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母亲一辈子相依相携,没有分离。白头到老、牵手一生等等任何华丽的辞藻都可以送与他们。父亲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对父亲的爱,常常叫我们感动,也常常感染着儿女对家庭的责任,其言传身教的结果是赢得了儿女的敬重及儿女们家庭的和睦。 父亲是响应抗美援朝的号召,由学生参军的,并直接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昌高级炮兵技术学校学习。雄心的父亲由于所谓的历史问题————参军前学生们由学校被集体加入三青团,而没能在部队大展拳脚,也由于这个问题,一生都郁郁不得志。大龄的南方父亲在转业时,找了山东烟台的北方媳妇————高挑、漂亮、贫穷、文盲并小10岁的母亲。聪明的母亲一辈子景仰父亲的才华,夫唱妇随,转战南北,勤劳持家。文革时期,父亲被迫离家,是母亲用微薄的工资收入,不离不弃,养老送老,含辛茹苦,育子持家。同时,母亲也是有名的服装师傅,上至县领导,下至百姓,都要托后门找她,以至母亲的工作日总是很长很长,当然她的工资也是计件的——最高。母亲对父亲的爱总是体现在细微之处,以至而今年迈的父亲在生活自理方面是那么的弱智......... 父亲母亲对儿女的爱叫我们记得一生。记得夜晚“哒哒”的缝纫声,那时母亲在给她的孩子们做着用边脚布料改制的衣裳;记得父亲领着我们搞革新————反复的改造着家里的煤灶,以及搭棚修院创造家园的劳动,父母是舍不得他的孩子们外出做小工的;记得每个星期六的家庭会,会上父亲总会进行各种教育,并有一包包的小点心解谗;记得高考时期,父亲对时世政治资料的仔细搜据为提高我们的分数尽力;记得动荡时期,父亲急忙前往大学校园,教育他的孩子们遵纪守法;记得三年婚姻之痒,夫妻吵架,孩子跑回家时的拒之门外;记得父母把儿女们的工作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总是倾尽所能助子助孙成材;记得父亲用三十年的追求终于在六十岁__-____退休时入党时的满心喜悦;..... 父亲母亲的早年辛劳终于在晚年得到了回报.他们除了在十年前得过一场大病住院外,以后基本没住过院,只是靠学医的儿子寄药在家自疗。晚年的父亲,自幼喜好书画,退休后重拾画笔,分别入北京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天津神州书画学院研修中国书画,并主攻花鸟,多次参加县以上书画展览并获奖,姓名载入多部专家名人辞书。而母亲总是伴随着父亲的左右,陪读、陪画,殷勤照顾着父亲,含饴弄孙、吟诗作画,回老家看看,到儿女家住住,使得他们的生活忙碌不以,我们常常笑他们比国家总理还忙。 现以父亲早年的一首“中秋舒怀”结尾,对父亲的一生可见一斑: 行年七十月当头, 士兵农工竟风流。 革命五旬固无撼, 风雨一路不言愁。 挥汗洒血为创业, 当家做主胜封候。 老骥伏枥老为竭, 夕阳翰墨乐悠悠。 竟以此文作为母亲节的礼物献给我的父母,愿二老长命百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