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手邵阳
文/徐志频
写邵阳时,我脑海里首先浮现许多熟悉的身影。他们的一举一动,勾画出我从小到大的记忆,塑造成一个大致完整的形象;像从画中走出来的邵阳人,他们现在就站到了我面前。我想再走近一步,看清他们的脸,但隔老远就触及目光的,却是邵阳人那双手。
我同时就想起常德人的手。用不着去比较,仅凭肉眼就可看到,在常德人绵里藏针的手掌对面,提着的一对,分明是邵阳人那双打手。
打手是个篮球术语,侵人犯规的意思。我发现“打手邵阳”,真正亮出了邵阳人的血性、勇猛、凶悍及其侵略性。
无论是在湖南还是出了湖南,邵阳人是让人畏惧的一群。有句坊间俗语,说“外省人怕湖南人,湖南人怕邵阳人”,一语画出了邵阳人狠样。
如果说邵阳人在湖南人中是最激进的一群,我想从外省进到过邵阳的人听了不会有意见。大约10年前,当有人在媒体唱衰湖南,还是邵阳人周兴旺最先血性喷涌地站出来,豪情万丈地向全世界宣言:湖南人凭什么?
从周兴旺身上,很清晰地可以看到蔡锷的影子。当年反帝倒袁的蔡锷,也是第一个站出来,以再难复加的激进,在云南摇旗呐喊,猛打猛冲,将袁世凯往地狱里推。
湖南人以善吃辣椒闻名于世。如果抓一根辣椒说事,邵阳人与其他13个城市最大的分别,就是他们吃进能点得燃火的辣椒,不是辣出个汗也辣泪也辣,而是全转化成了汽油。邵阳人的火辣,那叫烧红半边天。
往小里说,得罪一个邵阳人,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火热到滚烫的邵阳人,对待朋友比春天还温暖,处理敌人比冬天还冷酷。03年时,我采访过一个被人诬陷为“强奸”的老师,这个老师其时四处联系媒体,我头一家报道这事,公道也算帮他讨回来了。但他当事情只是开始,继续上访、写信,最后申请到了国家赔偿。按理这事到此,也就可以作结。但老师继续上告,请求对诬陷人以刑事处分。
几年下来,老师花过的时间、金钱,足以让自己倾家荡产。但倾家荡产这时在他眼里根本就是小事。无数多困难摆到面前,许多人说那不可思议,早早知难而退,或者望风而逃,但邵阳人不。
如果说这个老师要讨回小公道需要付出长征的代价,我相信他眼睛都不眨一下,一秒内夺笔签字。如果要走五万里,他还是会牙根铿锵,满口答应。得罪了邵阳人,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回报”?惟一的可能,也只有他在求公道的路上病死了。等于说:要得罪了邵阳人,他们觉得内心不平,随时将有毁灭性。是的,毁灭性的后果,两人必有其一。
如此出手沉重而痛快淋漓,因为邵阳人的骨子里是勇猛的、彪悍甚至凶悍的。我的奶奶是邵阳人,我小的时候,常听到一些发生在民间邵阳的武打故事。有杀人放火,有逃狱越货,如今想来依然那样让人心惊肉跳,但那里有许多刀光剑影,我到今天依然看不分明。
后来我听到一个笑话,才知道不是我不明白,是邵阳人刀剑太快。笑话说,三个湖南人在米粉店吃,相互吹狠。一个说:我跟人三句话不对头,就要一拳打趴他!第二个说:这算个屁!我看人不顺眼,就一拳打得他脑袋开花!第三个说:鸟!老子进门懒得看,先打死一个人再吃!这第三个吹牛的正是邵阳人。民间的邵阳,双手双拳,武器精良,跟长沙嘴巴类比,乃都是对话交流工具。金庸的小说也武打,多是“不打不相识”,萍踪江湖,侠骨柔情,那太秀气。邵阳人是既铁骨丹心,也侠骨柔情,但觉总得金庸太娘们,他们要“不打死你不算认得”,这叫痛快淋漓。
如果说这多在民间,那么在文化精英层,给我印象至深的,正是从邵阳走出去的大经济学家何清涟。何清涟刀剑犀利,直指中国现代化的陷阱。她“眼里一容一粒沙沫”精神、“一个也不宽恕”精神、凛然一身正气的精神,即使以锋芒横世的鲁迅,也不过如此。邵阳人跟衡阳人的分别,以夏明翰的诗做比,邵阳人会觉得杀了夏明翰,事情不是完了,而是才刚刚开始。“还有后来人,返杀他全家”。如此手法风快,对胆性稍小的人,无疑是“崩溃疗法”。
