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凤莲: 经典诵读对儿童成长作用的研究课题情况汇报
邱凤莲
经典是人类思想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个民族泱泱文化的源头。它历经岁月的淘洗,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它传递着跨越时代的人文思想,也传递着人类共同的真善美的精神。经典作品具有巨大的艺术魅力,是母语表达的代表之作。罗曼·罗兰曾说过:“一个民族的政治生活只是它生命的浮面;为了探索它内在的生命——它的各种行动的源泉——我们必须通过它的文学、哲学和艺术而深入它的灵魂,因为这里反映了它的人民的种种思想、热情和理想。”所以说,儿童诵读经典,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继承,同时通过诵读咀嚼我们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精华,探寻语言的源头,可得到多方面的滋润和营养。
为了更方便下面的叙述,我想首先和大家说明的就是我们提倡诵背的经典不仅仅指传统文化的经典,不仅仅指唐诗宋词,指诸子百家,也有现代的优美诗歌、散文,有我们世代相传的童谣民歌,还有外国的部分作品。因为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征,所选多为诗性文本,以及一些易于记诵的琅琅上口的篇章片断。
其实目前,西方一些国家也提倡孩子读荷马史诗、圣经等经典作品,美国还有一些学校,教学内容基本以西方经典为主,其他科目略学或不学。在华语领域,是否应该让孩子诵读经典的问题,讨论很多,争论也很多,实际上,就传统经典而言,自新文化运动以来,我们读经的传统已经断了将近一百年,这一百年,由于受到狭隘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甚至把背诵传统经典看成是落后蒙昧的。
但是如果现在的孩子完全不读经,不知道传统文化是什么,不知道传统文化向哪个方向走,这难道不是蒙昧?虽说传统经典中有一部分东西不适合今天的孩子诵读,但是如果我们因此丢弃所有的经典,则是不明智的做法,那等于丢弃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对孩子来说,要学习母语,读传统经典是一个必需的过程,它不仅让我们的传统可以有所依托,有所附丽,不仅可以让孩子在诵读这些蕴含着千年历史的语句时,在心灵深处和古人对话,它还可以让孩子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咀嚼我们传统文化的精华,探寻母语的源头,吸取传统的营养。这是超越时空的,这也是超越所有的这样那样的人为界限的。想一想,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些传诵千年的篇章,如果我们满眼都是洋装、洋文,我们靠什么来认同我们的民族文化?靠什么区别于别的国度?何况我们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的经典,恰恰都可以成为我们孩子的根基中最闪亮的部分。所以,我们的想法是,诵读经典是应该的,也是必需的。我们是中国人,中国人不能不知道孔子、孟子、老子,不能不知道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能不知道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随着社会的发展,让孩子诵读经典的呼声重新在全球华人中得到响应。
目前在台湾“读经”的孩子已超过百万,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孩子加入到“读经”行列。1998年,南怀瑾先生领导的“香港国际文教基金会”将“读经”引入大陆,与此同时,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也发起“古诗文诵读工程”。 扬州地区早在1990年,就在陈秉章老师的领导下,开展了古诗文辅读实验。 2000年以来,“亲近母语”儿童阅读研究中心也身体力行,选择适合孩子读的经典,先后编写出版了《经典诵读》、《小学生经典阅读》等教材,引导儿童诵读经典,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经典诵读教育对儿童成长的作用已经越来越得到更多人群的认同。
但是,目前来说,这种认同还停留在表层,依赖着一些专家的宣传、鼓动,甚至还有很多人对诵读经典持观望、甚至怀疑、反对的态度,不管争论如何,既然已经引起争论,至少说明这件事情目前已经有人在做,而且这件事情已经成为公共话题。这应该是一点进步了。
