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楼
永兴潘家园,苏仙外婆家
新报记者 黄孝纪
苏仙岭,原名牛脾山,因传说中苏耽在此得道成仙而闻名遐迩,被誉为天下第十八福地。传说中,苏耽没有父亲,那么,苏耽的母亲姓什么?苏耽的外婆家又在哪里?
历史上永兴曾有个苏仙观
4月27日,在永兴县水电站北岸的山下,永兴原统战部长、文史专家谭全刚告诉记者,眼前的这座苍翠的小山就是永兴历史上有名的仙母山,山巅曾建有苏仙观,建于唐开元年间,为旧时永兴十二景之一,山下的一块平地就是潘家园,为苏仙母亲出生之地,如今这里已被建为永兴便江风景区的旅游码头——潘园码头。
当地老人邓庆文兄妹回忆,苏仙观建在苏母山顶上,史称上观,是道士居所。房子有十数丈见方。房内有厅堂和两边厢房,厅堂后侧有厨房和杂房,大门门楣书刻“苏仙观”三个大字。厅堂正面供奉着苏仙和道家神像。因家住附近,小时候经常跟随母亲到苏仙观烧香谒仙。苏母山山脚还有一处道观,名“雷坛观”,史称下观,为道姑居所,旁有一岩洞,名为“问仙洞”,洞口崖壁上横刻着一尺见方的“问仙洞”三个字,且刻有“问仙洞,洞问仙,问来问去问神仙”的民间谚语。苏母山旁边有潘家园,据传是苏耽母亲的居所,还有韭菜园,历史上叫“潘园仙韭”。 此外,这里还立有一块“寿”字碑,相传“寿”字为汉武帝宠臣东方朔所刻。那时,这里风景优美,如诗如画,经常有游人前来游览。一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因在此处建设永兴水电站,这一系列的历史文化景点才遭到彻底的毁坏。
文献记载苏仙外婆在永兴
关于苏耽得道成仙以及苏母潘氏出生永兴县的传说,晋代葛洪的《神仙传》、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宋代李昕的《太平广记》、明代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和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以及历朝历代的方志中均有相关记载。
清代《永兴县志》记载:仙母潘氏,邑人(记者注:即本县人),汉苏仙之母,许聘郴人某,未归夫亡,誓死糜他,遂归执丧礼,事姑尽孝。一日浣衣江滨,五色苔绕足,弃而复绕者三,母吞之成孕,尔月生男,偎之牛脾山洞中。七日,母往视之,白鹤翼之,白鹿乳之。母始收养,长就乡塾,师问其姓名,曰无,见门外人耽禾以草贯鱼囚,自命姓苏名耽。常遇异人授以仙道。一日告母,上帝来招,耽欲去矣。母曰:汝去吾难养。乃固封一柩遣云:扣之随所需而得。明年郡省大疫,庭前橘叶煎水,可取以疗众,亦足借供甘。语毕,云端见旌幡冉冉前导,跨鹤飞升而去。母百余岁无疾而终,后人称为仙母元君。至今邑城东潘园故址上建苏仙观,相传有仙韭遗种,采之不易得云。
明代地理学家、大旅行家徐霞客途经永兴时,在《楚游日记》写道:碑言苏仙事甚详。言仙之母便县人,便即今永兴。浣于溪,有苔成团绕足者再四,感二成孕,生仙于汉惠帝五年五月十五。
宋代李昉的《太平广记》中更是记载了一则苏耽到永兴买鱼给母亲吃,并在市场上遇见舅舅的趣事:先生常与母共食,母曰:“食无鲊,他日可往市买也。”先生于是以箸插饭中,携钱而去,斯须即以鲊至。母食毕,母曰:“何处买来?”对曰:“便县(记者注:永兴县古称便县)市也。”母曰:“便县去此百二十里,道途径险,往来遽至,汝欺我也!”欲杖之。先生跪曰:“买鲊之时,见舅在市,与我语云,明日来此,请待舅至,以验虚实。”母遂宽之。明晓,舅果到。云昨见先生便县买鲊。母即惊骇,方知其神异。
民间呼唤发掘历史地域文化
据谭全刚先生介绍,永兴苏仙观,与郴州苏仙岭的苏仙观同宗同源,皆由苏耽(生于汉惠帝五年,即公元前190年五月十五日),于汉文帝三年(公元前177年)七月十五日成仙的传奇故事而起。唐开元19年(公元731年),唐玄宗李隆基令桂阳郡太守整修苏仙庙宇,永兴苏仙观亦因苏母潘氏系永兴便江潘家园人氏应时而建。千百年来,永兴苏仙观中长年供奉苏仙塑像,经年香火不断,历代朝廷官员和文人学士路过便江都要入观朝拜,留下了许多相关诗词和文章。宋朝丞相罗汝楫在登临永兴苏仙观的五言古风中写道:“绛节回白马,青书收赤龙。仙人在何许,烟霞琐晴峰。荒祠冠其岭,千古凛灵浮。粉墙尘悬网,石凹苔钱重。我来款遗像,再拜虔且恭。檀烟浅云白,敬粥浮新浓。世事非所期,真游誓相从。云轺几时来,微风韵寒松。”明朝兵部郎中李永敷(永兴人)也留下了关于永兴苏仙观的美好篇章:“参差楼阁俯群山,访胜重来晓扣关。望眼远回三楚外,吟怀清绝万松间。瑶坛地回烟霞近,石洞云深岁月闲。淹坐不知归棹晚,数声鱼唱起江湾。”
谭全刚告诉记者,近年来,永兴民间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热衷于传统地域历史文化的发掘整理,作为永兴最古老、最具有人文气息的遗迹——永兴苏仙观系列古迹的发掘恢复工作更应该尽早列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上来。
这个山头,曾是千古胜迹永兴苏仙观系列景点所在之地,山下就是传说中苏仙母亲和外婆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