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的年代,两只驴和一个人的故事。七十年代,城市知青马杰插队来到某山区参加生产劳动,与当地农村少女彩凤相知相恋。
一次偶然,在山上凿炮眼负伤的马杰被送到公社卫生所治疗。缝针时他见识了麻药的威力,临走顺手牵羊偷了一支麻药和针管,带回村里。
村里养着一头公驴黑六,它不用下田干活,每年只管配种,在村里享有特殊的地位和其他牲口艳羡的待遇。饲养员的工作相对轻松,马杰觊觎许久。
回到村里,马杰悄悄给黑六打了两针麻药,令它暂时瘫软。黑六的“怪病”惊动了生产队队长大莲和众村民,就连兽医也束手无策,马杰又利用麻药过劲儿的时机,佯装治好了黑六。马杰取得了队长的信任,也得到了饲养员的工作。
马杰不满黑六只交配不干活的待遇,对侍候黑六忿忿不平。一天他违反规定擅自让黑六拉车,被大莲队长发现,队长严厉批评马杰,马杰越发怨恨黑六。当晚,马杰鞭打教训了黑六,未料一时失手竟铸成大错……
第二年春天,邻村农民牵母驴来和黑六交配,黑六一反常态,再不发情,难以完成配种任务。经兽医判断,黑六的生殖能力已彻底丧失,只能下地干活。
马杰和彩凤的关系日益亲密,马杰深感幸福,一心想娶彩凤为妻。
黑六犁地拉磨都费劲,脾气又火爆,一次驮村贫协主任进城,半路将人甩下,致其险些丧命。
队长决定杀掉黑六,并指派马杰下手。从未杀过生的马杰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挥下铡刀,杀了黑六。
黑六死后,它的弟弟黑七表现异常。意想不到的是,这头驴竟渐渐表现出了令人讶异的智力和感情。
黑七咬断了支撑牲口棚的木桩,牲口棚塌下,一匹母马被砸死,马杰在倒塌的一瞬钻进井里才得以幸免。
倒棚事故后,马杰被罚修棚、送粪。马杰迁怒黑七,人驴之间的矛盾再度激化。马杰私下里常捉弄黑七,黑七也送给马杰变本加厉的报复。
马杰和彩凤愈发如胶似漆,终于有一天,情投意合的两人难捺激动,偷食了禁果。谁也没想到,黑七竟以自己的方式将酣睡中的他们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并引来村民围观。这对年轻人的爱情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彩凤爹不同意马杰娶彩凤,甚至不许马杰和彩凤见面。彩凤被送出村子,不知去向。倍受创伤的马杰终于爆发,但正当他威胁黑七之时却被大莲队长发现,马杰被免职,又干起了打炮眼的活儿。
黑七仿佛铁了心似地要为被杀的黑六报仇,几次三番欲致马杰于死地,最后为了与马杰同归于尽,不惜自焚。场院堆积的稻草全被黑七点燃,黑七死了,马杰拼死逃脱,拣了条命。但生产队以马杰严重破坏生产资料,致使牲口死亡为名,将马杰移送外地,监督劳动。
十年后,马杰牵着女儿的手,走在色彩缤纷的街上。突然发现前方一群围观的人,原来是在看杀驴,马杰上前想通过自己的方式营救驴,结果被人当场击倒,马杰的女儿大声地哭喊,驴在叫……
拍摄背景
周至老县城是距离西安最远的一个村落,总共只有38户人家。据说这里曾经也是繁盛一时,但因为地处三县交界处,有点“三不管”的味道,所以土匪猖獗,一度十分混乱,致使县太爷都无法忍受,将县衙迁到了现在的周至县城处。而原址留下的一些古老遗迹,也还是因为年代久远且未受到重视,而日渐消失在山群中。
老县城地处秦岭山脉中,四面环山,有片未曾开发过的原始森林,据说其中金丝猴、羚牛、豹子等常有出没,设有太白山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栖息着30余只大熊猫,同时还拥有冷杉、竹叶草等珍稀野生植物。我们在行车途中也常见野鸡、小松鼠等窜于路边,很有原始山林的感觉。老县城民风非常淳朴,村中家家户户之间都非常熟悉,颇有“日不闭户,路不拾遗”之古风。
老县城建于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原为佛坪县县城。县城内保留有许多清代遗迹,诸如用卵石堆砌成的老县城城墙,大监佛庙、城隍庙和文庙等建筑基址以及清朝时遗留下来的赌场客栈等等,更有清代的石碑、石刻二百多件。当地盛产汉白玉,在离县衙遗址不远的地方就有一座白云塔,塔分四层,六面都雕有不同佛像,其整体都是由上等汉白玉砌雕而成,据说是当地一位得道高僧的塔墓。另有文庙遗迹前神道上的三龙戏珠浮雕石刻在全国更是独一无二,它集虎、狮子和麒麟于一体,三者皆为朝天*吼的造型,其细腻流畅的刀法和传神的神态令人叫绝 ……
《走着瞧》:另类的知青电影
