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论坛首页联系我们论坛帮助
>> 广交天下知青,同叙百味人生
搜一搜更多此类问题 
湖南知青天下知青茶座天下知青茶座 → 西塞神游

您是本帖的第 329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西塞神游
一蓑烟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小知青
文章:8
积分:637
注册:2008年2月25日
楼主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蓑烟雨

发贴心情
西塞神游

西塞神游

   西塞山,虽非大岳,却是名山。古往今来有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写了大量的诗词吟唱它。自己从小就从古人的诗词中了解它、熟悉它、想念它、向往它。

   这次,趁去武汉探亲访友之机,终于美梦成真,游览了西塞山。领略到了西塞山明媚空阔的自然风光,诗情画意的想象空间,兴亡成败的历史感怀。

   记得毛主席晚年最后一位侍读芦荻去见老人家时,她看到老人家凄慽病容,心生悲怆,不禁流下泪来。但老人家却问她是否爱秋天?并要她背诵刘禹钖的《西塞山怀古》。芦荻不知老人家的意思,但还是背诵了刘禹锡的诗:“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她背诵到最后“故垒萧萧芦荻秋”时,才猛然想到:老人家虽已垂暮,但思维还极敏捷,由她的名字马上就联想到了刘禹锡的千古诗篇。西塞山的烽火硝烟、成败得失还一直在老人家心头迴荡。

   伟人暮年,病魔缠身,却壮心不已,思绪仍在历史时空中驰骋,在古往今来的兴亡成败中探寻教训得失,为他的事业、为他的人民在操心,不能不使人心生悲壮。

   从武汉经武黄高速,穿过黄石市区,不过两小时车程即达西塞山。

   雨后的西塞山,满山青翠欲滴,空气格外清新。进得山来,一座四柱三门、二层斗拱挑檐的石牌坊横跨路上,正中扁额上 横书“西塞山”三个大字,敦厚稳健、雍容大气,是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的手迹。

   顺着柏油马路徐徐上行,两边树木葱茏,樟树梢开出了米黄色的小花,空气中飘浮着阵阵清爽的花香,令人心醉;拖着长长的尾巴从树林中窜出的灰喜鹊,掠过路面飞往另一处树丛,给人惊喜。此时此刻我们一行人飘飘欲仙,简直就要融化在西塞山这绿色的怀抱中。

   上得山来,天高地阔,豁然开朗。西塞山犹如一尊威武的天神,昂首挺胸屹立在长江之中。滔滔西来的大江直扑天神,然“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莫可奈何,汹涌的大江到此也只得绕过天神,形成一个凸形大弯,继续奔腾东去。

   西塞山雄踞大江之中,遥控东西宽阔的江面,扼守住长江航道,自古以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古往今来在这里发生过一百多次大大小小的战事。多少英雄豪杰在这里演出了一幕又一幕的辉煌戏剧,历史在这里记下了一笔又一笔的沉重教训。

   站在西塞山北峰山巅的“北望亭”,俯看大江奔腾不息,咆哮西来、呼啸东去,不禁心潮澎湃。“北望亭”上的一副对联:“骋怀今古千秋事,放眼乾坤万里心”恰是这时心情的写照。千百年来刀光剑影、烽火硝烟、千里舳舻、万炮轰鸣的画面都从眼前一页页飞过…

   山上有一处山头,四周是一圈垒石,据说是古炮台遗址。台上有三尊大炮,细看却是水泥塑就。就是在这里,发生了西塞山最近、也是最后一场战事。

  一九三八年十月,日本鬼子猖狂东进,国民党七十四、八十二、九十三等三个师扼守在西塞山,与日寇激战五昼夜。中国军人不管活的死的,个个都成了血人,最终重创日寇,体现出中国军人的铁血军魂,展现出中华民族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的不屈意志。

    “至今西塞山头色,犹是当年战血痕。”(明.张居正诗)站在炮台上,抚摸着块块垒石,鼻尖仿佛还能闻到这石头上残留的战火硝烟;抚摸着水泥的大炮,耳边仿佛还能听到隆隆炮声和震天“杀”声;望着迷蒙的江面,眼前还能幻化出那血与火的战斗场景。历史沉重的一页虽已翻过,那国恨、那家仇,岂能轻易忘却?!

