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放松放松。
一群蛤蟆举行比赛,看谁先到达一座高塔顶,周围有一大群围观的蛤蟆在看热闹。比赛开始了,围观者一片唏嘘:“太难为它们了,这么高的塔,它们是无法达到目的地的。”听到议论,不少蛤蟆开始泄气了。可是,还有一些蛤蟆仍然奋力向上爬,围观的蛤蟆仍在继续喊着:“这太难啦,它们是不可能到达塔顶的!”听到呼喊,剩下的蛤蟆也都陆续停了下来,只有一只蛤蟆一如既往地继续往上爬,终于到达终点,获得了冠军。其他蛤蟆都很好奇,想问它为什么能坚持下来的。这时,大家才发现——它听不见,是只聋蛤蟆。
高塔好比论坛,一个论坛大家都用一种口径说话确实乏味,只有百家齐放才有生命力。才能长久不衰。对一些看法,一些论点如果偶而剑走偏锋、激活思路还是好事情。唯独一点,对知青的话题不想再与同为知青者争论,为什么?因为看得多了,也论得多了,争论的结果有二:一团乱麻,徒伤和气。细想想,一个知青中的“成功人士”,他会认为往事不堪回首吗?同样,一个饱经磨难过来的知青,他会觉得那段经历是美好的回忆吗?所以说,扯到知青历史,就必然会联想到个人经历,也就如聋子和聋子对话,各港各的,扯不清,不妨走开一个,什么事都没有了。其实大家都是同根豆萁,都是那个年代的受害者,程度不同而已。既然这样,何必苦苦相煎呢。我也认为知青历史要由自己来写,具体怎么写,由谁着手,谁也不知道。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写出我们的经历,写出我们的感受,开开心心地过好人生的每一天才是最实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