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了两年多,才六七十斤,出不得栏,村里人称之为“亘古佬。”意思是只吃潲不长膘的老小猪。肖孟兰当时看了一眼木瓢舀出的潲,竟是清汤寡水。当时,她想,这潲能长膘啊。想不到这头“亘古佬”今日交到了她手上,让“亘古佬”长肥出栏是她棘手的头道难题。下午,她正准备离开猪场,德荣走进来,他手中拎着一方赭红色的磨石。这是大冲谷才能找到的石纹细密的天然磨石。他说:“我看到桂香嫂在猪场用的磨石,已经磨得凹进去,不好磨刀了,昨日打猎过大冲谷,看到这方磨石带了回来。”他一边说,一边把手中的长方形磨石放在原来放磨石的地方。“你先试试看,每天要剁许多猪饲料,刀会很损的。”
肖孟兰心里一热,看不出,他还这么细心。自己刚到猪场,还来不及想到的,他已想到了,“谢谢你,德荣哥。”她心存感激地说。
“没什么。”德荣说:“以后猪场有什么事,我帮得上忙的,你直管说。”
猪场除肖孟兰外,打烧柴、种饲料的是一个叫大苟的中年男人。大苟四十七八岁,家中只有一个老娘,妻子早年误吃林子里的毒菌死后,没再续弦,拉扯大了一女一男。女儿已许配给了农机厂一位工人。女婿颇懂事,女儿有孝心,不时捎上东西来看望他,或者接他去女儿那边住。小崽在农场中学读高中,用功读书的崽是他此生的骄傲。
大苟是个耿直的汉子,不多说话,听不得疯言怪语。他一直与桂香不和。他说桂香很阴损,太自私,队里薯块炸裂土垅,红薯送进猪场时,她总拣大个的煨在灶膛里自个吃,她的伢妹细崽一个个都来猪场玩,桂香常拿煨熟的红薯给她们吃。大苟向年旺反映了此事,桂香知道后,反告大苟出工时在岭上放为自家砍生柴。大苟气极,说桂香诬告,岭上的柴是他假日砍的。桂香是年旺堂兄的婆娘,大苟是年旺的远房新戚,两人争来吵去,常常不了了之。大苟几次闹着要回队里出工,但都被年旺回绝了。他知道自家堂嫂依着性子行事,再换个男人,也注定和桂香合不来。这天,德荣刚送完磨刀石离去,大苟挑着一担湿柴进了猪场。
肖孟兰见大苟大汗淋漓,待他码好柴后,给他递过一张矮凳,说:“大苟叔,累了,坐下歇歇。”
大苟坐下来,用家织布衣揩揩额上的汗。心里默神,还是孟兰体恤人。
肖孟兰说:“今年队上要求的牲猪出栏数蛮大,你是老贫农,又是老经验,猪场喂好猪,缺了你的帮衬是不行的。我刚喂猪,今后还得你多多帮我。”一席话说得大苟心里热呼呼的。
肖孟兰又说:“喂猪没巧,栏干潲好。靠过去那样,清汤寡水是喂不好猪的。我想建议队里挖个水浮莲池种水浮莲比水浮芦营养价值更高,二者营养价值高,猪也爱吃。”
“水浮莲好是好,在田里没法过冬。”大苟说:“其实我也想过养水浮莲。”
肖孟兰兴奋地说:“永济亭边的石崖下有一口冬日冒热气的洞子,还有温水,水浮莲冬天就搁那越冬。天气一暖就再取出来放进莲池里发棵。”
大苟笑了,“好是好,不过年旺长肯不肯拨块水田养水浮莲,那不一定。”
“试试看。”肖孟兰胸有成竹地一笑。她今天发现,平素只闷头干活,难得在猪场落坐的大苟对养猪充满了热情。“大苟伯,我知道在祥林村就你的南瓜种得好,我在朝阳队时,就知道知青食堂常去你家买南瓜。你种的柿饼南瓜又大又甜,还粉坨坨的。”
大苟听得舒舒服服的,眯着小眼睛笑起来。
“大苟伯,猪场后面不是有片向阳的荒坡么,那里土质也不差,我想让那片坡地种上南瓜,你说行不,不过,我只是想法,成不成,还是你说了算。”
大苟笑起来。他种的南瓜养人,难道不能让猪长膘吗?他对肖孟兰说,“你说种南瓜,我就种。”
几天后的一天上午,大苟在一块田里筑水浮莲池的田埂。肖孟兰喂完潲后,扎高裤脚,也提着一把大挂耙来帮忙。
大苟问肖孟兰,“你怎么让年旺舍得拨这块肥田给猪场的?”