与以往的知青电影有很大的不同,电影没有特别强调主角的知青身份,更没有夸张知青生活的浪漫或者苦难经历,而是更真实或者说更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荒诞。
电影《走着瞧》是“70后”导演李大为的第一部电影,他曾执导过《金粉世家》《红粉世家》等多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走着瞧》还入围了2008年东京国际电影节,虽然最终未能获奖,但是得到台湾金马奖主席焦雄屏的好评。电影是根据天津作家王松的小说《双驴记》改编的,是一部集黑色幽默、另类、荒诞、魔幻、还有点恐怖的“后知青电影”。电影打的是知青牌,恰逢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40周年,所以吸引了不少老知青以及他们的后代的关注。可惜电影只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新首都电影院一家放映,而且每天只有黄金时间段放映一场。
我为什么说它是“后知青电影”或者干脆叫“另类知青电影”呢?因为它与以往的知青电影有很大的不同,电影没有特别强调主角的知青身份,更没有夸张知青生活的浪漫或者苦难经历,而是更真实或者说更逼真地再现了那个时代的荒诞。男主人公马杰也许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知识青年,但是他的这些知识和理想,面对现实却显得百无一用,那本被当时青年人奉为人生指南的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那句名言——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最后不过是一个反讽。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理想就是能吃上个鸡蛋,知识就是如何把驴喂好,非常简单,但是看来如此简单的事情,却被主人公搞的一塌糊涂,不可收拾。影片最终演变成了人和驴的战斗,你死我活的报复。人性与兽性在彼此的较量中获得淋漓尽致的暴露和宣泄。看到这里,我不禁怀疑,这就是被我们无数次歌颂和追忆的“无怨无悔”的知青生活么?那个“改天换地”的火红年代怎么会这样?我是相信梁晓声《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里的知青呢?还是相信《走着瞧》里的知青?哪个更真实?几年前我曾看过几部被评论界称为“ 后知青”的小说,刘醒龙的《大树还小》、池莉的《怀念声名狼藉的日子》、李洱的《鬼子进村》等等,他们以完全不同的目光重新审视了知青生活,试图以冷静、客观,甚至是怀疑主义的精神还原那段历史的真相。对此我曾撰文予以肯定,认为在以浪漫主义为主流的知青文学中需要现实主义的声音,需要个人化的叙述。而在这部影片中,除了原创作者王松有过短暂的知青经历之外,其他主创人员大多出生于七十年代以后,而两位男女主角文章和白静更是典型的“80后”。在他们身上完全没有困扰那些老知青们一生的“知青情结”,这种时间与代际的距离反倒赐予了他们客观、清醒地认识那段历史的基础和优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宁可相信《走着瞧》。
不得不说,影片的摄影出奇地好——我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这么朴素纯静的乡村镜头了。这应该与导演出身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专业有关。而男主角文章的演技也值得肯定。这是他的电影处女作,他对人物性格和行为的把握都相当到位,他的神态就是知青年代苦闷的象征。女主角白静则是新人,但是她把农村女孩的淳朴和悲剧命运演绎的非常可信,让人对其将来抱以希望。导演李大为也基本上控制了电影的场面和节奏,尤其驴车将两个昏睡中的偷情的赤裸男女拉回村里那一场戏叫人称绝,现场不时有观众发出会心的笑声。但是,我对驴自焚后追杀马杰那场戏感到有点惋惜,这本来是电影中最重要最壮烈的一次碰撞,虽然那头驴最终被烧成骨架,威武地屹立在院子的中央,令人触目,但这场戏过程本身的内在的震撼力显然没有充分爆发出来。而结尾黄磊扮演中年马杰的那一场,基本可以删去。
总之,这是一部值得称道的小成本电影,在以金钱和票房衡量电影成败的今天,它没有矫情、没有粉饰、也没有功利、更没有虚伪,它荒诞,但却真实,它另类,但却让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