   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曾率太平军弃武昌东下,于西塞山下的道仕袱大胜清将向荣的追兵,东进南京。洪秀全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太平天国的京城,建立了天朝政府。然洪秀全们终摔不掉农民沉重的历史包袱。胡虏未灭、满清未除,太平天国内部却先自争权夺利,互相残杀。结果天国成梦,留下千古遗恨。

   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取南京途中,兵败富池口,后虽夺取了西塞山,然大势己去,只得从这里转战鄂南。最终不知他究竞是在九宫山遇害了,还是到石门夹山寺去当了和尚。但在九宫山却留下了千古疑塚,也给中国共产党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以至毛泽东离开西柏坡去北京时,发出了掷地有声的誓言:我们决不做李自成!

   西塞山最著名的战事,还属晋将王濬浮江东下,烧断横江铁练,直取建业(今南京)消灭吴国的战事。刘禹锡那首烩炙人口的《西塞山怀古》就是说的这一场战事。

   三国时,小霸王孙策为报杀父之仇和向西扩张,发兵攻黄祖,夺取了西塞山。孙策死后,黄祖常侵扰西塞山,孙策之弟碧眼小儿孙权三次征伐黄祖,终成霸业,建立吴国。

   孙策孙权兄弟,纵横江东,自成天下,何等英雄了得。然他们的子孙却弱无能,难以守成。特别是继吴王位的孙权之孙孙皓,凶残暴戾、酷溺酒色。晋咸宁五年,当晋将王濬、唐彬浮江东下时,孙晧竟听阉宦岑昏之言,以铁锥沉江、铁链横江欲挡其锋。结果,王濬一把火烧断横江铁练,使得“千寻铁锁沉江底”,孙晧便直落得“一片降幡出石头”。晋灭吴,三国归晋,中国又成大一统。

   西塞山江边矶头上,至今仍有一嵌入岩石中的铁桩,呈黑紫色,中间有槽,旁边还有一锲。据说这就是当年吴王孙皓铁锁横江的遗迹。

   见此桩不胜感慨,遂成菩萨蛮一首:“生子纵如孙仲谋,子孙不肖复奈何?铁桩今犹在,涛声诉千秋。锥练空横江,一炬付东流。基业那堪保,降幡出石头。”(孙权,字仲谋。三国志记:曹操见吴军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

   从北望亭顺山道拾级而下,两边林木茂盛,遮天蔽日,石板山道曲折迂回,盘旋返复,犹如进入时空遂道,走向历史纵深。

   沿山道下到半山,折而向西,山道直通悬岩峭壁之上。挤过仅容一人侧身而过的“一线峡”,山道越发崎岖难行,上是陡峭的岩壁,下是滔滔江水,人只能贴着峭壁、抓紧铁练、踩着岩壁上开凿的仅能容足的蹬道前行。

   途中,一处石壁上镌刻着“玄真子钓台”五个大字,据说这里就是唐朝那个“烟波钓徒”张志和垂钓的古钓台。再往上,蹬道尽头有个山洞,洞很小,最多容两人并坐,这就是张志和垂钓时避风躲雨的“桃花古洞”。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首《渔歌子》,千百年来吊足了无数人的胃口,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绝美的画卷:江南三月,桃花盛开,春江水涨,烟雨迷蒙。雨中青山如黛,江上渔舟泛白,长空白鹭高飞,水中鳜鱼浅游。一渔翁,青箬笠,绿蓑衣,躲在这峭壁上的岩洞里,望着眼前的美景,乐而忘返。这是何等惬意的心境!这是何等美妙的人生!

