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夫斯基:你好!
见几次面一直没机会长谈,我以前读过你的文章跟帖很少,见谅因不甚了解,今天我读完你《给作者的信》一文后,觉得要好好跟帖,干脆在网上发封信算了,一是要尊重你的劳动,二是我们之间的距离逐渐变近了。
总的感觉是:你对俄罗斯的印象很深,特别是在那一切贫乏的年代,它不但吸引着你,而且已融入了你的整个人生,使你成为一个思想性很强的人,也是一个拓宽了视野能放得下一切的人。对吗?
的确,你对苏联(俄罗斯)的赞誉是有道理的!我从小就受其影响甚大,文革前我看过许多它的小说、剧本、电影和油画。高考前也做过它的历届高考试卷,对它也特别有感受!它的文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一个国家或民族像苏联作家那样深感忧虑地描写人的命运和人类赖以存身的大地的命运 ,作家队伍之大 ,作品数量之多 ,形成人类思维倾向……作品以性格描写和心理刻划见长,如:
《上尉的女儿》、《别尔金小说集》、《叶甫盖尼·奥涅金》 普希金 、
《钦差大臣》 果戈理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克莱采奏鸣曲》、《伊凡·伊里奇之死》 托尔斯泰 、
《处女地》 屠格涅夫、
《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不合时宜的思想》 高尔基
《静静的顿河》 肖洛霍夫,《苦难的历程》 阿·托尔斯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联]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苏联] 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
普希金的长诗!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怎么办?》。他给温家宝总理也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一个人宁肯吃苦而不叫苦。他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而睡在钉板上。
我很喜欢书,我曾拥有许多世界名著,文革时抄家都被抢光,为悍卫这些书我被抓被关,老母亲被打伤也未能留下一本,唉!真遗憾…………!但我心中的书是永远抢不走的!书是我人生旅途的一盏不灭的灯!我深深地感激它!
我也喜欢它的建筑和浮雕,更喜欢它的音乐!以其奔放豪迈有别于西欧音乐,俄罗斯最伟大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他的作品以深刻的民主精神和鲜明的民族特色见长。他的抒情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黑桃皇后》,芭蕾舞曲《天鹅湖》、《睡美人》和《胡桃夹子》都是俄罗斯音乐艺术史的高峰。柴可夫斯基的六部交响曲中特别著名的是第三、第四和第六(悲怆)交响曲。他的交响曲《罗米欧与朱丽叶》以曲调优美著称。
所以有关专题研究有以下概括:
俄罗斯文化发展经历了中世纪、近代、19世纪下半期和20世纪4个大时期,
其主要特征是:
1.兼有东西文化特征的“中间性”和“兼容性”;
2.其内部结构具有“两级性”;
3.集体主义,强烈的宗教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善良、诚实、人道、普济主义以及对国家制度的忍耐精神等。
不知你认同否?
另外,中国的古代诗、词和山水画及毛笔书法都是灿烂的文化!我很喜欢!
祝端午节快乐!六一活动开心!
同歌09.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