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百里丹霞”旅游总体规划纲要
第一节:郴州“百里丹霞”大景区的性质
根据郴州丹霞地区奇特的自然条件、旅游资源和福地特征,无愧为“百里丹霞·碧水福江”,因此,百里丹霞大景区的规划性质应确定为:以丹霞奇观为基础,“福”文化为内涵,建设成为具有“祈福朝拜、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丹霞科普考察、商务会议、文化娱乐、湘菜美食、湖湘特产”综合性、多功能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第二节:百里丹霞发展战略规划纲要
一、发展战略
整合苏仙区、资兴市、永兴县的“翠江、程江、便江”相连的水系的三大丹霞地区奇特的山、水、园、林、景等自然资源;挖掘、整理人文旅游精品资源,赋以“福地”文化内涵,主打“福”字招牌;立足中部三省,辐射东西南北,巩固发展港澳旅游市场,拓展东南亚、日韩,稳步走向世界”的旅游总体宣传促销思路,树立全新的营销理念,以飞天山景区为核心,精心规划建设具有浓厚的文化性、多样性、时尚性、参与性、争一流的国家5A级百里丹霞“福”文化旅游大景区,力促形成“北有张家界、南有百里丹霞”的湖南省旅游新格局。
二、规划目标及发展规模
1、规划目标:
建设以自然生态、特色文化、温泉度假为核心,以“祈福、求寿、祭祖、生态、休闲”为主题的山水休闲文化旅游目的地。落实郴州市委、市政府将郴州建成“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和休闲度假胜地”的要求,把百里丹霞规划建设成为国家5A级优秀旅游景区。
2、发展规模:
规划期限内,规划区域内游客综合接纳能力(涵盖吃、住、行、游、购、娱)达到1000万人次。分两期实现:
近期规划:2007年至2011年为200万人次
中期规划:2012至2016年达到500万人次
远期规划:2017至2026年达到1000万人次
第三节:总体布局
整合郴州市苏仙区、资兴市、永兴县相连丹霞地区的优秀旅游资源,在三地区现有的旅游建设基础上,以“福”文化为灵魂,规划建设“百里丹霞、碧水福江”。
一、规划布局
(一)规划建设三大主题风景区
按照“祈福、迎福、接福、纳福、享福”内容,规划建设纳福(含迎福、接福)主题风景带、祈福主题风景带和享福主题风景带等三大风景区。
(二)总体布局
1、园门设置
百里丹霞大公园不设围墙,以自然山脊、河流、道路为界,在主要分界处设立丹霞公园标志牌,在保护区、险要区设立警示牌。
总园门(或称西门)设在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园门前100米处,该园门作为百里丹霞大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分别在资兴市设置南门、永兴县设置北门和东门,以便接纳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游客都能方便进入百里丹霞公园的三个大景区。
2、景区划分
1)以飞天山景区为核心,规划建设翠江“纳福”旅游景区。
2)以资兴市邓家组村为核心,规划建设程江口“祈福”旅游景区。
3)以永兴县千年古樟为核心,规划建设便江“享福”旅游景区。
郴州百里丹霞地域广阔,她是无法用围墙圈起来的公园,她与美国黄石公园、湖南张家界国森林公园一样,是一个延伸百里的大景区。本规划着意用文化的含义,将百里丹霞划分三大旅游区,而三个旅游景区又连扣在一起,以飞天山国家地质公园作为“百里丹霞·碧水福江”旅游的起点,以飞天山为龙头、为核心打造“纳福”旅游景区,并通过水、陆两路联结“祈福”旅游、“享福”旅游两大景区。水路就是“福江”(程江、翠江、便江),陆路就是(飞天山至资兴曹家渡,飞天山至永兴千年古樟公园主干道)
3、景区规划规模
百里丹霞公园规划总面积为310平方公里。
近、中期规划(10年)建设面积为160平方公里。
远期规划(第二个10年)建设面积为150平方公里。
注:郴州丹霞地区总面积达1668.3 km2,本规划选定具有开发基础条件,水、陆路交通便利,进入度高的景点进行规划建设,总面积310 km2。一期规划建设开放旅游区为160 km2;二期拟拓展开发150 km2。百里丹霞各分区旅游景区规划面积及内容详见表4-1。
表4-1:百里丹霞总体规划功能区划表
景区名称 | 区域功能定位 | 近期规划面积 | 远期规划面积 |
百里丹霞大景区 | 百里丹霞 碧水福江 | 160 km2 | 150 km2 |
一、福江---翠江段 | “纳福”旅游景区 | 60km2 | 50km2 |
二、福江---程江口段 | “祈福”旅游景区 | 40 km2 | 50km2 |
三、福江---便江段 | “享福”旅游景区 | 60km2 | 50km2 |
第四节: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纲要
一、三大风景区土地规划面积
百里丹霞规划总面积为310 km2。 其中:
1、郴州市苏仙区“翠江”、飞天山景区:110 km2
2、资兴市“程江口”区:90 km2
3、永兴县“便江”(含支流“注江”)景区:110 km2
二、景区土地规划原则
郴州百里丹霞景区具有山林多、江河多、水域宽的特点,由于地域宽广、地跨三个行政区,内有许多村镇居民,民居分散,为保护景区丹霞地貌特色,又要避免影响区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防止旅游投资分散和重复建设,有必要对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社会用地、交通与公用工程用地、林地、耕地、园地、水域为统筹规划和开发建设。
1、在风景游赏同地范围内可进行一些与游人活动相关的设施建设,针对新辟景区缺乏游览设施的现状,须结合景区主题和游赏活功需要,专门规划一些设施建设用地;
2、应在区内集中规划居民居住用地,尽可能将分散的民居集中起来,建设与旅游主题相关的商业街、村(如“仙女村”、“纳福村”等);
3、为解决景内旅游公用工程设施薄弱、交通困难问题,有必要适当安排公用工程和交通用地;
4、严格保护景区现有山林地,可结合旅游将现有山林地安排为观光果木、花卉园地。
5、严格保护景区内的河流、水库、山塘等水域和湿地。
三、土地规划用地平衡比例(参考)
1、风景游赏用地 30%(面积:约93 km2)
2、游览设施用地 5%(面积:约15.5km2)
3、居民社会用地 5%(面积:约15.5km2)
4、交通与公用工程用地 2%(面积:约6.2km2)
5、林地 40%(面积:约124km2)
6、耕地 8%(面积:约24.8km2)
7、园地 2%(面积:约6.2km2)
8、水域 8%(面积:约24.8km2)
来源:中国旅游策划网 邹杰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