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又走在了上山劳动的行列
因为还是管理员,每次出工钟响起,我就去给食堂称米,这样可以晚出去一会,当然我也不会故意磨蹭,只是每次找他们劳动的地方要一会儿,而且劳动的地方也不是很近。
因为人多,知青被分成了两个劳动小组,两个小组的组长都是女知青,那边组的组长是我们厂矿医生的女儿,看她苗条的身段,劳力可不得了,一肩可挑120斤。我们这个组的组长不是本场子弟,是知青元老,高个苗条,也是一口气可挑100来斤的主。二位组长都是争强好胜的人,做什么都不甘示弱,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两个组的劳动竞赛,每天比进度、比质量、比产量,组长总是捡重活干,男知青也被安排做体力活,在这样的环境下劳动,任何人也不好意思偷懒,而且总想着把别的组比下去。两个组的劳动工具也是分开的,劳力搭配差别不大,出工、收工和厂矿职工上下班一样结队,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所以我一直希望我的儿子能够在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单位工作。劳动任务是组长们与生产队长沟通后,根据不同的时节调整的,直到现在我都非常的佩服她们,我觉得她们两位不仅有力气而且还有智慧。
也有懒惰的人,W就是一位,他的父亲是厂矿的工会主席,只能说有一定的官职。W常常睡懒觉,对队长、组长的话充耳不闻,怎么教育他都不狡辩,反正是个闷葫芦,批评急了就说自己病了,病了应该卧床呀?可是等我们一出工,他就拉二胡,玩篮球,引得其他人愤愤不平。对自己的处境没有积极的人生态度,也许是他的缺陷,W后来当兵,退伍后回厂工作,每次看到他,照样没有朝气,30多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后来调回山东老家与一农村女子结了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