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勃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首《赤壁怀古》是苏东坡的名篇,人们只要一说起“赤壁大战”就会记起这首词。这首词写得恣肆汪洋,大气磅礴,使人想起三国时代的英雄气概,浪漫情怀。这首词是苏东坡47岁时在湖北黄州写的。黄州赤壁不是三国周郎赤壁,苏东坡其实知道,所以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但他还是写了,因为他当时就站在黄州赤壁岸边,思绪万千……可苏东坡为什么会将如此深厚的历史情感和人生意味投给偏远的黄州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苏东坡,本名苏轼,生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眉州眉山县人(今四川成都南五十里左右)。父苏洵,母程氏。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人皆列入唐宋古文八大家,后人称之为“三苏”。豪放派词的开创者。
苏东坡的母亲程氏出自名门,知书达理,苏东坡儿时就由母亲启蒙读书,一次,程氏教东坡读《后汉书·范滂传》时,不禁叹息。东汉范滂受荐于朝廷,心忧邦国却被小人陷害,范滂被害前与母亲诀别,范母对范滂说:“儿今能与李膺、杜密齐名,死亦何恨?儿既得令名,复求寿考,何可兼得!”东坡读完这段故事随即说道:“要是我也学范滂,母亲会允许吗?”程氏回答说:“你如果能做范滂,我就能做范滂的母亲。”可见苏轼少年时就显出了以天下为己任,虽遇危难终不悔的心意。
苏东坡21岁时与父亲、弟弟一道入京参考。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读到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拍案叫绝,感叹道:“三十年后,没有人再会谈起我,人人都会谈论苏东坡的。”欧阳修当然是谦虚之词,但也足见苏轼文章之妙,欧阳修之善于识才。苏轼兄弟二人高中,轰动京师。不料其母程氏突然病故,兄弟二人随父回四川奔丧,依例为母亲守制。到嘉佑四年守丧期满,苏氏父子三人再次进京,通过考试,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判官。宋英宗早知苏轼文名,想招入翰林,可宰相韩琦认为苏轼还太年轻,资历也太浅,此事只好作罢。嘉佑五年,苏洵在京师病逝,苏轼与苏辙兄弟二人扶柩还乡,依例守制又是三年,等再回到京师,王安石已开始变法。
时北宋内忧外患,内忧是小规模农民起义不断,弊政甚多,财政入不敷出;外患是北有契丹,西北有新起的羌夏,割地献金,岁无宁日。这些都得使王朝统治步履沉重。神宗皇帝英年即位,很想有一番作为,便力求革新,重用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对变法革新一面有紧迫感一面又与皇上一样有着急于求成的心理,他举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旗子,彻底否定过去的一切,提出一系列新法,在全国以雷霆万钧之势强力推行。但他在政治用人上,简单地以对变法的态度划线,顺我者升,逆我者贬,使许多打着支持变法的投机分子得到重用,他们使王安石变法的初衷在很大程度上变了味,这也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苏东坡对王安石“危言大话”本来不满,又见到变法中许多弊端,便多次上书提出反对意见。其言行引起变法派的强烈不满,于是,有人联名攻击他,有人乘机陷害他。王安石也视其为反对派主要人物,指使人开始弹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