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镇的早晨
聪聪米奇
2009年的4月底与一群姐妹在乌镇小游二天一夜,以下小记与喜爱乌镇的朋友共享。
梦醒,窗外晨雾中,影约可见对面堤岸,缕缕垂柳在河面上舞动。起身走在用青石铺就的小巷里,浓雾慢慢向我笼来,湿了围巾、润了发稍。
拥着雾走,一支粉红色的月季花从镂空的桥栏里伸出头,淡淡的香随雾飘去。我伏下身,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清新的空气夹着甜甜的花——啊!心旷神怡。拾阶而上,两个早行人已在在桥上拉开了三脚架,正在调整焦距。顺着镜头望去:笼阁分明的飞檐,黑瓦,白墙,拱桥、错落有致的交织着,在古树、乌藤、野花的衬托下,似一幅水墨画在清晨的浓雾中慢慢展开。
起风了,桥那头院墙上细小的藤蔓在晨风里摇摆,藤上的绿叶像一只只欲飞似飞的小精灵让你心生梦幻。
转过长满藤蔓的院墙,一颗大树斜斜的倚在石桌旁,巨大的树冠一半垂在河面,一半留给了小路。我尽量放轻脚步,还是惊醒了树上的鸟,几声好听的骊歌,抖落一地的露珠,腾空而去。
乌镇有路的地方就有河,有河的地方就有桥。桥总是与长长的廊棚紧抱在一起。廊棚靠里边多是店铺,靠水的一边是与廊棚一样长的靠椅,当地人叫美人靠。这椅的靠背比我们平常的椅背更往后靠一点。望着对岸被晨雾笼罩的乌篷船,遥想当年穿着蓝布花衣的少女也是这样坐依着,双臂圈放在靠上,小手托着腮,两眼望穿秋水的盼着出征的他?还是晚归的他……?摇着橹从乌篷船里走出来。
不管是什么“靠”,倒真是方便了游客,走累了或坐或靠,很是惬意。只是如今已看不到担着藕,提着菱角沿街叫卖的市井图了。
过廊棚穿小巷,小巷深处青砖铺就的广场拾级而下就是清水河,河堤绿树婆娑处栓着条乌篷船,上面吊着的一对红灯笼,随着小船的晃动时隐时现。咋一看还以为是两只热恋中的火烈鸟。
广场旁是园庭深深的高墙宅门,一股特有的醇香味从禁闭的门缝,从院墙上面飘过来。哦!这里昨天我与姐妹们来过,是酱园。制作酱最重要的一道程序就是发酵。我曾经去过湘西酒鬼酒厂,也是这样的味,隔着十几里地,坐在火车上都可以闻到。
酒和酱也些隔着十万八千里,但对于我来说都一样,就是一个醉字了得。
这酱园在乌镇也是一道风景,墙上长满了爬壁虎,巴掌大的叶子绿油油的,合着满园的醇香还是一个醉。想起昨天姐妹门被这堵墙所惑,一个个把自己装扮成爬墙虎,一字排开作爬墙状,禁不住笑出声来。嘻嘻嘻……一串串,笑声把自个吓了一跳,也把宁静的早晨笑醒了。
晨雾慢慢散去,乌镇逐渐的清晰起来。静了一夜的古镇,小巷深处传来了扫地的声音。有人家已经在卸落门板,乒乓的声音在小巷里此起彼伏。挎着相机的游客,陆陆续续的出现在大街小巷,或桥上桥下,或码头船上。春天的早晨乍暖还寒,可见四处流动的颜色斑斓的防寒衣;也有贪靓的姑娘,穿着超短群,一双高跟靴蹬蹬的,响在古镇的青石板上。
远见炊烟了了扶风而上,想起店主为我准备的有当地特色的早晨,仿佛闻到了定胜糕的甜香,不禁加快了回去的脚步。
乌镇美、乌镇的早晨更美。但愿——良辰美景春常在,不辞长做乌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