:17614
注册:2008年9月20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九澧山鬼

发贴心情
[转帖]长沙知青重返“第二故乡 (石门电视台记者报道)
长沙知青寻梦重返“第二故乡
2007-02-08 10:44  

图一  长沙市副市长曹亚(左一)与乡亲们相逢喜极而泣

图二  “哈哈,是你!”知青、乡亲一眼相认

图三  长沙市副市长曹亚(左三)在石门县县政府副县长刘晓雄(右一)陪同下参观水制村

2006年11月18日11月19日,37年前从长沙来到石门蒙泉镇水制村插队的20多名知青自发相约,组成省亲团回到“故乡”石门“探亲”。

水制村重逢

经过2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车队到达水制村,顿时,知青们从车上一拥而下,争相在人群中寻找熟悉的面孔,与之长久的,热烈的握手、拥抱。真是令人惊叹,30多载春秋丝毫没有减淡知青和乡亲们对往事的回忆,他们几乎不用回忆就能一眼认出对方,叫出对方的名字。

 当了副市长的乖闺女

“曹亚”“曹亚”,乡亲们亲切地呼喊着当年那个聪慧秀气、善良懂事的闺女,“哎!田大婶……”,现在已经成为长沙市副市长的曹亚,欢喜的回应着乡亲们的呼唤,当年她就是在这里插队的,一回想起当年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她不禁当场热泪盈眶。1969年,时年17岁,正在长沙市第12中学读书的曹亚和同学们一起,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从省城来到当时的石门县白洋公社水制大队插队。在艰苦的农村生活中,曹亚显得特别坚强,比同龄的孩子显得成熟,她不仅熟练的掌握了生产技术,样样农活都做得有板有眼,而且还经常照顾一起来的同学,帮她们做饭,教她们做农活。由于出生于医学世家,长期耳濡目染,曹亚谙熟医术,她经常帮乡亲们看病,村民们有点头痛脑热,吃她两片药准保好。

当年的房东桃大娘还记得曹亚 “对任何人都特别好,特别是小孩子有什么病,她爸爸那时候在长沙的医院,她就带得有药,像那个丸子,像我们的小孩一不好(生病),感冒,那个时候都很困难,她就给你一粒丸子,吃了就好了,特别好!”“她什么事都做得好,插秧,插得特别快,特别会做事,她(虽然)比她们小些,但是好像比她们大些(懂事)的,就像大人一样,带领小孩(知青)做事,她就是这样一个好人,把她当做我们家的一分子,一样的。”

曹亚的文化程度很高,一段时间后,又安排到白洋中学任教,现在,当地不少人当年都是她的学生。让曹亚对这片热土还有一种特别的感情的是,她和丈夫也是在这儿,在那种艰苦的岁月里相识相知的。乡亲们笑着说,曹娅当年的梦想就是自己在白洋中学当老师,老公当公社的拖拉机手。

婆婆啊,我回来向您道歉来了!

和曹亚一块来这儿插队的邓小燕,当年可是大家的“开心果”,虽然现在已经年届57岁,但从她的身上透出来的那股幽默和开朗,丝毫不减当年,如今已从长沙印染厂退休的她组织建立了一支省城最早最有名气的模特表演队,这次来返乡探亲,她带上了女儿,因为,她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她要还长久以来埋藏在心里的一个心愿。      

邓小燕带来了鞭炮和纸钱、香烛,她要祭奠一个对她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的人。邓小燕祭奠的是当年插队的房东贺婆婆,来到贺婆婆的坟前,邓晓燕顿时泣不成声,拉着女儿边叩拜,遍念叨 “对不起了,偷你的东西了”“早点改革开放就好了”“好人啦”“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最困难的时候,你帮了我,一辈子都不能忘”“保佑我们,保佑桃姐,保佑全家子子孙孙”“奶奶呀,保佑我的女儿呀!”

邓小燕告诉记者,当年贺婆婆成份高,她们这些住在她家里的知青偶尔还欺负她,当年很困难,贺婆婆经常偷偷摸摸送菜给知青们吃,但是根本不够知青们吃的,知青们就去偷。邓晓燕有一次拿了把菜刀去偷贺婆婆家的韭菜,刚刚用菜刀一割韭菜,贺婆婆碰巧就进来了,一下子抓了个“现行”,场面真是尴尬,俩个人当场都愣住了,但是,令邓晓燕感动的是,贺婆婆呆了几秒钟后,当作什么都没有看见,转身就走了。

邓小燕当时是个青春靓丽,能歌善舞的女孩,到贺婆婆家插队后,得到贺婆婆无微不至的照顾。当时正处于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缺吃少穿,连烧火用的干柴都缺,大冬天的,村民每天都用冰冷刺骨的河水洗脚,知道邓小燕怕冷,贺婆婆每天都会给她们端来热乎乎的洗脚水;年轻人饭量大,吃不饱,贺婆婆就就经常把自家菜园里仅有的菜给她们送来,然而,即使这样,邓小燕她们还是感到饿得慌,没办法,只好偷点菜吃。那天,当贺婆婆无意中撞见邓小燕偷菜时,她的目光与邓小燕的目光相遇的一刹那,也许她当时想得更多的是这些吃不饱饭的孩子太可怜,于是她装作什么也没看见,转身离去,晚上一样为邓小燕端来了热气腾腾的洗脚水。

