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兼程
(知青小说连载.十)
孔宁的歌声引起了共鸣,刚才的欢快很快被沮丧和忧郁取代了,连空气也变得沉闷起来。女知青的低声和唱慢慢变成了嘤嘤的哭声,男知青眼睛也红了。是啊!十七八岁的小青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时候,离开了家乡,离开了课本,一场政治运动把他们推到了风口浪尖。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能不想家吗?好好的一顿饭,都给搅了.
为了打破尴尬,我掏出为节日特意买的一包“红桔” 烟,给魏东、陈智山、肖晓光一人发了一根。我说:“这是干嘛呀?大过节的,何必呢。来,来喝酒、吃菜。”
“给我一根,”孔宁说。
魏东说道:“女的抽什么烟?乌龟吃荞麦——浪费粮食。”
“时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样。这是谁说的?”我调侃着说。
孔宁狠狠的吸了一口,咳起嗽来,脸呛得通红。
“不会抽就别抽,呈的什么能?”陈智山没好气的说。
孔宁火了,把烟往地下一摔,冲进了房间。
“你就不会温柔点?看人家长空对丽云。”魏东说:“快去陪个不是,劝她来吃饭。”
陈智山勉强的站起来。是啊,也不能全怪她,人逢佳节倍思亲啦!
丽云撕了个鸡翅膀,夹到我的碗里,我抬头看了她一眼,她一双默默含情的眼顿时与我交汇在一起,我连忙低下头扒一口饭。
陈智山酸酸的说:“哎,我怎么没人夹菜?”
韩素琴笑着说:“人家长空是残废,你好手好脚的,让人给你夹的哪门子菜?”
“好,好,好,我也给你夹。”丽云夹起鸡脑袋放到陈智山的碗里。
孔宁重新回到席上,端起了饭碗。
为了让大家高兴起来,我就说:“我给大家说个笑话。公社来了个副书记,没多少文化,他到乡下搜集‘形势大好’的典型事例,参加座谈会的群众一言不发。在书记的再三启发下,马大爷开腔了:‘要说形势嘛,那当然是大好。去年我一家五口,四个壮劳力,干了一年,十屁股的债就还了九屁股。你说好不好?’书记接腔道:‘是好,是好!’马大爷气鼓鼓地说:‘可我还欠一屁股的债呢!’”
大家笑得连饭也喷了出来。烟也消了,云也散了。
(第二章 情溢乌山.3)