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了会同村先看到的是碉楼,楼体都是青砖砌成,跟着富裕中农我们先后看了这个村子里的三座碉楼。这是最后看到的一座,高有四层,每层都有镶铁栏杆的小窗,外墙中间刻有"雲飞"两字,上边有一只已生锈停走了的双面钟,碉楼的小门在后边,门上挂着一把老锁,门前长草萋萋,无法进入碉楼,只能在外面拍拍了愿。
从上到下:
碉楼与祠堂相邻见证着会同村的历史
这座碉楼的旁边是一个祠堂,祠堂的大门红漆已不再鲜红紧闭,我们推开门进去,祠堂天井内长着荒草,宽敞的祠堂安静肃穆,屋顶上有着成对的麒麟;;梁下墙壁依稀可见彩色的花鸟图案但部分已残缺不全;屋檐下还有着精美的木雕;小鸟儿似乎也看上了这清静之地在屋檐处筑了个小小的鸟儿窝。这一切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个非常庄严的地方。祠堂、家族这些字眼,对于我们这一代人,似乎都与“封建”“顽固”有关。无意中大家发现了右墙上还清晰可辩的毛笔字,相机记录了一些部份,只可看不可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