争论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对孩子读什么样的经典存在争议。这一点,在十五期间,“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已经做出了尝试和选择,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传统经典都是适合孩子读的,我们提倡诵经,并不是就将四书五经,将古人所学一股脑儿全塞给孩子,而是给孩子量身定做,选择适合他们读的国内、甚至国外的传统或现代经典作品。本课题将在这一方面继续作出探讨和研究;第二,人们对诵读经典对儿童成长的实际作用持怀疑态度。有人担心孩子读不懂,有人则干脆怀疑读了有什么用、或者有什么反面作用。其实读不读得懂经典,没有必要担心。第一,我们在给孩子读传统经典的时候,遵循的是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不要求六七岁的很小的孩子读大段的古文。是慢慢往上长的。第二,虽然孩子一下子还不可能全明白,但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的句子想必大家还记得,好像这并不妨碍陶渊明成为一个伟大诗人。实际上,孩子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所谓“会意”,是不需要字字详解的,只要大概领略也就可以了,在他逐渐长大的岁月里,这些早先积累的东西,会慢慢反刍,慢慢转变成他语言的营养。
所以本课题将就诵读经典对儿童成长的作用作具体的研究,以期得到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让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精华有所依托、有所延续,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根基。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要求,并且课程标准对于每个年级段都作出了具体的诵背要求。而从孩子的生理特点来看,在12岁以前,孩子的发音器官达到灵敏的极限,这一年龄段的孩子语言模仿能力、记忆能力也特别强。听读、熟读都能够促进他们的记忆和积累。同时,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学习语言时,运用音乐、节奏可以感到松弛、愉快和满足,产生兴奋的情绪,达到长时间记忆的目的,就是现在成人回想儿时趣事,也是韵律优美的歌谣、韵文最为记忆深刻。所以我们给儿童诵读的经典作品大部分都选择了一些押韵的诗性文本和一些琅琅上口、易于记诵的经典章节。让孩子在快乐的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韵律,积淀良好的语感,培养对母语的热爱。
现代科学表明,朗读时声音的振动能够转化为大脑的运动。生物发出的声音一般都是向外发送的,但是朗读和背诵时,它所产生的振动音能够与大脑深层部分发生共鸣,从而在大脑深处引起变化。朗读和背诵也都能够引发潜意识。大量反复的朗读能够让人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无我状态,注意力完全集中,意识达到统一,记忆力得到提升。
熟读成诵——从古至今,这是人们一直沿用的非常实用的学习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诵读的作用。古人读经,用的也是 “恭熟忘合灵”的五字心诀,其中的“熟”指的就是熟读成诵。这些都说明,诵读经典,是从古至今人们一直沿用的便捷、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我们通向慧识的一座桥梁。
在我们学校,诵读经一直坚持做着,我们读经的时间,一般是安排在早读课和课前两分钟。(举例我自己的班级,用的是亲近母语《经典诵读》的教材,每周一段或一首,早读课、课前,还没有《日有所诵》补充泰戈尔诗选、现代诗歌,有一段时间,班级里面兴起了诵背的热潮,正好我班在读三国,有几个孩子居然一段一段的去背三国,没有人提这样的要求,我也没有阻止他的热情。)2004年第一届论坛,我们自编、自导、自演的经典诵读剧目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赞誉。
我们就这样一直走着,诵经典、读名著,去年我的一届学生毕业的时候,我写了一篇文章叫《花开了,我们分别》,收在我的那本《大声读给孩子听》里面。我教那个班级三年,就这样一步步走过来,有好几个孩子由于没有接受过语言启蒙,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好,但是就这样熏呀熏呀,等到他们毕业的时候,很多孩子的作文已经写得相当不错,还有一部分孩子有了较大的飞跃。我想这一切还是应该归功于诵经典、读名著,我们是播种的人,我相信,只要是一粒饱满的种子,我们给他适宜的土壤、环境,哪怕他沉睡了一个冬天,哪怕他错过了一个春天,总有一天它会发芽。我想,我们经典是永远的,咱们的诵读也应该口耳相传,永远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