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故事
|
序 周定一 人是社会成员,通过语言联系别人的神经系统,才能组成协调的社会生活。除了语言,也有别的交流思想的手段,比如手势、眼色、旗语、图画、红绿灯、号角声、铃声,等等。可是这些手段只能在一定场合传情达意,不能同语言组织全面社会生活的功能相比,而且其中某些手段不过是语言的派生物。至于文字,当然很重要,可是毕竟是表现语言、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没有离开语言独立发展的文字。 记得30年代的杂志上出现过这么一种论调: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人为的信号可以逐渐取代语言,语言的作用越来越小,势必终于消亡。这话说过以后,地球又绕着太阳转了几十圈,人类已经登月,科学技术在这期间发展很快,可是,并没有发现有使语言失去作用的苗头。只要人类社会没有消亡,看来语言是不会消亡的。 语言非但不会消亡,而且近三四十年来科技的进步,打破了早先的学科界限,产生了许多新的知识领域和新的概念。为适应描述日新月异的物质现象,新的科技语词成百成千地涌现出来,许多是专业性的,也有不少已经取得日常用语的资格。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巨大的社会变革,从另外一方面促进了语言的新陈代谢过程,大量与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社会风尚有关的新说法、新术语被接纳到新编的语文词典里来。 科技革命和社会变革引起语言文字的显著变化,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部门,例如信息论、控制论、机器翻译和计算技术等,都跟语言的使用息息相关,要借助于语言的分析。社会变革涉及语言之间或语言内部的许多问题,也需要研究,以便采取措施,因势利导,使语言充分发挥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例如我们对汉语规范化问题进行的许多研究,就是解放后语言生活提出的新课题。 总之,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搞到今天,大约不会有多少人再把它看成冷僻古怪的东西了。这样说,是因为我老是忘不了曾经在另一篇文章里引述过的一个故事:相传著名的英国牛津大学开设语言学这门课的年月,教室里始终只有两个听讲的。人少不足怪,怪的是两个人当中只有一个是固定的,另一个是每次换上来的新人。后来那位教授才知道,那固定的是旅行社的导游人,每次在换的是游客。这个故事大约是凭空编的,目的无非想说明语言学何等冷僻,有可能成为游客猎奇的对象。 这说的是外国故事。现在可不一样了,语言学在许多国家已经相当时行。我们自己又怎样呢?远的且不说。今年是”五四”运动60年大庆。正是在“五四”前不久,我国的语言学才发展到了脱离“经学”附庸的地位,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接着”五四”运动来了,因白话文学运动的影响,受西方语言理论的启发,几经曲折,才到今天,虽不能看作“显学”,却也不算“冷门”了吧。 然而我们语言学的社会基础毕竟还相当薄弱,这表现为两种情况: 大约正是因为语言是最平常不过的东西,人们一天到晚用这手段跟别人的神经系统打交道,所以习焉不察,不大有人过问一下它的状态,关心它的问题。而且认为它不会有什么问题,谁还不会说话呢!持这种观点的还大有人在。这是一种情况。 另一种情况是,有些同志倒是好心好意关心语言问题,可是言谈议论有点走调。比如不久前报上出现过统一祖国语言的提法,这显然违背我国语言政策的精神,也不是人力勉强能做到的事。也有人发表文章不赞成汉语规范化,认为这会妨碍语言的生动活泼,把规范化和公式化混为一谈。至于担心将来文字改为拼音,连说话也得改,这种误会,也并不罕见。 我们不能深责人家这个那个的,只怪语言学的普及工作做得太少,做得不好。 这个书讲的是跟语言文字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一些小故事。它不是全面传授知识的讲义,也不是发抒个人学术见解的著作。里面没有深奥的理论,难懂的“行语”。题村来源于故书杂记,或取自民间传说,也有当代事例以及海外素材。总之是信手拈来,不拘一格,但笔端向着同一目标,那就是,想用这种轻松平易的方式,介绍一些与语言文字有关的知识。虽没有分门别类,标以术语,其实内容或多或少涉及语言文字各个方面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果读者因这些故事引起对语文问题的兴趣,关心语文的正确使用和健康发展,或者更进一步从某些方面去分析它,研究它,使习焉不察的东西成为可以理解的现象,那这本小书就算没有白写。至于对从事语文工作,尤其是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同志说来,这本书也许可以起到一点提供资料的作用。这些故事大多数原是大家熟悉的,可是用得着的时候不一定想得起来,翻一翻可以触发记忆,举一反三,省去一些寻找查考的工夫,也不无好处。可是主要的用意还不在此。假若这本书能引起语文工作者的共鸣,或者说,能引起有心人“技痒”起来,说你们的用意固然不错,可是成品不怎么样,且看我来一手!于是费尽心思也写出一本或一套什么书,把有关语言文字的知识介绍给社会,深入浅出,引人入胜,确实写得很好,而且引起连锁反应,这样的好书接二连三出现,我体会,这才是本书全体作者共同的心愿,也就是“抛砖引玉”这句话变成客套话以前的本来涵义。 “抛砖引玉”,这话据说也来源于一个故事,容易查考,这里就不去说它了。 1979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