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趣事(五)——杨梅
进入梅雨季节,天气已经非常暖和,只是一连多日都是毛毛雨,雾蒙蒙的,水雾飘到身上,虽然不会浑身湿透,但是脸上、手上总是湿漉漉的,很不舒服。
内牛牯是邻居舒振发和满妹的大儿子,在团里设在庵堂的小学里上学。振发一有时间,就到知青家来坐一坐,满妹常常来告诉我们干家务,帮我们做做事,内牛牯虽然年纪小,却和我们相处得很好。
这天,内牛牯背着一个大鱼篓跑来了,笑嘻嘻地对我说:“走!摘杨梅去。”
我在长沙就吃过杨梅,是商店里买的,一毛钱一斤,只有指甲盖大小,果核外面薄薄的一层“肉”,吃一颗,酸得要命,吃一次,决不想吃第二回。所以对杨梅毫无兴趣,故意找借口说:“我冒得鱼篓子,不去。”内牛牯什么也不说,转身就走了。
不一会,内牛牯又从家里跑来了,除了背的,手上还拿了一个更大的鱼篓子,热情地说:“够不够?我家里还有。”我被他的热情感动,不去就有点对不起他了。
说老实话,下乡半年多了,总是听乡亲们说杨梅好吃,却有些不以为然——心想再好吃也是杨梅,再好吃也总是酸的,况且至今我还没有看过大的杨梅树,没有看到过树上的杨梅是什么模样。
开门见山,抬头见山,就是不知道杨梅在什么地方,内牛牯自告奋勇在前面带路。
转过几座山,内牛牯带着我顺着一条小路走进一个山沟,进去不久,内牛牯指着雾茫茫的山沟里说:“看!那就是杨梅树。”
走到跟前,我被这里的景象惊呆了,整个山谷里全部是巨大的杨梅树!粗大的树干从低处就分杈了,树枝非常粗壮,树冠像一把把巨大的伞,每一棵树都是果实累累,很多树枝已经被压得触到了地面,杨梅都有荔枝大小,跟原来看过的杨梅比,简直是硕大无朋了。而且这里的杨梅有粉白色、粉红色、梅红色、大红色、乌红色......随便摘一颗放到嘴里尝尝,好甜!在这之前,我只知道望梅可以止渴,想一想腮帮子都发酸,从来不知道杨梅也有甜的。
内牛牯不停地催促着:“快点!快点!到上面去!”我一边含含糊糊地答应着,一边不停地把触手可及的杨梅往嘴里塞。
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山谷里很安静,没有鸟叫,没有虫鸣,周围是无数的杨梅树。杨梅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树枝分杈低,树皮呈白色,光而不滑,显得很干净,我索性爬到一棵大树上,找一个合适的树枝上舒舒服服地半躺半坐着,把近在嘴边的杨梅一颗颗地塞进嘴里,顺便把伸手可及的树枝拉过来,把杨梅摘下放进鱼篓。
内牛牯还在着急地喊我:“快来!快来!到这里来摘,这里的好些。”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杨梅,嘴里塞得满满的,哪里有空哦?我只是敷衍着:“这里有嘞,好多八多!”
吃饱了,鱼篓子也装得沉甸甸的,我跳下树来,又选不同颜色的杨梅各摘了不少,搞个品种齐全,也让家里没有来的知青弟妹们开开眼。
内牛牯下来了,看了看我的鱼篓子,说:“不算太少,还摘点啵?”我已经心满意足了,说:“够了!够了!留点大家摘吧。”
回到家里,大家一看,都非常惊奇:“啊,好大的杨梅呀!”仔细看看杨梅都很干净,也来不及用水洗了,迫不及待拈起一颗放到嘴里,小心翼翼地咬一口,越发惊奇:“好甜!一点都不酸。”知青们都围着这个鱼篓子,这么大、这么甜的杨梅,这么小的核,谁都没有见过,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
内牛牯又来了,大家也喊他吃杨梅,内牛牯拈起一颗杨梅放到嘴里,咬了一下,“呸”的一声吐出来,说:“不好吃,好酸!”知青们不高兴了,故意七嘴八舌挖苦他:“什么酸的咯,甜的嘞!你会吃杨梅不啰?”
内牛牯还是个孩子,平时对知青都非常尊重,从来不和我们顶嘴,只是尴尬地笑着,转身回去了。
不大一会,内牛牯又从家里跑来,手里提着他自己摘的那一鱼篓子杨梅,往我们桌上一放,说:“你们尝尝我的杨梅。”有人拈了一颗放在嘴里,大家都盯着他目不转睛,看着他抿了一下,看着他慢悠悠地嘴嚼着,不慌不忙地把核吐出来,然后美美地咂咂嘴,说:“是比我们的还要好吃些。”于是所有的手都伸向了内牛牯的那一篓子杨梅,我摘的杨梅立刻就滞销了。我也尝了内牛牯摘的杨梅,确实比我摘的更加好吃,甜得蜜蜜的。可惜开始在山上时吃得太多,已经无法狼吞虎咽了。
经过内牛牯的解释才知道:那么多的杨梅树,哪一棵是甜的,哪一棵是甜而微酸的,团里的男女老少人人心里清清楚楚,决不会弄错。人们上山,一人一个鱼篓子,根据各人不同的口味,自由选择。一般来说,男人和孩子爱吃甜的,女人爱吃甜中略带酸味的。内牛牯在杨梅山谷里一直往前走,后来又一直叫我过去,就是要我去摘那些最甜的杨梅,可惜我不懂这个秘密,又太容易满足,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看着我们一边吃杨梅,一边吐核,内牛牯又纠正我们:“吃杨梅不是这样吃的。你们看,要这样吃。”只见他拈起一颗杨梅扔进嘴里,三嚼两嚼,连核一起吞下;又扔进一颗,嚼几下,又连核吞了。说:“你们那样吃,是很难吃饱的。”学着内牛牯的样子吃杨梅,速度果然提高了许多倍。
第一次听说吃杨梅还要吃饱的,恐怕只有在这样的地方和这样的杨梅,才有可能说吃饱的。——看来,真正不会吃杨梅的不是内牛牯,而是我们。
看见我们爱吃杨梅,内牛牯毫不吝啬地说:“都给你们吃,明天把鱼篓子给我就行了。”说完就高高兴兴地蹦蹦跳跳着回家去了。
山里的孩子,不善言谈,可是他们却是那样的纯朴,可爱。
前几年,团里的舒振永到长沙来了,给原来下放在老团的长沙知青每人带了一箱木洞杨梅。这是振永特意跑到著名的木洞杨梅的原产地——坳上镇木洞村,亲手一颗颗从树上摘下来的,然后用专用的泡沫保鲜箱装好,千里迢迢从靖县送到长沙。几十年了,乡亲们没有忘记我们,仍然对我们是那样的情深意重,我从心里感谢乡亲们,也深深记得我们在山里第一次摘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