然而,正是这次事件给邓小燕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心灵震撼,甚至改变了邓小燕一辈子的生活轨迹,是贺婆婆让她学会了包容,学会了用饱含爱意,宽容的心去对待生活,对待每个人。

邓小燕说,这次带女儿来,就是想让女儿受受教育,把她们这代知青和乡亲们之间的这种无比深厚的友情,亲情传递下去。

  

   家乡巨变让我们欣慰

知青们这次返乡,感受是空前剧烈的,由于全县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年的土砖房、烂泥路已经难觅踪迹,取而代之的是宽敞的村道,一排排整齐漂亮的小洋房,当年插秧的稻田如今大部分已经变成了郁郁葱葱的橘园,大叔大婶们年纪大了,精神头却更好了,欣喜的面容代替了当年愁苦的表情,而当年四面透风冻屁股的茅房也已经被干净整洁现代化的卫生间代替。“家乡”的巨变让每位返乡的知青都兴奋不已。

  

  长沙市副市长曹亚,给记者留下了这样一段话。

1969年,我们来到这里开始了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第一步,在这里,我们有机会了解农村,当时条件非常艰苦,但正是这样,给了我们一个磨练自己体验生活的机会,对我们一生都影响巨大,回过头来,这段生活已经成为我们人生中的宝贵经历和财富,我们把这里当成是“第二故乡”。我已经是第四次返乡,每次回来,都能感受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国家改革开放的成果。我看到,村里橘园代替了农田,乡亲们的生活条件大有改善,经济也富裕了,这说明石门农业产业结构化调整是成功的,让农民享受了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是让我们所有知青感到最欣慰的。许多年过去了,“家乡”发生了巨变,乡亲们的生活条件有了巨变,变得更美,更好了,但是,家乡亲人的感情没变,反而随着时间的陈酿越发深厚,这次回来的经历给大家都留下了难忘和美好的回忆!                                  

——— 长沙市副市长 曹亚

知青们此次返乡,还参观游览了蒙泉镇政府和蒙泉湖,昔日这些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已经变得繁花似锦,风景如画。知青们触景生情,又想起了当年的那些趣事。“当时我还小,饭煮熟了以后水沸腾冒出锅了,自己不知道怎么处理了,急得要命,到处转来转去,没办法了,搬块石头往上一垛”,“当时套鞋湿了以后,把米放在套鞋里,套鞋容易干,当时,就把米放在套鞋里把套鞋搞干,结果检查的一来,怎么这几年你们放米的地方都没有哇,米缸都没有啊,是这样那时候给我们打了好多家具,就是这样搞起来的,哈哈……”“他带上柴夹子上山去打柴,然后打到晚上9点钟才回来,一担柴背了这么一点”,“那柴上哪儿去了?”“沿路扔掉了,担不起了,那没办法了”“哈哈哈哈……”知青们会心开怀的笑声久久回荡在蒙泉的山山水水间。

知青们泛舟蒙泉湖,眼前的美景不由得让他们兴奋的唱起了当年的歌儿“天上布满星,生产队里开大会,万恶的旧社会。……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  

1968年,毛泽东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

实际上,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运动开始于上世纪50年代初,结束于70年代末,总共涉及近1800万人,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

这一批知青、整整一代人,他们的命运在1976年10月的政治巨变后发生了裂变。随着高考恢复,时局的变化,也促使这些知青们开始寻找新的人生道路。

大动荡、大迁徙,以及后来的大返城,使得这一代人的经历前所未有地复杂、曲折,许多人的生活具有大起大落和各种悲欢离合的情节,相互之间的命运、前途形成巨大落差。

随着时光流逝和利益分化,逐渐淡漠的共同感情、共同语言,30多年后在回忆怀旧中重返心中,“我们曾经都是知青”的集体认同,让他们重新相聚。

(来源:石门广电局)

(记者:吴爱华)




岁月如梦 理想如画 情思如诗 拼搏如歌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6/17 1:00:19
杨坪剑客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知青(VIP)
文章:79
积分:713
注册:2009年5月12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杨坪剑客

发贴心情
            标题应该是曹市长寻梦重返“第二故乡”?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1 14:54:48
石小妹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老知青
文章:556
积分:4175
注册:2008年9月20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石小妹

发贴心情

“曹娅当年的梦想就是自己在白洋中学当老师,老公当公社的拖拉机手。”那确实!记得当年曹亚老师就给我们说过。

听曹亚老师说,今年的国庆节,她会带领那批一起下放的老知青重返他们的第二故乡石门“探亲”呢,热热闹闹的搞个知青下放40周年的庆典活动,现正在筹备之中。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7/1 19:11:13

 3   3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