肖孟兰说:“软磨硬缠嘛,我说年旺,你要猪场为队上里养好猪,那得拨块水田给猪场种水浮莲。我一天去他家两回,两天去四回。后来,连年旺婆娘都帮我说好话呢。”她边说边咯咯笑起来。
大苟觉得猪场早换上她就好了。他还发现,肖孟兰笑的样子很好看,不像桂香那张人见人烦的脸。
肖孟兰到猪场的第二个月,公社召开畜牧工作现场会议,时间一天。上头要求生产队派一名副队长和主要饲养员参加。年旺说,肖孟兰你一人去足够了。肖孟兰是背着小云去开会的。为了不影响喂猪,她开会这天的潲是去开会前熬好的,她让大苟在潲冷后帮她喂猪。会上,公社领导对公社发展万头牲猪造势很大,也格外重视对基层猪场饲养员的培训,这让肖孟兰开了眼界。她一回队,就咋咋呼呼说开了。她告诉年旺,祥林村的猪场要跟上形势,增加出栏猪,得化大气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逐步实现良种化。她说:公社领导推介周边农场的长白猪场,那边喂的都是瘦肉型猪,个头有八九尺长,像条壮水牯,出口一条猪能换一台小轿车。人家还从国外引进约克夏、巴格夏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一只只,都肥肥壮壮的,能长到四五百斤。祥林村没条件,养不了长白猪、约克夏、巴格夏,但可以养杂交猪。杂交猪也能喂到三四百斤左右。她还当场和那家猪场的场长说好,以后他那儿买杂交猪,价钱绝对便宜。你没见呀,那些杂交猪,毛白肉红,骨架大,肉墩墩的,很快长个。第二是多种饲料,采用生饲料喂猪。这次好几个猪场都采用了生饲料喂猪。什么国外引进的象草呀,南瓜呀,菜叶呀,红薯藤呀,都鲜活的洗净往栏里丢;一天要丢好多次。那些杂交猪,一天能长一斤多,仔猪半年都能出栏屠宰或出口。不过生饲料喂猪,要靠多种饲料。她建议队里多插几亩红薯。冬天把红薯和干藤叶留得足足的。肖孟兰由于情绪激动,语速很快,像子弹连发似的,临末,她怕年旺忘记,又重提去买杂交猪仔的事,说生饲料喂猪就从那批杂交猪仔开始。
“行。”年旺有些招架不住。他忽发奇想,“队上一只母猪跑了,一只母猪不行,就从那批杂交猪中留两只做后备母猪。怎么样?”年旺显然被肖孟兰的一番话打动了。
“还是队长英明。”肖孟兰的心情绪不亚于打了一场大胜仗。
德荣自从给肖孟兰送过磨刀石以后,晚上来猪场帮肖孟兰剁青饲料的日子多了起来。他第一次晚上来猪场时,有点腼腆地说:“猪一天天肥壮起来,尤其是喂生饲料的猪吃得更多。所以我来帮帮你。”
肖孟兰什么也没说只是笑笑,默认了他来猪场帮忙。
猪场有两把沉重的菜刀,正好两人一齐剁。德荣虽男人一个,但猪草剁得碎,也剁得快。隔两三天,他便会在天井里给肖孟兰磨菜刀,把两面刀口都磨得很平,很锋利,不像肖孟兰自己磨菜刀那样,求快速而把刀口磨得陡而利。那样的磨刀法,剁一天猪饲料,刀就钝了。德荣来到猪场,会带来煮熟的苞谷或者煨熟的红薯。那黄森森的苞谷棒,又甜又粉的红薯让小云格外快活,他还不时耐心地逗小云玩,表现出一份慈祥和爱心。肖孟兰少有时间砍柴,德荣会悄然码些干柴棒子在她的火塘边。肖孟兰道谢时,反而使德荣有些脸红,她也就不再为此道谢了。