对邵阳人而言,这世界没有能不能做到的事,只有想与不想做的事。如果他们想做生意,即使造假货,也要卖到全世界。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做一件或许很小,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这是真正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邵阳人的执着让人敬畏。他们凶悍,下手非常痛快,没有丝毫犹豫,却已颇有历史。从邵阳走出去的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大人物魏源,也只有他敢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夷就是要制服外国人,要控制住外国人,以毁灭性代价去报复,让外国人尝到侵略中国的后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老话。今天要与时俱进,我看得考虑改成:邵阳一人,夷平世界。
为了直观易见,我设想这样一个场面:一群数以亿计的侵略中国的法西斯分子,如果可能,被同时悬挂在太平洋的高空。湘潭人来处理,最可能是先跟他们讲道理,分化他们,然后将他们救下来,争取法西斯分子中转变阵营的人,再借他们去攻击那些顽固不化的家伙,两相拼杀,最后幸存了几千万,被湘潭人带回去。衡阳人来处理,给每个法西斯分子发一本书,学儒学佛还是学道?那随便他们。能背下几页书,就分散打发他们都回去,劝他们从此好好做人。但换了邵阳人来处理,他们眼如鹰隼,脸放红光,一不做,二不休,搬来一把大刀,一刀下去,刀飞绳断,数以亿计的侵略者彻底葬身海底,永世不得翻身。
这大致说明白了邵阳人凌厉与凶悍。邵阳人即使表达温情的一面,也是这样富于侵略性。我曾到过邵阳做客,主人请吃饭喝酒,我略作推辞,想要离开,他们就呼的一下过来,用他们有力的双手,将我牢牢按在座位上,根本动弹不得。只有吃好了喝好了,他们内心里觉得对得住你,没有亏欠,就十分满意。在邵阳人看来,请客吃饭就是革命。既然革命,就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么雅致,那么从容不迫。
我有许多亲戚都在邵阳。我有两个姑妈后来也嫁到了邵阳。每次去邵阳做客,他们都很客气。即使家里空了,他们都会想办法借,拿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你,即使举全家之力,他们也在所不惜。就为让你充分尝到做客人的被尊重和愉快。但如果你在某些事情上做砸了,弄过分了,得罪他们了,他们会一直记在心里,他们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将你的不是说出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糟糕的是,他们已怒形于色,再不理会你,心里跟着从此记你一笔帐,找上门来公开宣布从此与你断绝交往。
如果这些都没发生,那么我更不能祝福你。我会老实提醒你:当心某时忽然被一双手打断了腿。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509378.shtml
文/徐志频
写邵阳时,我脑海里首先浮现许多熟悉的身影。他们的一举一动,勾画出我从小到大的记忆,塑造成一个大致完整的形象;像从画中走出来的邵阳人,他们现在就站到了我面前。我想再走近一步,看清他们的脸,但隔老远就触及目光的,却是邵阳人那双手。
我同时就想起常德人的手。用不着去比较,仅凭肉眼就可看到,在常德人绵里藏针的手掌对面,提着的一对,分明是邵阳人那双打手。
打手是个篮球术语,侵人犯规的意思。我发现“打手邵阳”,真正亮出了邵阳人的血性、勇猛、凶悍及其侵略性。
无论是在湖南还是出了湖南,邵阳人是让人畏惧的一群。有句坊间俗语,说“外省人怕湖南人,湖南人怕邵阳人”,一语画出了邵阳人狠样。
如果说邵阳人在湖南人中是最激进的一群,我想从外省进到过邵阳的人听了不会有意见。大约10年前,当有人在媒体唱衰湖南,还是邵阳人周兴旺最先血性喷涌地站出来,豪情万丈地向全世界宣言:湖南人凭什么?
