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与商人
意大利是我们这次旅游到达的第四个国家,威尼斯则是在意大利的第一站。威尼斯水城举世闻名,对于那些纵横交错的水巷和鳞次栉比的店铺,我并没有特别的惊奇,只不过比周庄等水乡风光另具些异国情调罢了,我惊叹的是偌大一座城市竟然是建筑在海面上。与澳门的填海造地不同,威尼斯是向浅海中打下无数根巨大的木桩,这些木桩深深插进海底,年深月久变得比岩石还要坚硬,在木桩形成的基础上盖起房屋和桥梁。据说仅仅盖圣马可教堂就用了六百多万根木桩,可以想见8平方公里的建设是一个多么浩大而艰巨的工程。
威尼斯是亚得里亚海滨依靠海上贸易繁荣起来的港口城市,古往今来在这里聚集着世界各地的商人。莎士比亚曾经写过一部脍炙人口的喜剧《威尼斯商人》,来到威尼斯,我才对这部喜剧的写作背景和深远影响有了更多的了解。《威尼斯商人》刻画的主要反面人物是犹太商人、高利贷者夏洛克,他为了牟利和报复,对还不出借款的好人安东尼奥坚持要按约定从胸口割取一磅肉,最后是机智聪明的鲍西娅假扮律师救了安东尼奥,并让夏洛克倾家荡产。《威尼斯商人》在世界各地上演后,夏洛克成了贪婪、狠毒的无良商人的代名词,犹太人也因此更加受到人们的厌恶。
世界的犹太人问题由来已久,这个长期没有祖国的民族在很长时期里只能流落异乡寄人篱下。在纳粹的屠刀下,犹太人被大量屠杀,直到今天,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仍远远看不到尽头。究其原因,有种族原因、宗教原因也有经济原因,犹太人聚敛的巨大财富给自己带来了杀身之祸,很多犹太人以经商致富,但也因此招来非议。例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放贷收息,按照现在的观点这无可非议,但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和基督教教义宣传的是:借贷应该是不计报酬的善行,收取利息是一种不正当的获利手段。夏洛克的行为违背教义,也因此与周围的人们格格不入。夏洛克被夸张丑化为心胸狭窄、冷酷自私到极点的人,加深了人们对犹太人的成见。一部《威尼斯商人》使威尼斯更加举世闻名,但莎士比亚可能想不到他的剧作会对歧视犹太人起到推波促澜的副作用。
其实犹太人是特别聪明的,马克思、爱因斯坦等许多名人都是犹太人,再举一生活中的例子:目前世界普遍采用的尾数为9的定价促销法则就是犹太人发明的。明明是卖100元一件的衣服却定价为99元,使顾客感觉价格还不到100元很便宜,这就是心理学在商业领域应用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