   “桃花古洞”再往西,顺着人工制作的钢梯下行,在距江面不到十米的岩壁上架着一座钢板栈桥。站在栈桥上,仰望峭壁,峭壁上灌木丛生,开满了一丛丛白色的小花,随风飘来阵阵清香。

   我突然想到西塞山的一景“西塞残雪”。原来,西塞山临江峭壁上栖息了无数鸬鹚,鸬鹚的粪便染白了山岩,不知哪位文人触景生情,为此景起了个极富诗意的名称“西塞残雪”。但随着大冶特种钢厂的建设,鸬鹚们己失去生存环境,早已渺无踪迹,“西塞残雪”己成了画中风景。如今这开满了白色小花的峭壁不正是一幅绝妙的“西塞残雪”风景画吗!面对此情此景,不觉叹道:“素花似残雪,清香野山风。何处觅鸬鹚,迷蒙烟波中。”

    峭壁上还有楚图南先生题写的“西塞山”三个大字,据说每字五米见方,想必气势宏大,十分壮观。可惜灌木遮挡,只能从树丛中看到部分红漆笔划,未能观全豹。设想要能乘一叶扁舟到江中,仰望雄屹江中的西塞山和相得益彰的楚先生墨宝,那会是何等潇洒、何等快意!

   返身东行途中,山道旁岩壁上镌刻着明代进士朱其昌题写的“西塞山”三个大字,每字约一米见方,这和楚先生的题字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继续东行,山道旁唐代龙窟寺的遗址上修复了一间庙宇,但略显破旧,里面供奉的一尊神像也显简陋,一个和尚和两个妇女正在寺前的菜地上施肥浇水,大概是管理这间庙宇的人员。

   这一带地势渐平,临江缓坡上有不少年青人在石板上、在江水中打闹嘻戏,他们陶醉在眼前的美景和灿烂的阳光中,历史烽烟己离他们远去,似乎和他们毫无关系。只有这西塞山依然屹立大江之中,默默倾听着江涛诉说我们先人的成败荣衰。

   再见,令人怀念的西塞山!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6/7 11:28:28
老灯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土胡子
等级:版主
文章:2101
积分:36215
注册:2006年8月19日
2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老灯火

发贴心情

   年轻时读过一首《渔歌子》,咏的是垂钧西塞山景色,印象很深。不知是否此西塞山?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6/7 11:41:45
一蓑烟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小知青
文章:8
积分:637
注册:2008年2月25日
3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一蓑烟雨

发贴心情
正是此山。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6/7 11:52:06
夜深人静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夜深人静
等级:版主
文章:9284
积分:50629
注册:2007年7月24日
4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夜深人静

发贴心情

西塞山,历经唐宋元明清的刀光剑影

西塞山,八年抗战,烽火硝烟铁血军魂

西塞山,千年沧桑,仍如一尊天神,昂首屹立长江之上


来自儿时仰望星空的梦想,梦想的追寻和失落,天空中横亘的星河,光华璀璨却遥不可及。      月光下,宁静的湘江河畔,落水声打破了宁静,惊碎了月影,击碎了无忧无虑青葱岁月的梦……。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6/7 12:23:04

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老灯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头衔:土胡子
等级:版主
文章:2101
积分:36215
注册:2006年8月19日
5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老灯火

发贴心情

   刚读此帖时,大概楼主全文未贴完,尚无张志和《渔歌子》这节,故吾有《渔歌子》是否咏此西塞山之问。

  刚重查一下资料,似有另一说,张志和有名的《渔歌子》咏的是浙江湖州的西塞山?

   

     渔歌子,词牌名,词也叫“长短句”,“小令”。可以唱,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有空格。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

  桃花流水④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⑤,绿蓑⑥(suō)衣,

  斜风细雨不须⑦归。

  【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 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⑦: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日月出矣,灯火不熄,不亦劳乎?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6/7 23:34:02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游客晏生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118
积分:34711
注册:2006年11月14日
6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游客晏生

发贴心情

好久没见一蓑烟雨来茶座了,一来就送上这篇美文,我像跟在你身后游西塞,听你背诗,听你上历史课,好韵味!学习了!拜读了!谢谢!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6/9 16:26:02

请关注《公告活动通知》栏目,里面有新的内容

东方之河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威望:200
文章:4250
积分:101200
注册:2007年4月12日
7
 点击这里发送电子邮件给东方之河

发贴心情

      好一篇历史与文学融入一起的游记散文,读来真是一种享受。

     谢谢!


对自己走过的路从不后悔,最多,在必要时,回头看看.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9/6/9 20:50:49

一帖最多只能发二个栏目,请勿一帖多发!


 7   7   1/1页      1    
湘ICP备05003987号

湖南知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