一个春光温煦的上午,德荣赶着牛车,带着几只大竹猪笼,随肖孟兰去晨光猪场进购杂交仔猪。肖孟兰坐在牛车上,那头脊平腰圆宽臀的黄牯子遮住她的视线。她这是第二次坐德荣赶的牛车了。第一次是德荣赶牛车去公社医院接病愈的她回祥林村。
“你喂的猪比先前时候好多了,我觉得干就要干个样儿出来。”德荣一边说,左手往右提了一下牛绹,让牛牯偏右一点,走到较平坦的路中央。
“你也这样想?” 肖孟兰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知音。
“许多人习惯了按老套套养猪,要改变它,决非一朝一夕,”德荣说。
“我想了许多,谁叫我们多读了几年书?读了书,有了知识要用到实际中的,”肖孟兰说。
过了一片青苍的茶山,是邻队的田峒,七八头水牛正在水田踏起“哗哗”水声,扶犁人在后吆喝着,齐膝高的金黄色油菜花,随着牛的疾走,犁铧的闪动,压进犁坯里。两人都在想着自自的心事。临近中午时,两人回程经过这片菜花田时,铺满的菜花田已关满了丘丘春水。看得见祥林村时,肖孟兰还在回想在晨光猪场捉仔猪的情景:当她去捉那看中的仔猪时,好不容易抓上它的双脚,仔猪一抖动,绵软的身子一挨着她,手一软,仔猪又跑了。而德荣却抓一只,是一只,任猪怎么踹,怎么蹿,都挣不脱。德荣提起就往猪笼里塞。他的双手那么有力,虎虎实实的身板那么剽悍。到后来,她干脆指挥德荣抓猪,她指哪只,秋旺抓哪只。
牛车快进祥林村时,德荣说:“要喂好猪,种好饲料是头等的事,除了做大苟的工作,年旺那里的工作也很重要。队上的那些果园里也可间种些红薯、洋苋菜什么的。队上收红薯,猪场可以收薯藤。”
“嗯,”肖孟兰点点头。
“你这次抓回的十几只杂交仔猪,不继续准备丰足的猪饲料,不解决栏干,同样喂不好。你是看到了的,晨光猪场的猪,吃潲有吃潲的地方,拉屎尿是拉屎尿的地方,栏里干爽得很。”德荣说。
“我回去准备建议年旺把猪栏改装一下,上面垫枞木板,从墙洞里往外出猪粪,栏板用冲洗的解决干爽的问题。”
“许多双眼睛在看着你呢?”
“我知道的。就说这十几只杂交仔猪吧,喂得不好,也会像桂香嫂喂的亘古佬一样。”
“你会把杂交仔猪喂好的。”德荣真诚地说。
肖孟兰向德荣投去自信的眼光,“我会的。”
晚上,德荣帮肖孟兰剁完薯藤后,把剁散的碎薯藤稍稍扒拢。肖孟兰在去屋角拿竹扫把时,看见一条灰褐色,长尺许的蛇蜷缩着,她蹲下来,拿起一根小木棍照蛇打去,刚举棍,那蛇便闪电似地跳上她虎口咬了一口。她马上感到针扎似地剧痛,转身对德荣说,“我被蛇咬了。”
德荣捧着肖孟芳的手一看,只见右手虎口上有两个细小的牙印。他问清肖孟兰蛇的大小和色泽后,说道,“你被剧毒的蝮蛇咬了,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