从周兴旺身上,很清晰地可以看到蔡锷的影子。当年反帝倒袁的蔡锷,也是第一个站出来,以再难复加的激进,在云南摇旗呐喊,猛打猛冲,将袁世凯往地狱里推。
湖南人以善吃辣椒闻名于世。如果抓一根辣椒说事,邵阳人与其他13个城市最大的分别,就是他们吃进能点得燃火的辣椒,不是辣出个汗也辣泪也辣,而是全转化成了汽油。邵阳人的火辣,那叫烧红半边天。
往小里说,得罪一个邵阳人,等于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火热到滚烫的邵阳人,对待朋友比春天还温暖,处理敌人比冬天还冷酷。03年时,我采访过一个被人诬陷为“强奸”的老师,这个老师其时四处联系媒体,我头一家报道这事,公道也算帮他讨回来了。但他当事情只是开始,继续上访、写信,最后申请到了国家赔偿。按理这事到此,也就可以作结。但老师继续上告,请求对诬陷人以刑事处分。
几年下来,老师花过的时间、金钱,足以让自己倾家荡产。但倾家荡产这时在他眼里根本就是小事。无数多困难摆到面前,许多人说那不可思议,早早知难而退,或者望风而逃,但邵阳人不。
如果说这个老师要讨回小公道需要付出长征的代价,我相信他眼睛都不眨一下,一秒内夺笔签字。如果要走五万里,他还是会牙根铿锵,满口答应。得罪了邵阳人,有什么办法让他们不“回报”?惟一的可能,也只有他在求公道的路上病死了。等于说:要得罪了邵阳人,他们觉得内心不平,随时将有毁灭性。是的,毁灭性的后果,两人必有其一。
如此出手沉重而痛快淋漓,因为邵阳人的骨子里是勇猛的、彪悍甚至凶悍的。我的奶奶是邵阳人,我小的时候,常听到一些发生在民间邵阳的武打故事。有杀人放火,有逃狱越货,如今想来依然那样让人心惊肉跳,但那里有许多刀光剑影,我到今天依然看不分明。
后来我听到一个笑话,才知道不是我不明白,是邵阳人刀剑太快。笑话说,三个湖南人在米粉店吃,相互吹狠。一个说:我跟人三句话不对头,就要一拳打趴他!第二个说:这算个屁!我看人不顺眼,就一拳打得他脑袋开花!第三个说:鸟!老子进门懒得看,先打死一个人再吃!这第三个吹牛的正是邵阳人。民间的邵阳,双手双拳,武器精良,跟长沙嘴巴类比,乃都是对话交流工具。金庸的小说也武打,多是“不打不相识”,萍踪江湖,侠骨柔情,那太秀气。邵阳人是既铁骨丹心,也侠骨柔情,但觉总得金庸太娘们,他们要“不打死你不算认得”,这叫痛快淋漓。
如果说这多在民间,那么在文化精英层,给我印象至深的,正是从邵阳走出去的大经济学家何清涟。何清涟刀剑犀利,直指中国现代化的陷阱。她“眼里一容一粒沙沫”精神、“一个也不宽恕”精神、凛然一身正气的精神,即使以锋芒横世的鲁迅,也不过如此。邵阳人跟衡阳人的分别,以夏明翰的诗做比,邵阳人会觉得杀了夏明翰,事情不是完了,而是才刚刚开始。“还有后来人,返杀他全家”。如此手法风快,对胆性稍小的人,无疑是“崩溃疗法”。
对邵阳人而言,这世界没有能不能做到的事,只有想与不想做的事。如果他们想做生意,即使造假货,也要卖到全世界。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做一件或许很小,但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这是真正的“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邵阳人的执着让人敬畏。他们凶悍,下手非常痛快,没有丝毫犹豫,却已颇有历史。从邵阳走出去的近代中国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大人物魏源,也只有他敢说:师夷长技以制夷。制夷就是要制服外国人,要控制住外国人,以毁灭性代价去报复,让外国人尝到侵略中国的后果。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是老话。今天要与时俱进,我看得考虑改成:邵阳一人,夷平世界。
为了直观易见,我设想这样一个场面:一群数以亿计的侵略中国的法西斯分子,如果可能,被同时悬挂在太平洋的高空。湘潭人来处理,最可能是先跟他们讲道理,分化他们,然后将他们救下来,争取法西斯分子中转变阵营的人,再借他们去攻击那些顽固不化的家伙,两相拼杀,最后幸存了几千万,被湘潭人带回去。衡阳人来处理,给每个法西斯分子发一本书,学儒学佛还是学道?那随便他们。能背下几页书,就分散打发他们都回去,劝他们从此好好做人。但换了邵阳人来处理,他们眼如鹰隼,脸放红光,一不做,二不休,搬来一把大刀,一刀下去,刀飞绳断,数以亿计的侵略者彻底葬身海底,永世不得翻身。
这大致说明白了邵阳人凌厉与凶悍。邵阳人即使表达温情的一面,也是这样富于侵略性。我曾到过邵阳做客,主人请吃饭喝酒,我略作推辞,想要离开,他们就呼的一下过来,用他们有力的双手,将我牢牢按在座位上,根本动弹不得。只有吃好了喝好了,他们内心里觉得对得住你,没有亏欠,就十分满意。在邵阳人看来,请客吃饭就是革命。既然革命,就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么雅致,那么从容不迫。
我有许多亲戚都在邵阳。我有两个姑妈后来也嫁到了邵阳。每次去邵阳做客,他们都很客气。即使家里空了,他们都会想办法借,拿最好的东西来招待你,即使举全家之力,他们也在所不惜。就为让你充分尝到做客人的被尊重和愉快。但如果你在某些事情上做砸了,弄过分了,得罪他们了,他们会一直记在心里,他们会在将来某个时候,将你的不是说出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糟糕的是,他们已怒形于色,再不理会你,心里跟着从此记你一笔帐,找上门来公开宣布从此与你断绝交往。
如果这些都没发生,那么我更不能祝福你。我会老实提醒你:当心某时忽然被一双手打断了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